分享

她时代到来!

 德培论道 2020-08-26

波伏娃在有“女性圣经”之称的《第二性》一书中写道,“女人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进而全面参与塑造过去一直由男人所塑造的世界。”

该书首版之时正是1949年,彼时中国女性正全面进入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时期。毛诗有云“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将妇女解放运动推向高潮。此后,中国一直在女性主义中前行。

过去有“铁姑娘”,“一副肩膀两只手,一根扁担两条腿”,“誓叫大地换新颜”,江青所摄“飒爽英姿五尺枪”的“女民兵”就是典型的铁姑娘形象。今有“女汉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修得了电脑,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这是新时代女性的标准。

总之,这是一个女性觉醒、崛起的年代!

从政治上看,全球政坛掀起粉红浪潮,女性频登国家权力顶峰:安吉拉·默克尔担任3个总统任期德国总理,还将在2017年挑战第四个任期;特蕾莎·梅成为继撒切尔夫人后英国另一位女首相;被人称为“金融世界的可可·香奈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是法国第一位女性及任期最长的财长,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70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总裁,管理188个成员国和手下24位高精尖经济决策者。以上这三位女人担起了欧洲大半个的烦恼。米歇尔·巴切莱特二度当选智利总统,挪威有第二位女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

据联合国妇女署及各国议会联盟发布《2015女性参政地图》统计,目前共有30个国家的女性部长占到30%以上,在过去20年里,全球女性议员在各国议会中所占比例从11.3%增加到22.1%。

中国26位政府部长中有三位女性,占比为11.5%,在全球排第65位;中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占比为23.6%,在各国女议员参政排名中居第54位。

从商界来看,中外商界盛开“木兰之花”,女性企业领导者比比皆是:有“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女高管”之称甲骨文联席CEO萨弗拉·卡茨、IBM百年历史上的首位女CEO罗睿兰,惠普全球CEO惠特曼、汽车行业的首位女性CEO玛丽·巴拉、百事董事长兼CEO卢英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蚂蚁金服董事长的彭蕾、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

世界政治和经济似乎进入“她权力”时代——女性掌握越来越多的管理权、财富及话语权,她们用行动消解男权,用权力重构世界,用智慧谱写历史,用魅力引领潮流。

从经济上看

马云成功的背后,站着一群败家娘们!

女性是消费市场中不折不扣的主宰者,而一国经济的未来就取决于消费。可以说,女人掌控了经济。

根据中国年度消费数据,全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决策。4/2/1的家庭结构中女人成为家庭中掌管一家老小花费的主要决策者,所以有口号——“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顺便帮你管管家”。

资金的决策使用权都在女性手中,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成为主流,抓了女性就抓住了消费。

以美国为例,每年女性消费是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50%的男性定位产品也由女性购买,就算做男性内裤产品,广告文案还得针对女性客户,因为是老婆在帮老公做决策。

2010-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3.4万美元的群体将增长10倍,中国的人均GDP达到8185美元,那也就是今天韩国的水平,等中国人有钱了,由女性决定的消费层次还会再上台阶。

此外,社会进入男色消费时代,在影视剧中,演得最起劲的就是被称为“小鲜肉”,女人就是票房嘛。女性的消费欲望和能力相比男性更容易被激发,有着比男性更高的购买热情,难怪有段子云“马云成功的背后,站着一群败家娘们!”

从职场上看

女性在岗位上异军突起,男性霸权体系摇摇欲坠。

2010年全世界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为52%,较1980年的50%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同期男性劳动参与率从82%下降到77.7%,女性俨然成为职场中的“粉色军团”。

尽管只有约50%的女性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女性经济的规模依然相当庞大,据估算全球女性收入超过15万亿美元,比中国经济规模还高出40%。如果全世界更多女性参与到正式经济活动中来,女性经济的规模将更加庞大。

即便在女性已经成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发达国家中,缩小女性与男性的就业差距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经合组织(OECD)估算,OECD成员国消除两性就业差距可以提升GDP达12个百分点;日本的情况更是如此,缩小两性差距可以在15年内增加20%的GDP,哪怕缩小一半也能够增加11%左右的GDP。

女性的崛起为何在当今上演?

首先,工业文明向互联网文明变迁,男性在自然进化与社会分工中的力量优势弱化。

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体力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强壮的男性居于主导地位。工业社会的机器大生产率先削弱男性先天的力量优势;互联网开启的键盘时代,键盘工作弱化了男女分工,竞争的不是手臂的力量,不是腿的力量,而是脑部的力量。

脑部的力量释放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谁的肌肉更强,而是谁的脑袋更好,谁能够考虑的问题更深,谁能够替别人考虑的问题更多。与此相应,社会权力分配也发生变化。

其次,现代教育使得女性思想空前解放。

现代教育让女性能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发展机会,她们通过知识充实自己,在社会各个领域里尽情收获那些曾经只属于男性的精彩和荣耀。

再次,技术的进步摘下了女性身上的形象“标签”和生育“枷锁”。

现代传媒技术促使一批“另类”女性火速蹿红,从“春哥”的中性到“范爷”的霸气,女性不再局限于男人眼中的“柔弱多情”,个性豪爽的“女汉子”也可以被大众所认可。此外,冻卵技术使女性突破了生育年龄的限制,“独身主义”、“不婚主义”等新标签让女性从压抑走向张扬。

最后,体验经济时代女人的感受被抬高。

体验经济的最大变化是从理性消费转向感性消费,而“女人天生是感性的”,其随性、天真、易感动等恰恰是体验消费最需要的性情,因此女性在社会消费领域被视为最尊贵的顾客。

其实,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人类起源于母系社会,各古文明地区出土的女神偶像、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以及大地母亲的尊称,都是人类对母系崇拜的原始记忆。

工业革命期间,体力崇拜确立了男性的统治地位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达到顶峰。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爆发,力量被智慧所取代,女性开始赢得发展主动权。从中可见,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男权的衰落和女性的崛起预示着男权主导体系正在被打破,两性的地位正趋向再平衡。

女性地位成U形线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作者以天马行空的思维描述了未来世界的样貌,而其中一个场景便是女性化的世界。这样的想象是超前的,但很有可能并不是科幻:未来,变数掌握在女性手中。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