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缩缩缩——分众传媒2020半年度财报印象

 墨子语 2020-08-26

开篇说明:

请一定注意,本篇是个人看完分众传媒2020年半年报,随手按照个人的第一印象敲下对其2020年半年度经营情况的感受。因目前本人未持有该企业,并没有去做更多深入的思考,如果作为其持有者的股东,是需要自己再下功夫继续深入研究,也许本篇中会有很多不够客观的因素等请投资者口下留良言与建议。

大致翻完分众传媒2020年半年报后,简单从几个字来总结,第一印象是缩,第二印象是调,第三印象是诚。

1.缩小战线——集中优势兵力巩固基本盘

从分众传媒半年报来看,想必大多数投资者看完后第一印象必定都有企业在逐步缩小战线的趋势。

至少在看到此图,经营业务的基本盘,各个层级的梯媒个数缩减一览表在缩小的情况下,想必投资者明白企业受经济影响,准备实行缩小基本盘,韬光养晦策略。

管理层经过1年前不惜成本的扩张,1年后的今天又不得不或被动或主动的重新把嘴边嚼不烂的业务重新吐出来,对于这份缩减表,其实一方面证明了管理层2年前疯狂扩张的愚蠢给予了证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管理层,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一点精神其实也很难得,就像把一家企业在管理层的指挥下刚打下边角的几座城池,同时损失了几员大将的情况下,在快马将信息传送给京都时,而此时在民间走访的君王在看到连年的战争造成百姓民不聊生,生活水深火热之时同时也发出了一封停止攻打,撤军的消息。

很明显,远离都城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增加帝王的所谓疆域拓展的满足感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扯远了哈

正所谓,企业大丈夫能屈能伸,未来只要王者地位归来,该拥有的地位和疆域还是会有的,首先做好基本盘。

即分众传媒这家企业在2018年因新潮扩张,挑战时,意气风发,希望干一票以逼迫竞争对手入局可能的情况,但转了一圈后发现还是保家卫国,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

熬,用一个熬字估计新潮等其他媒体竞争对手分分钟活的不自在,至少他们需要一直等待输血,而分众依然可依靠自身造血,这短期商业模式特点优劣立见。

2.缩小成本——合理调节财报

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另一块业务即为企业的成本方面从2019年半年度的33亿降低到22亿,降低约1/3。然后根据企业的描述情况,降低的11亿营业成本的大头来自于影院业务租赁成本5.5亿(报告期内公司影院业务的租赁成本仅为 6,342.0 万元,较去年同期 61,969.5 万 元大幅减少了 55,627.5 万元,降幅为 89.77% );以及报告期内公司楼宇媒体租赁成本较去年同期减少 24,551.8 万 元,降幅为 14.35%。

再来一些营业收入2019上半年为57.1亿,2020年上半年为46.1意义,降低约11亿,降幅为-19.35%。2个11亿,营业收入降低-20%左右,而营业成本降低-30%左右。 

这些相关的财务数据放在这里,很明显通过这些数字的对比,投资者就明白这家企业半年来经营水平到底如何了吧!其实大家都是粗人,企业经营的好与坏其实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股东对管理层发布数据的信心。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能说是可能的一些造假与否的判断,但实际而言可能是一种变相调节财报的情况。只为了维护相对比较漂亮的财务报表,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其实不太好,实际调整的比如其他费用的情况,但是一些企业成本的情况,其实按照常识来理解很明显还是缩的有点过头。砍的有点多了的情况。

所以这就印证了另外一个关键字:即调(合理合法调节财务报表)。

与此同时,也引入了最后一个关键字,诚,即这家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管理层至少没有非常真诚的直接告诉投资者,反而需要投资者需要从数据中逐步扒拉出来企业具体发展的情况。

毕竟,表面看来还真是优秀,半年度报告营收虽然下降,但是净利润有一定增长,更可喜的是单独二季度的业绩有高达80%以上的增长,这也许就是在其发布财报后支撑2个涨停的主要原因吧!但是长期持有的投资者需要寻找企业的增长来自何处,是量增还是价增还是其他什么收益的增长,对分众来说都不是,仅仅是缩小到优秀经营业务,砍掉盈利薄弱业务的业务调整而已,那么问题来了,2个涨停板后,支撑未来成长的基本盘是什么,怎么支撑其未来更多涨停板,也许后面会有一些不断探寻的发展之路吧!

