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上好课,备课是关键

 四地闲夫 2020-08-26
要上好课,备课是关键

教师备课

课堂教学改革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渴求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动态感、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然而,教师备课则是将这种教育理念转变成可以触摸的教学现象和可以操作的教学行为的桥梁,走进课堂教学改革,备课的要求应更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生成性。要深入备课,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九个点。  一、 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主脉。  教师们日常备课时,解读文本的环节大多只浏览“参考教案”。在常态下撰写的教案里,见不到“教材解读”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所谓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知识载体,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最重要的范例。假如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教师怎能预设出准确鲜明的课堂教学目标,怎能去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怎能恰当设置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教法、学法,又怎能设计出具有学科特色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的教案呢?  因此,备课的第一步是解读教材。教师要埋下头去,静下心来,专心研读教材,了解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所担当的“角色”、教材所隐藏的语言训练点。读懂教材的文化内涵和编写意图,解读教材的思想内涵和认知目标,破解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缘由。促使教师在引领学生对话文本之前,自己率先走进文本,以自己的方式把文本“炖透”,让教师与作者和课文主人公交流对话,享受教材思想的盛宴,实现自我通灵教材。  二、结合实际,科学进行理论假设。  老师们常提到的设计意图,亦叫“理论假设”,以语文教学为例: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支撑,搭建教案设计的理论平台,并进行成果展望。不单要把整篇课文的教学从宏观鸟瞰,提出总体设计理念,还要表明设计每个教学事件,以及破解重点、难点等教学环节的具体意图和预期成果。达到这种境界不仅需要新课程理念的支撑,还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前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学习能力,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自己设计教学预案的理论依据和预期成果,致力使撰写设计意图的过程,成为促进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链接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促进教师对设计的教学事件、教法、学法自我审视,并形成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教风。这应该是备课过程的重头戏。可是在教师日常备课过程中,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  三、找准学习支架,精当设定教学目标  站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精当设定出教学目标。以数学为例:数学教学要符合连贯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复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如:通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能熟练地口算出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前就要训练学生用口算法求两、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达到熟练程度。   四、 准确把握重难点,给予重拳突破。  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节课的关键就是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也主要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第一,教师必须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活动,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第二,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案,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对一堂课的教学,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要依据教材特色、教学目标的预设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预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重拳出击”之处。学生学习的难点,就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确定和如何突破的构想,应是教师备课的细节之处,着力之处。  五、 依据教材实情,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教师要依据教材的深浅层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目标,把教学任务尽量均衡、合理地进行课时划分,不能像传统的教案,简单地写上用几课时完成就行。以语文为例,常常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的课文,我们要在第一课时解决基本的基础知识,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课时进行研读课文,同时安排说一说,写一写等语言文字运用板块。  六、做好课前准备,有效开展先期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备课过程,很少注重课前准备。即使有,也只是停留在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之类,很少考虑过学生课前的学习准备。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只要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了基本的识读汉字的能力,就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与之相辅相成,他们从一年级始便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的能力。同时,学生参与课前准备,也有益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段的教学要求、本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设想学生的先期活动,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学具、预习等;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了解学情、搜集处理信息、指导学生制作学具、处理收集的资料、准备教学用具(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七、 精选教学方法,科学构想教学流程。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圆锥的体积计算的教学;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够自己学会的知识,可采用自学辅导法、发现法进行教学,又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采用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但是,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和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总之,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决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教学流程,即按课堂教学的时序预先设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这是教案设计的主体工程。它包括具体的教学思路,教学事件的设计,教法、学法的实施,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突破,课堂练习如何操作等等。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凸显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细节处理;设计教学事件,要注重给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设计教法,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个性差异;设计学法,要注重生生互动,凸显多元解读;练习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要有实践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生成性。这样,才有可能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共融。也是备课的重点区。  八、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当设计课堂练习和板书。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呢?第一,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第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第三,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具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第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直观、形象性较强的练习。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练习变得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长期以来,老师们习惯了仿照“教参”,习惯了“复制”而不是“自创”板书,很少有自己动脑设计课堂板书的,有的教师甚至课前没有板书计划,课堂上信笔乱写,随意涂鸦。精当的、有创意的课堂板书,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积极情感的有机生成,对课堂教学起到价值引领和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九、加强自我评析,认真反思教案。

反思教案就是对教案的自我评析和修改。这一要点,传统教学理念下从未列入教案设计之中。日常教学中,教师写完教案便走进课堂实施教学了。除了上公开课,很少有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过反思、修改,执教公开课,好评如潮也好,议论纷纷也罢,都成定论了,不想去管它。在新课程标准下,这一环节不容忽视,只有在不断自我评析和修改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教师备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