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飞冲天只是楚庄王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这招现在还有人在用!

 品读二十四史 2020-08-27

不知道从几时起,一飞冲天坐实了成语,楚庄王成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典范。可如果仔细读读史书,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分明是楚庄王早就设好的局,你要是不信,我们看看史书是怎么写的。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穆王商臣去世以后,儿子熊旅继位就是楚庄王。在继位的前三年里,楚庄王完全是一副昏君做派,什么事情也不管,整天就是醉生梦死。非但这样,他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一律处死。

上有昏庸君主,下有智慧之臣。伍举没有劝谏,他给楚庄王猜了个谜语,说山岗上落了一只大鸟,三年不鸣,三年不飞,请问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心头一动,却淡淡的回答,这不是普通的鸟,它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伍举一听,看来领导和自己心意相通啊,很高兴的回家了。可楚庄王依旧没有举动,甚至这酒喝的更频繁了。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几个月后大夫苏从直接进谏,希望大王能少酒寡色,干点正事。楚庄王把脸子往下一拉,你不要命了吗?苏从早有准备,他坦然回答,只要能让君主痛改前非,我宁愿一死。楚庄王并没有杀掉苏从,他撤掉酒杯,退下舞女,站了起来。

楚庄王开始处理朝政,他先是杀掉了几百名不合格的官吏,又任命了几百多人为官。对于伍举和苏从这样的人,更是委以重任。从此以后,民心受到鼓舞,干实事的官员得到了认可,楚国呈现了新气象,也就奠定了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我们来分析一下楚庄王的做法。其实也用不着太琢磨,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楚庄王理政以后,一下子就处理了几百人,又提拔了几百人,特别是经过这次大换血之后,楚国的治理情况比从前要好了很多。这就充分说明,楚庄王的这个举动,并不是一时抽风所致,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考察的结果。

据《左传》记载,早在楚穆王时期,楚国内部就开始分帮结派,斗争十分激烈。在楚庄王刚继位的时候,就被其中一方劫持,险些成为内乱的牺牲品。所以他不知道那些人可以动,那些人可以为自己所用,只能扮演一个昏君,悄悄的进行侦查。

经过三年的暗中观察,楚庄王对国家情况了解了,对各个帮派的状况熟悉了。除此以外,他还有另外两个收获,一个是让敌人放松了警惕,有更多的把柄暴露出来;另一个是,找到了伍举和苏从这样敢为国家而死的忠臣。

万事俱备,只待下手。楚庄王一出手,就彻底的铲除了自己的障碍,换上了一套功率大马力足的班子。至此为止,楚庄王自导自演的这场戏,圆满收场。这出戏结束了,可振兴楚国,完成霸业的大幕,才刚刚开启。

楚庄王的这一招,绝对不逊于《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直到今天还有各行各业的人在向他致敬。

某所小学,一个极其糟糕的班级,换了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来了新老大,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多少有点收敛,可几天过去了,他们发现这个新班主任只是照常上课而已。原来跟以前的差不多嘛,孩子们恢复了往日的状态,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在了班主任眼前。

一周之后,班主任宣布,班委会大换血,撤掉了不作为的班长,新任命了一个稳重上进的孩子。对于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班主任根据多年的经验进行教育和调教。很快,纪律被扭转,班级走上了正轨。 

某家企业,新来了个总经理。一般来说是新官上任三班火,可这位不温不火,慈祥和蔼。大家一看,这是个老好人嘛,以前怎么干,还继续怎么干。一两个月之后,总经理突然宣布,开除一个搅屎棍的老板亲属,大家都震惊了。

公司有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员工的价值,会把所有的人绑定在所有的事情上。可一旦出了事情就麻烦了,因为大家都有责任,所以大家都能把责任推给其他人。

总经理制定了新的规矩,不能所有的事情所有人来做,把各个部门的责任划分清楚,该谁干的活就是谁的活。大家没有了可以脱责的对象,能认真干活的人也就认真干活了,实在没有能力干好的,也就暴露出来,离开了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