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孝道 的人性思想(图)

 圆角望 2016-03-23


陈生玺

  中国自有明文记载以来,就有关于孝道的记述。尧之所以把帝位让给舜,就是因为舜很孝顺,为人们所称誉。 舜:“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尚书·尧典》)舜的父亲瞽叟,狂妄无知,后母奸诈,弟弟象狂妄而不友好,但舜能“克谐”,和他们和谐相处,以孝性感 化他们,使不流于邪恶。尧在位七十年就把帝位让给了舜。舜在位二十八年尧逝世,“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尚书·舜典》)尧逝世后百姓如 死了爹娘,三年断绝各种音乐。殷代的高宗武丁,父亲死后:“王宅忧,亮阴三年。”(《尚书·说命上》)为父守丧三年,住在凶庐中,将政事交给冢宰(丞 相)。由此可见远在商代以前,就有三年守丧的习惯和制度。周代周公制礼作乐,规定无论是帝王和老百姓,父母死了都要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婚嫁,不举乐。 春秋时礼崩乐坏,有些诸侯已不服三年之丧,孔子对此极为不满。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年少好礼,对于孝道有深切的体会。他创办私学之后,教习弟子即以 诗、书、礼、乐为主。他的学说核心“仁”,即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的。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以下只注篇名)对父母的孝, 对兄长的敬爱,就是仁的根本。他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年轻小子,在家孝顺父母,出外 尊敬兄长,谨慎言语,诚实守信。泛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仍有余力,就要学习六艺文化。由此可见,他把孝作为年轻人处事、做人和学习修行的根 本。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对他的弟子多次谈到孝,充分反映了他关于孝道的人性思想。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以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服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 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问孔子说,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太久了,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 仪会废掉,三年不奏乐,乐也会忘掉,旧谷吃完了,新谷已经登场,(古代钻木取火,所用钻木四季不同,燧,指钻火之木。)现在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一个轮回, 守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回答说: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吃那些精细的白米,穿那好的锦缎衣,心里安吗?宰我说:安。孔子说: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在守丧期 间,吃美味不知道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都心里不安,所以才不这样做。你觉得这样安心,就去做吧!“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 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宰我出去之后,孔子说:宰我真是不仁呀!儿女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 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制度,难道你宰予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爱护吗?这是说凡人生下来都要经过父母三年的提携抱负,才能生存。为 父母守孝三年,就是为了报答父母的这种养育之恩,这是出于人类的真情至爱。在当今,父母去世,虽不必守孝三年,但在心里怀念父母三年总是可以的吧。

   关于宰予,为人利口善辩。按照周礼,“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礼记·曲礼下》)君子没有疾病,白天不居于内室。但宰予白天在内室睡大觉,“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可雕 凿,粪土似的墙壁不可涂饰。过去我对人,听其言便信任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要听其言再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可见宰予在孔子的眼 中,是一个言过其实的人。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子游问孝道, 孔子回答说:现在所谓孝道只说能养活父母就行了,人对于狗马,都能饲养,对父母若不恭敬,怎么和饲养狗马相区别呢?这是孔子对当时人的一种严厉批评,把孝 道仅仅理解为物质上的赡养,而没有认识到必须内心存有恭敬,这才算孝。在今天的社会,我们看见有些人连物质上的赡养都不愿供给,何来恭敬之心?多少家庭因 赡养纠纷,而兄弟父子对簿公堂。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孟武伯是鲁国的贵族,他问孝道,孔子回答说: 您从父母最以子女的疾病为忧,就可以体会孝道了。在现实生活中,在子女有疾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急切的担心,是无法用言词形容的,做子女的难道不能因此而产 生对父母的孝心吗?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子夏问孝道,孔子回答 说:侍奉父母常有和悦的颜色为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做,有酒食让年长人先享用,这是最普通的事,能算作孝吗?这是说侍奉父母必须有和悦的面色,才算作孝。古 人“不食嗟来之食”,况父母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交通不便,父母在世时,不 要出远门,要是出远门,一定要有个方向。一方面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以免挂念,一方面是父母有事可以及时告诉你,这是父母子女间的常情。但是我们现在有些 人断章取义,说父母在不许出远门,这是封建保守思想。他们忘记了后边“游必有方”一句。即使你漂洋过海,远去欧美留学,难道不应该告诉父母你的去处吗?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孔子说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着,一是因此而欢喜,一是因此而忧惧。为什么?父母年 高,能奉养膝下,故而可喜。但年高衰迈,来日无多,时有不测之忧,故而可惧。孔子此言,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父母的年龄。

  “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孔子说:侍奉父母应婉转地劝谏,看到父母不接受时,仍然恭敬而不冒犯,忧虑而不怨恨。这说明孔 子并不主张愚忠愚孝,子女看到父母有错误时也要劝谏,只是劝谏的方式要委婉,态度要好,即使父母一下子不能接受,也不要和父母顶撞,仍孝敬如常,以便使父 母能逐渐接受。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孟懿子是鲁国三家大贵族的孟孙氏,他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当时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怕孟懿子不 解其意,又对樊迟讲了,“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安葬和祭祀。因为当时的贵族僭越,诸侯行天子礼,大夫 行诸侯礼,这是孔子所反对的。

  孔子有两个弟子最为孝敬,一个是闵子骞。“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 进》)孔子说:闵子骞真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词。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父娶后母,后母复有两子。一次父亲外出,子骞驾车,马脱了缰 绳,父亲即速把着他的手,发现衣服甚单,回家后,“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温厚,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无去留。子骞曰:母在一 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艺文类举·孝部》引《说苑》)另一个弟子就是曾参,孔子因为他“能通孝 道,故授之业,作《孝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从以上各条,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孝道的基本思想,是出于人伦之间的自然亲 情,是很人性化的,我们若不带任何偏见,认真思考,都很入情入理,而且也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我们对待父母是否有父母抚养我们时的那份感情?我们对父母 提供物质供养时是否怀有恭敬之心?在父母面前是否也有“色难”之情?中国古代是农业小家庭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都能依靠这种亲情孝道互相扶持团结,克服 各种困难,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几千年,经久不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我们应该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环境,使人们 之间的亲情更为和谐,建立一个新的更为文明的社会。当然我们也必须指出,自汉代开始,衍生出许多有关孝道的故事,有些是好的,例如,东汉千乘人董永少丧 母,父死兵乱途中,无以为葬,乃卖身贷钱以葬,途遇一女子,求为妻,遂同往钱主家为奴,乃令织缣三百匹以还,永妻织一月而毕,向永辞别,自言乃天上织女, 奉天帝命助永偿债,言讫凌空而去(干宝《搜神记》)。有些则是坏的,例如《二十四孝图》中宣扬的郭巨埋儿一事,极不近情理。说汉代人郭巨,家贫,养母至 孝,每供食,母必分与孙。巨谓妻曰:儿分母食,贫不能供,子可再有,母不可再得,欲埋其子,掘地三尺,得黄金一釜,上有丹书曰:天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 得取。显然这是人为编造的一个故事,为了孝敬母亲而埋掉儿子,这是违反人性的,这是曲解和歪曲孝道。此后历代正史的孝友传和列女传中亦有类似记载,这是我 们应该区别对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