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俞海霞:感恩遇见

 阿拉善文学 2020-08-27

原创作者:俞海霞

图文编辑:阿拉善未来文化艺术传媒


感恩遇见

2008年的5月20日,我满怀着好奇第一次踏入生物厂,映入我眼帘的是几个排列整齐像温棚一样的养殖池,旁边还有类似跑道的精养池。看着忙碌的人们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只是看到一池一池黄色的藻液,就这样我第一次认识了盐藻,认识了生物厂,并且加入到生物厂。

2009年3月生物厂修建螺旋藻养殖池,当时除了正式员工只有几个外运工,我们一起拿着铁锹修池子,我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从来没有握过铁锹,更别说拿着它干活。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水泡,腰酸背痛,想过放弃,但是看到那些平时坐办公室,当操作工的员工都在坚持,我就想她们能坚持,我就能。在这样的信念下我一直坚持着,更因为我看到了在他们的团队中有带病骑着摩托车在养殖池之间奔波的领导,与其说是骑着摩托车不如说趴在摩托车上,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痛的直不起腰。更有像因为在高温下工作晕倒的普通员工,就是这样的团队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逐渐靠近。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了离开生物厂的念头。更是因为生物厂,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

2010年,已经建好的一部分棚池已经开始使用,螺旋藻的生产在继续中,在分厂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边生产,边建设,做到生产建设两手抓。还记得那个冬天我们一直在修建棚池一直到12月24日一场大风过后我们才停止了工作。当时天气寒冷,手指都冻得伸不直,更有甚者腰上都围着一层衣服,棉衣虽厚,但是那样的天气仍然冻得瑟瑟发抖,我和我的姐妹们一直在坚持着。

优秀的传统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而消失,2011年我到了采收工段,分厂迎来了一批90后的实习生。看着他们稚嫩的双手,一副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样子,很多人都怀疑,他们能坚持吗?能留下吗?事实也证明了一切,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实习生们陆陆续续的走了,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在吉兰泰的11月已经非常寒冷,就是这些孩子们跟着我们这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冒着严寒搬着精养池的砖头,为下一年的重建精养池做准备。看着他们我为我以前的看法有些羞愧,他们是孩子,是稚嫩,但是他们的精神顽强,这不正是生物分厂的优良传统吗?兢兢业业,辛苦工作,宁可累倒在岗位上,也不会退缩,谁说90后没有担当,我要说生物分厂的90后一点也不比别人差,甚至是略胜一筹。

2014年因为一些原因螺旋藻生产结束,我们开始养殖盐藻,而我又一次回到了养殖,我对盐藻养殖充满了好奇,经过几年的工作我深深爱上了我们的工段,养殖工段几乎全部都是女工。有人说女人温柔如水,而我却要说养殖女工坚韧如钢。就是这样一群女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在生活中也绝不输于任何人。

我们是女人,女人能顶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我们都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养殖的事业中。不管严寒还是酷暑,我们一直坚持着,我为有这样的一群姐妹而自豪,也为我是她们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2019年,我已经在分厂工作了11年,11年中生物分厂让我成长,是生物分厂这个大集体一直吸引着我。11年中我感受到很多领导工作中的关心爱护,师傅们的循循诱导,同事们的亲如姐妹的感情,都让我终身难忘,11年,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生物分厂肯定能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俞海霞

兰太实业盐藻基地养殖工。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被看到,这些都不是你放弃的理由。唯有坚持方可获得成功,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