这块个人主观性判断比较大,请投资者自我确定分析

3.预言继续缩: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毛利率和净利率将会继续缩

从财报中可以窥探到企业历年毛利率变化,即以梯媒为例,近5年来,2016 - 2018年之前约为70%左右,2019年下滑到了40%,2020年回升到了50%。是否可以确定企业未来毛利率为最差为40% -50%之间,其实对分众的商业模式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和房地产类似,即为位置决定其商业价值,然后决定其广告价值。所以对这家企业来说,其2018年扩张了一些位置较差的电梯价值,拉低毛利率,而2020年又放弃了一部分价值较差的电梯,所以自然提升了毛利率。

所以,对于企业未来单独梯媒数量角度考虑,企业若扩张梯媒资源则降低其毛利率和净利率,企业继续压缩梯媒资源数量则提高其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

当然如果考虑更多因素,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这家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单价提价价值,可能会对毛利率又所提升,但改变不了企业大力发展必将持续拉低毛利率的大趋势。

4.企业经营亮点之处

4.1.消费品广告填坑互联网广告业务

如下为分众传媒2014 - 2020年梯媒广告业务营业收入行业组成分布图

从比例来看,随着2018年资本寒冬的到来,分众传媒这家企业的第一大行业营收由2017年互联网占比约23%变成了2018年日用消费品24%,随后3年来日用消费品的占比分别为24%,29%,38%的大步提高,而互联网从20%到24%到26%,小幅度的提升;而从对营收的贡献程度来看,比如2020年半年报中同比2019年显示数据为:

仅有日用消费品从2019年半年度的13.6亿营收增长到17亿营收,增长约25%,通讯类虽然增长82%,但是因其基数小,互联网类微增约2.7%。其余全部在萎缩。

所以,很明显以近3年的发展态势来看,首先,分众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楼宇媒体,而楼宇媒体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日用消费品,即为日用消费品成功填坑过去2016 -2018年的互联网广告业务虚高营收的坑。

4.2.毛利率回升的表象?

同上面2019年毛利率从40%回升到50%,虽然有砍掉低毛利的梯媒个数发生,但不影响大局,即这个不管怎么说也是企业本身优秀所带来的价值。至少企业经过近2年的不断发展情况证明,过去部分投资者所认为的在新潮等一堆竞争对手的影响下,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可能会被打倒20%甚至更低的水平,基本无可能出现了,至少企业在最困难时期也能获得约40%的毛利率,所以未来企业的毛利率能否稳定在50%附近,其实是有一定确定性,即为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减肥运动已经接近尾声。

大致也就是原来高峰期时70%以上毛利率腰斩后为企业应该在真实竞争对手存在时毛利率的下限,当然因企业处于广告行业,经济趋势继续向下,毛利率失真也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4.3.与阿里千楼千面的精准广告效应可能出现

根据企业半年报信息显示如下:

同时,公司通过对物业信息(楼龄、楼价、地理位置、住户类型等)的分析、与搜索引擎的合作以及 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合作,根据不同楼宇、社区消费者的不同品类消费需求和品牌偏好,持续帮助广 告主精准投放,成为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 

自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战略入股分众传媒以来,双方致力于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趋势下数字营销的模式 创新,公司的数字化、智能化营销能力及优势进一步提升。目前分众已实现云端在线推送,并将绝大部分屏幕物联网化,实现了远程在线监控屏幕的播放状态。由于与阿里巴巴的后台打通,分众实现了数据回流, 成为客户品牌数字资产累积的重要一环。同时,分众的智能屏也从全城播出、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楼宇的消费偏好,发展可根据楼宇具体情况进行千楼千面的投放。 

这个应该是此次半年报中最大的亮点,即为企业如果能够完全精准的达到广告精准推送到合适的用户手上,其梯媒单位价值可能具有一定的提价权,此时企业发展可能就是另一种提高广告单位价值的提价之路了。

