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15篇:课堂提问与浅浅教学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2020年第15篇:课堂提问与浅浅教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肖培东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9年第12期上的文章《立足提问 浅浅教学》,从课堂提问切入,讲述浅浅教学的原理。不过我的思考着眼点不是课堂提问本身,而是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培东老师教语文,最大的亮点是朗读,而最深的功夫,则是解读,即对文本进行独到的、透彻的解读。有了深入的文本解读,在教学中才能够举重若轻。那么,文本解读的成果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力、语文阅读经验呢?这就需要经过一个转化,而提问就是这种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前,各大语文公众号都转载了肖老师的《备课,我们该想些什么》的文章,文中提出要从九个方面进行备课,坊间也称为“备课九问”。这九个方面,包括: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是写什么的文章?这是怎样写出来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这个位置?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语段或句子是哪几个?思考当下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和不能读懂的可能是什么?教师提供了怎样的助学资源?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能直接当做课堂教学的问题本身,例如教师不会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教材编者为什么要把这篇课文放在这个单元呢?”因为这是教师备课应该思考的问题,还没有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流程。但这些问题,指明了课堂提问的方向。例如对于《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教师可能不用直接请学生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但可以通过“你怎么就能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的问题,请学生注意文章的文体特征。

那么,教师的提问应该具体着眼于哪些地方呢?肖老师总结出了三个方面,分别是:着眼于明显处,着眼于矛盾处,着眼于细微处。明显处,主要是文章的标题和文体特征,这是拿到一篇文章最直接关注的内容。从标题和文体特征设问,这是最明显的。例如肖老师教琦君的《春酒》,抓住了题目,问:“《春酒》的题目该怎么读?”教《一双手》,抓住了采访的文体特征,问:“哪一个片段就是在采访?”矛盾处,主要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上的艺术矛盾,例如作品中形式上或语法上矛盾的句子,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些野草”,这些语法上矛盾的句子就是提问的切入点,而且可以直接冠以“为什么”“怎么理解”等提问词展开。当然,矛盾还有人物矛盾的心理、情节上的矛盾等等。矛盾,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矛盾,而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矛盾的目的是实现情理、审美等方面的统一。细微处,其实就是文本中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像李森祥的小说《台阶》、郑振铎的小说《猫》等,都有一些细微的地方需要细细揣摩。

文章的明显处、矛盾处、细微处,不仅仅是教师提问的关注点,其实也是文本解读的关注点。对某篇文章进行解读,首先关注的也是该文的文体特征以及题目,然后对于文章的一些矛盾处、细微处,也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去解读。而且,这种矛盾处和细微处,很多都体现在言语形式的层面上。在这一方面,我本人积累了不少细节解读的案例,最经典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解读,但一直困惑的是如何将这些解读成果进行教学转化,肖老师的“提问三处”打开了我的思路与视野。当然,实际的转化不仅仅包括提问,还包括提问之后对学生思路的点拨、学习支架的搭建、学习活动的组织等等。

什么样的提问才是“好提问”呢?肖老师创造性地用“被”字词组来概括。在他看来,善教的老师必然是善问的,当我们选择完提问内容之后,依然需要对问题的语言形式进行精雕细琢。他提出了三个标准:被明白,被记住,被体验。这“三被”初读不甚明其意,后来恍然大悟,实际上就是说,好的问题要被学生明白,被学生记住,被学生体验。如果前文的“三处”着眼于提问的内容,那么此处的“三被”则着眼于提问的形式及其达到的效果。被明白,就是要求问题要直截了当,形式简单,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把握提问的要点。例如教《斑羚飞渡》,问题是“斑羚飞渡,是一次的   飞渡?”被记住,则是好问题产生的回味效果。经典的案例无疑是肖老师执教《孔乙己》,那神来之问:“对于孔乙己,你还记得什么?”这一“记得”就来源于小说中的“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记得”作为及物动词,自然可以加上不同的主语和宾语,于是从“记得”开始,问题又呈现出多层晕的特征。被体验,其实就是问题要指向学生对文本的真切体验,包括对文本语言、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肖老师执教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设置了“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在   西山”,横线上要求填写一个动词。这个东西又指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而这样的问题才具有原创性。

也就是说,好问题的产生,要有明确的方向,要有独特的内容和形式,以便实现某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如何实现提问的最佳效果呢?肖老师又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分别是:要等待,要倾听,要贴近,要编织。所谓等待,就是请学生看了问题之后潜心思考问题,不要不假思索地回答;所谓倾听,自然是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质疑和讨论,还要指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所谓贴近,自然是顺着学生的答案与思维进行点拨指导,而不是将自己的所谓的“深度解读”强加到学生头上;所谓编织,就是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从不同的视角去融合建构,争取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维度。这四个方面,虽然和提问有关,实际上又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即“提问之后”。我认为,问出一个好问题很难,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更难!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大学问。肖老师概括了自身的教学经验,而如何从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提问”这种现象,还值得进一步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