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灌法”不是一种带有“原罪”的教学方法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满堂灌”不是一种带有“原罪”的教学方法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发现了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改革等,都是在反对、批判“过去”与“传统”的基础之上,确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与本职内容。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历史上的改革,不论是政治经济改革还是文化变革,都离不开对“传统”的批判。而当在批判中确定自己的“存在”之后,曾经批判过的那些东西比如说“传统”,便不再引起关注。就拿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来说吧,当提倡学生发挥主动探究精神的时候,当提倡小组合作与讨论的时候,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便遭到了批评甚至唾弃,例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令人更惊奇的是,人们对“满堂灌”的批评,更多的是为了确立“自主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的合理合法性,至于“满堂灌”的弊端究竟表现在哪里,“满堂灌”有没有值得吸取的方法论资源等,这些问题都被忽视了。以至于,现在出现了一种状况,只要谈论自主探究、实践合作学习,都带有先天的“正确性”,而提倡“满堂灌”,则带有一种“原罪”:它一出现,就已经错了。那问题是,按照黑格尔“存在即是合理”的观念,既然“满堂灌”一出现就意味着错误,为什么还会存在那么长的时间呢?

最近,在阅读黄玉峰老师的一篇文章时,我注意到了黄老师在讲杜甫的《登高》时,特别强调“满灌法”。诗歌教学的价值与效度向来受到人们的质疑,诗歌教学在促进学生理解诗歌方面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为何比较低,为什么教师讲了不少关于诗歌的文体知识与答题的方法技巧,学生还是无法正确鉴赏一首诗?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现实中,很多教师只是按照管理,请学生不断朗诵,然后翻译诗歌,分析情感、手法、意象与意境。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完毕,学生自以为“了然于心”,但是碰到另外的诗词时,又傻眼了。课堂上学到的那些鉴赏方法,似乎都失去了作用。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黄老师认为,教师常见的教学问题是:浅浅地照本宣科,学生不但理解不深,还容易遗忘。他的诀窍其实很简单,就是“满灌法”。

在教读杜甫的《登高》时,黄老师就用到了满灌法,并且认为“让学生学会赏析,必须要经历满灌的过程”。不过,黄老师的“满灌”,不是大篇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与写作背景,也不是将教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原封不动地“搬运”到学生那里,更不是生硬地将教参或网络上的资料“传递”给学生,这种“灌法”自然要受到质疑。而黄老师的“满灌”,步骤有二:第一步就是讲“登高”,推出系列作品;第二步是从千篇一律的诗歌中发现“个体”。

具体说来,首先,黄老师退出了一个“登高”系列,将古代涉及到“登高”的名篇放在一起,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例如王粲的《登楼赋》,已经奠定了“登高赋诗”的景物内容与情感基调,当然,这种景物也跟具体的季节、登高的地点有关系。而对于情感内容来说,思乡怀旧、感叹时光飞逝季节轮换、希望王道实施国家一统、抒发凄惨的内心情感等等,这些内容是登高诗词的“共通点”。这是第一步,既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把握某类诗词的共同点。

其次就是去发现“这一首”诗词的“个性特点”,这种个性特点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即时心境、思想观念等等不无关系。黄老师认为:

在分析孤立的一首诗时,析出“思乡”“忧国”“兴怀”那几个点来,再联系一下作者的身世,乍一看很能唬人。但是,渐渐地,学生就会发现千人一面,在这方面的思维和鉴别力慢慢就迟钝了。这就好比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只说“他长着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话虽不错,却是正确的废话。

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吗?将情感特点与作者的生平经历联系在一起,然后从诗词中寻找意象等具体的点,进行分析后印证情感基调。这种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思维与鉴别力的迟钝,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讲过的诗词很熟悉,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的诗词,感觉无从下手。机械化的鉴赏程序,程序化的鉴赏方法,都会让学生不再对诗词保持新鲜感与陌生化,而当学生运用这种自认为非常娴熟的技巧去赏析诗歌时,往往有一种“方枘圆凿”的感觉,那些方法、知识根本不适用。

在黄老师的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对诗歌的共同点越来越熟悉,这些“雷同之处”逐渐消失,而作品的个性逐渐浮出水面,在对“个性”的把握中,学生的鉴赏能力才得以慢慢提升。或者说,诗词教学也是一个“体察个性”与“发现共性”的辩证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发现、总结、提升诗词的普遍的、一般的鉴赏方法,学生运用这种普遍的方法去鉴赏其他诗词,但如果忽视了诗词的“个性特点”,忽视了“情感”与“手法”之间的具体联系,那么头脑中存留的可能只是一些僵化的文体知识与生硬的解读技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如果仅仅停留在“借景抒情”这个抽象的概念上,进而在“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简单直接的联系,那么学生对这句诗的理解自然不可能很深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玉峰老师的“满灌法”,与我们批判的“满堂灌”依然有不同之处。黄老师的“满灌”,更侧重于给学生提供“多多益善”的探究材料,并且引导学生在对材料分析的过程中把握某类诗词的共同特点,这一点我以前在讲《琵琶行》的时候曾经用到过,即将描写音乐的诗词集中到一起,分析“音乐描写”的基本手法,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白居易的人生经历以及《琵琶行》的具体内容进行赏析。至于具体的过程,已然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或者说,“满堂灌”本身也不是带有“原罪”的教学方法,“满堂灌”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如何合理地运用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