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第一“人渣”宋之问:为了这首诗,我们暂且原谅你!

 nanacai 2020-08-27


宋之问在唐代诗人中,名声很不好。如果要评一个唐代的“人渣”诗人,那么宋之问一定会上榜。

为了上位,他依附谄媚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人所不齿;

为了偷生,他告发帮助过自己的密友张仲之,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为了得到官位,他极尽谄媚武则天。

据说,他为了夺得外甥刘希夷的好词佳句,而杀掉了外甥,背万古骂名。

可纵使宋之问在品德上有许多令人不齿的地方,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肯定他在诗词上的重要贡献。

宋之问和沈佺期合称“沈宋”,两人在创作中使五言律诗臻于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

可以说,唐初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是在他们手上定型的。

纵向来看,宋之问对于诗歌是有贡献的,宋之问还有一首著名的唐诗,历来为人传唱,几乎老弱妇孺皆会背诵。


《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据说这首诗是宋之问途经汉水时所作。

宋之问谄媚依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为人不齿。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
泷州在岭南,在唐代时,岭南属于蛮荒之地,很多贬到那里的人因为不习惯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

宋之问到达岭南后,也不习惯那里的生活,于是偷偷逃回了洛阳,路上,途经汉江,写下这首诗。

这首五言诗,前两句追叙自己被贬到岭南的情况。

被贬到岭南蛮荒之地,已经很悲苦了,何况又和家人音信隔绝,彼此都未卜生死。这样痛苦的日子,从冬天过到春天,真是漫长啊。

前两句十个字,却表示出丰富的情感。“断”和“复”字,虽普通,却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绝望。

冬去春来,度日如年,如何捱过这漫长的时光?一字不说想念,却字字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止不住的思念。

在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中度日如年,也难怪宋之问要冒险逃回来了。


后两句描写诗人逃归后的心理状态:离家乡越来越近了,我却突然心怯了,不敢回去。

这就让人奇怪了,一般人不都是越靠近家乡,心里越高兴和激动吗?

诗人却害怕,这是为何呢?
原来,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

越接近家乡,就越害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

于是诗人形成了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

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这句“近乡情更怯”是流传千古的佳句。

这首诗短短20个字,却真实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人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


在这一点上,后来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写战乱中担忧家人,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则更有时代感,更耐人寻味。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吧,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可是,当越来越靠近的时候,反而“怯”了,不敢面对家乡的物是人非,不敢面对那一切令我们感伤的变化吧!

这样的宋之问,就像你我,抑或是你我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样的共鸣,让我们暂时原谅了宋之问,和他一起沉浸在矛盾的心理中。

无论坊间传闻他人品有多差,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最朴实的爱与思念。

你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