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守丧为何是三年?现代人的孝道为何日见其寡?

 白乙笑谈馆 2020-08-27

在古代,父母去世,孝子通常要守丧三年。这是古人必守的丧礼。

古人守丧为何是三年呢?原来这与父母哺育子女的婴儿期有关。刚出生的婴儿,哺养都离不开父母的怀抱,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才稍具自理能力,从而脱离父母之怀。据《论语》记载:“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古人重礼,因而一生中要守许多礼,哪怕在各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也有相应之礼。譬如,刚出生有诞生礼,长大成人有成人礼(即冠礼),成家有婚礼,死亡有丧礼。

历史发展到现代,古代的各种礼已经偏废;丧礼也如此。现代人尽管也仍有守丧期,但已不可能是三年了;且是各族各俗,各地各异,不一而足。

古人将守丧视为对父母尽的最后孝道,因而也将“守丧”称为“守孝”。现代人大多已不将古人所谓的守丧之礼当一回事了,更不可能再守什么“食旨不甘,闻乐不乐”之类的古礼;至于居丧期间,基本都是该干嘛干嘛。

不知是否古礼日见其废的缘故,现代人的孝道竟也是日见其寡。不过,少了一些古礼,却多了许多新名堂,比如“养老院”、“啃老族”之类。看来,世人常喟叹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也并非无病呻吟,更不是杞人忧天。

也许,在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特殊时期,只有重新回归优良的传统,才能礼不废,孝不失,德不丧,人心也才可能不再堕落,真正得以回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