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第142篇:听王淑兰老师的《短歌行》有感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18年第142篇:听王淑兰老师的《短歌行》有感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偶然一个机会,我听了开发区一中王淑兰老师一节课,即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我并不陌生,因为粤教版必修一教材上有这篇文章,我前前后后也讲过两三次。王老师这次要给刚刚升入初一的七年级学生讲这首诗,我个人认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了统编教材上的《观沧海》,但基本上无助于《短歌行》的学习。或者说,学生基本上是学习一首新的诗歌。

上课后,教师给每位同学分发了课外阅读材料,一张A3纸,正面是《短歌行》及注释,背面是《诗经》上的两首诗,也就是曹操引用的诗句的出处。学生自由读了一遍后,教师请了一位男同学朗读,该同学应该是第二遍读此诗,不仅读得磕磕碰碰,而且还读错了好几个音,韵律节奏什么的更无从谈起。个别朗读后,教师又请全班同学齐读了一遍,听得出来,连最基本的整齐都没有达到。接着,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翻译,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开始对照着注释,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翻译。我侧面观察学生的表现,估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超过20%。10分钟之后,学生勉强完成了翻译。教师又请学生朗读了一遍,这次读得有点意味了。不仅流利了很多,而且个别地方读出了停顿与连贯。接着进行的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刚开始,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诗歌时,不能够将两句诗结合起来理解,而是割裂翻译两句话的意思。例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学生先翻译“对酒当歌”,再独立翻译“人生几何”,而没有将这两句诗的意思结合起来理解,即我对着美酒与歌舞,禁不住感叹人生有多长时间呢。这一点其实是《诗经》的特征,因为《诗经》中的诗句,只有两两结合才能理解。还有的学生在理解诗意时,没有补充相关成分的意识,导致句意有缺陷。例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譬如朝露”的主语应该是前一句中的人生。到第三组同学回答时,我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翻译比第一组流利了很多,更为难得的是,有一个男同学还对某些诗句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在我看来,这些理解丝毫不违背作者的原意,尽管与一般的解释有差异。学生汇报完翻译成果后,教师又请学生朗读了一遍,这次明显感觉又有进步。最后,教师指点了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没介绍完便下课了。

课后,我一直在反复回味这节课。这节课有新颖的教学设计吗?没有。有教师优美的范读吗?也没有。有主问题之类的语文活动吗?没有。这只是一节普普通通的诗歌学习与朗诵的课。但我从这节课上看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看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与效果。谈到学习效果,往往有语文老师会说:“语文是一个慢功夫,一节课怎么就能看到效果呢?”道理没错,但具体到一节课,依然是可以看到学习效果的。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这句话非常经典,它真切地揭示了学习的过程与效果。就拿这节课来说吧,课前学生连读通都不能,下课的时候居然能够相对完整地理解诗意,这就是学习。有的老师教文言文,问一个词的意思,学生杂七杂八回答一通,然后老师出示正确的翻译,反复叮嘱学生“记住啊”,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低效的。

其次,一节课的逻辑起点,肯定是学生的学,即原初的学习状态。有的老师讲诗歌,上来就是介绍背景,例如“这是一首渴慕贤才的政治抒情诗”,然后介绍作者、诗歌的体式,例如为什么是“短歌行”之类的。提前介绍背景,破坏了学生阅读的新奇感与陌生化,学生带着某种先在的“主旨”去理解诗歌,获得的仅仅是某些概念,而不是对诗歌的真实理解;介绍与诗歌本身无用的文学常识,更是浪费时间。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展开教学,这才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

再次,一节课的主体内容,也应该是学生的学。这节课,几乎感觉不到教师的存在。王老师只是自由穿梭在学生中间,时不时俯身与学生交流。在听取学生汇报的时候,也没有过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针对学生答案中的漏洞、不明晰之处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教师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这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角色与位置。当学生有疑问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有独特见解时,适时给予鼓励表扬。教师适当后退一步,学生才能迅速成长一步。

最后,一节课的学习始终都在文本之中。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依据文本、针对文本、始终在文本里的教学,学生的思考活动、交流活动等,都应该在“这一篇”或“这一组”文本之内。理解诗歌时,不依靠资料引入理解诗意的,就尽量不引入新资料。有的教师教课文,学生只是粗浅地阅读了一遍,便开始大肆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知不觉将学生的聚焦点拖到了“文本之外”。脱离文本的教学,是最差劲、最无效的教学。

真实有效的课堂,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内容,不需要排比句式的导入,不需要口号式的结尾,不需要过多课外资料的引入,只需要将师生的目光集中于文本中。肖培东老师提倡“浅浅教语文”,我想也有这方面的意图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