5.不懂之处多多指点

当然了,对这家企业整体财报读下来后,还是有几点看不懂的情况这里进行展示说明,主要为以下2块内容,随便聊聊吧

5.1.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看不懂何意

按照目前企业的发展方向,受疫情的影响企业的影院媒体基本处于超大幅度的缩减工作中,企业的梯媒业务也在亿稳基本盘为核心缩减不赚钱的梯媒数量。但是投资类资产倒无所谓,即为截止到2020年半年度报告,企业投资类资产主要有3部分组成,其一为长期股权投资11.6亿,其他权益工具投资9.3亿,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约21亿。

长期股权类投资11.6亿,大致对应的是与企业可能协同效应的一些长期投资类资产吧,理解;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9.3亿,对应的是一些文化传媒类公司,可能是与企业同为广告业务的合作伙伴或者小型竞争对手,作为一个类似投资者观察仓的企业,以提高管理层可以关注这些企业不同商业模式,那理解理解;

关键是占比最大头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高达21亿,占比投资类资产一半以上,看企业投资的是什么吧,如下所示:

什么合伙,什么基金,这很明显就是个财务投资,还是以前看这家企业的看法,即为:

5.2.企业诉讼事件情况

关于诉讼事件,对分众传媒可能是个大雷,区区的半年报累计到现在的诉讼事件,一页纸都覆盖不住,而且还都是简易的介绍,如图为部分诉讼情况展示,总共为28件,大致金额在小百万到几千万不等。如果投资者有心留意过去几年,企业发展虽然每年也有一些诉讼事件,但是基本上每年2 -3件,今年这种经济发展情况提前给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诉讼事件承受量的预期给了个准备吧!

当然这个问题也不至于说是企业的过错,毕竟是其他小企业拖欠分众的广告款,只能说是商业模式的缺点所在吧!

依然是芒格先生自身实践的结果,即为律师这个行业的特点,好人不会出问题,有一定瑕疵的人才会经常找律师帮助,而大部分人其实还是不希望与有一些道德,法律有问题的人有所交往,所以这也是投资者作为分众的股东应该承受的瑕疵。

如果经济再稍微有点波动,估计分众传媒可能就成了比较大的债主,用老家话叫过年讨猪娃账的企业,所以这也是企业未来发展比较大的一个雷。

总之,从短期来看,分众传媒已经因为找到消费品广告业务的赛道,找到了填补过去互联网业务发展的空洞了,但是只是有了方向,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填补上去,还是需要时间和分众的价值继续展现对应的结果。即对分众来说,企业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已经存在,很明显配合瑞幸是否造假的外衣也被揭去,过去该背的黑锅也已卸下。但是看未来企业发展情况呢,其实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

先不说目前的价格,单独定性来看,如果分众传媒这家企业未来每年保持约10%-15%的增长速度发展,然后投资者需要承担其投资类资产看不懂的风险,以及因商业模式造成的各种诉讼事件的围绕,还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分众经营成果的补偿,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是其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与阿里的千人千面业务实现后提价权的获得,也有可想象空间。

毕竟几十万部电梯的价值,有比较乐观的投资者肯定会想就像当年腾讯估值的时候是约300  - 400W用户,但不知道其价值,而今日价值如何的情况,但以目前分众所带来的实际价值也就是百亿营收带来几十亿利润后支撑千亿估值,所以也许未来如果企业不断的折腾,发展出如腾讯300W用户起步后带来流量价值实现而支撑其目前5W亿市值价值发现,不能否定这种可能,但投资者投资是依赖自己的想象么,当然投资者的投资也不是说必须什么都看到后再去投资,既想要个确定的发展前途,也想要便宜的价格,只怕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这种好事存在!

然后再来说说当前的价格,其实说不上有多么的高估,但肯定不低估,以分众2020年的发展来看,毛估乐观些就在6- 8元附近,悲观些就在5- 6元附近。所以这也是在4月份分众4元的价位割肉不妥的说明,即为4元附近,当时的情形是买入如鸡肋,卖出却很可能未来反复打脸。因为企业糟糕的经营情况已经反应了这样的预期,即当时的未来即现在,第一种分众有所发展,则上涨,涨停是必然的,第二种如果分众不温不火,甚至有亏损,其实500 - 600亿市值对应的无论60多W部梯媒价值还是企业所处全部广告行业的地位和体量,与2亿用户面对面,也是合适而值得的的,只要企业不会退市,投资者拿着比割肉强。而目前资本市场的反应是第一种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