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何以引而不发? 作为国企混改第一枪的中国联通,其混改进程扑朔迷离,至今未见到样板效应,乃至试点经验。 而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能源、重型机械和钢铁行业的国有巨头的并购重组步伐加快。混改成了国企改革的“虚线”,合并才是国企改革的“实线”。 如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央企有189家,目前有101家央企。 在市场经济下,不得不走市场道路,但又要坚持国企地位,“承担社会责任”,这其间的分寸实在让操作者小心把握。 楼市“杀出个程咬金” 上海推出全国首例“只租不售”宅地,要求竞得人须100%自持70年,这一方面意味着土地出让模式改变,另一面预示着租房时代将横空出世。 在模式上,政府公租房、开发商变身“包租婆”、商业长租公寓、传统中介租房,将成为租房市场的“四大金刚”。 如果说租房是高房价的一个必然结果,那么同时也构成影响楼市的变量,楼市格局将重构为租售并举,至于租房是否将达到降房价的效果,还有待商榷。 人民币汇率“左右逢源” 中国一方面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过剩产能的制造者,具有人民币贬值的偏好; 另一方面又在通过“一带一路”进行全球布局,又有倾向人民币升值的动力,毕竟只有在世界范围内才能平衡中国经济。 这双重目标的存在将会导致汇率政策的分裂,对此,跌宕起伏人民币汇率更需要“左右逢源”。 青年人的出路在哪里? 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微信刊发《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一文,引发争议。有人双手赞同,有人嗤之以鼻——不是睡过去了,而是晕过去了。 在阶层分化迹象愈发明显的当下,“出身决定命运”,上升通道狭隘,高房价毁灭了理想,都是为青年人开脱的理由。事实上,现实越是残酷,越是需要积极奋斗。 王健林要“跑”? 万达在遭遇“股债双杀”一天损失60亿不久,又甩卖了旗下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给融创,成就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大并购案。 相较之下,万达在海外持有资产却与日俱增好,目前已累积到2451亿人民币。无独有偶,另一地产商潘石屹也在抛售物业。 这或许代表当下民企的两种趋势,一是“资产转移”,另一是去杠杆化。 万达到底是为了减轻负债、轻装上阵,还是贱卖资产、脚底抹油跑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