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衣冠禽兽”:古代官员的官服补子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8-26

补子是中国明朝及清朝、朝鲜王朝、越南黎朝阮朝琉球国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


(清康熙文官一品团鹤纹补子)

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或“补褂”。绣在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补子随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官服——汪永亨丝绸织造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补子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


(正在织机上的补子——汪永亨丝绸织造)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

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蓝雀;


仙鹤美丽超逸、而且长寿,在古代成为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的系列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于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而仙鹤则官居一品。官员补子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一品文官仙鹤补子——汪永亨丝绸织造

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着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仁君形象。


(一品武官麒麟补子——汪永亨丝绸织造)

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

由汪永亨丝绸织造的官补,采用云锦挖花盘织,98真金金线、金箔盘成仙鹤、麒麟图案,制作精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