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之孝悌(中) ​/ 孝悌应该如何落实 / 子女日常如何对待双亲 / 孝是否意味着什么事情都完全听从父母?……

 为什么73 2023-08-08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君如玉 君如玉 2023-08-07 17:27 发表于山东

图片

孝悌应该如何落实呢?

我们还是用《论语》中原文来为本篇开一个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之后樊迟替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无论父母在世、去世安葬还是以后祭祀,都要依礼而行。”

可见就对待双亲的层面,并不是只现定于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孟懿子不仅是孔子的徒弟,更是把持鲁国朝政的三位卿大夫之一。他的父亲孟僖子随鲁昭公访问楚国时,因为在外交工作中失礼,非常羞愧,临死时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所以让自己两个儿子去向孔子学习。

孔子一向奉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也就是弟子不问,他就不作更多解释,这里孔子之所以在跟樊迟又解释了一遍“无违”的意思,是因为担心孟懿子似懂非懂,让樊迟日后告知。这在《论语》里不止出现了一次,比如后面谈到的孔子与宰我关于守孝三年的礼制规定的争论,也是如此。

至于什么是以礼为孝,我们先知道一个事实,礼分本末,末为形式,本为内心。林放问孔子礼之本的时候,孔子是这么回答的:“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问的好阿!礼,与其求表面奢华,不如俭朴一些;治丧,与其求仪式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这下我们就知道了,孔子要求孟懿子做到三个阶段表里如一依礼行孝。加上孟懿子又是卿大夫,孔子更是多了一层希望他能依礼事君而不行僭越之事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论语》中父母在世和去世尽孝以及身后祭祀的经文。

第一句就是被世人广为谬传的经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不远游外地;实在要出行,也必须要有确定的去处(好让父母知晓)。”许多人把重点放在“游必有方”上而故意忽略前文是不对的。子路曾经说过:“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意思是携带很重的东西行远路,就不能挑挑拣拣休息的地方(而应就地休息);家里贫穷父母年迈,不要为了高俸禄离开父母出外当官。

孔子也曾经在齐国郊外碰到一个叫丘吾子的人,他因为自己年少求学周游天下以致没有看见双亲最后一面痛悔不已,再加上做官时没能尽到为人臣的责任,以及与平生至交好友都已经失去联系,感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之后投水而死。孔子让弟子们引以为戒,十个弟子中就有三个回家奉养双亲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担忧。”

求学,求财,是离开父母被使用的最多的理由,父母们出于为儿女们未来的考虑,甚至会鼓励儿女们这样做,即便是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已经不甚健康。孔子却宁愿弟子们多多考虑父母的实际状况,以奉养双亲为优先,有余力再学习,为什么呢?《孝经》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本身都是从孝道而出,孝悌又是忠恕的基础,孔子又怎么会做本末倒置的事情呢?重积德,无不克。倘若因为要出人头地而放弃了孝道,连生养的双亲都弃而不顾,那么这个人能贯彻仁的信念吗?能成为贤人君子吗?会有所谓的未来吗?上篇提到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这个道理了。

子女日常如何对待双亲

尽孝必然涉及子女日常如何对待双亲。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请教孝,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养狗和马,也叫养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请教孝,孔子说:“侍奉父母保持和颜悦色很难。遇到事情,由子女去做;有美食好酒,让老年人享受,这样就算是孝吗?”表面上的事情,人可以做的无可指摘,但情真意切为难,尤其是十年如一日的尽心尽意。

孝子进饮食以养父母,皆须尽其敬安之心,不然则难以致亲之欢。孔子曾经跟子路讲过:“身不敬与?辞不顺与?色不悦与?古之人有言曰:人与己与不汝欺。”我们行为是否尊敬,言辞是否从顺,脸色是否和悦,是不可能自欺欺人的。父母能够感受的到,自己的儿女也能感受的到。实事求是的说,如果人不具备孝的秉性,想改也难。童蒙养性,置身孝悌之家,孩子成长成为一名孝悌君子才能变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孝是否意味着什么事情都完全听从父母?

那么,孝是否意味着什么事情都完全听从父母?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错误应该委婉地劝谏,如果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而不违抗,心里担心却不怨恨。”父母所犯的错误不至于断绝和子女之义,所以儿女应该尽劝谏的义务,但不能以此为理由免去自己赡养之责任。

关于这一点,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说的更清楚,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 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 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子贡的意思是儿子听父亲的就是孝,当臣下的听君命就是忠贞。孔子表示反对,他说:万乘大国有四个谏争之臣,国家领土就不会减少;千乘之国,有三个谏争之臣,社稷江山就能安全;有封地的大夫,有两个谏争之臣,就能保住宗庙祭祀;父亲有一个明断是非的儿子,行动就不会失礼;士人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行动就不违背道义。所以能判断什么该顺从,什么不该盲目听从的才是孝敬和忠贞。

曾参在孔子弟子中素有孝名,在这方面就犯过极大错误。有一天他在地里替瓜除草,不小心碰断了瓜秧,父亲曾皙大怒,用大木棍重打曾参背部以致他昏了过去,过了段时间曾参苏醒了还跑去给父亲赔罪。孔子听说后大怒,表示不再见曾参,他只好情人问孔子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孔子说:从前的贤君舜有父亲瞽叟,心术不正,他每次想使唤舜,舜就在身旁,想要杀死舜,舜就躲开。小棰则待过,大棰则逃走。所以瞽叟没有犯不行父道的罪,舜也没有失去淳厚的孝道。现在你被父亲责打,往死里打都不知道躲。真打死了就是陷父亲于不义,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不孝?而且杀了天子的百姓要承担的不是杀人的刑罚吗?曾参这才恍然大悟。

为什么是守孝三年?

父母去世,古时候儿女又是如何行的?《论语》里有两段相关的经文,是讲守孝的时间的。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子张说:“《尚书》讲:'殷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所有官员都各司其职,听从冢宰的命令长达三年。”也就是说,新君要为先王守孝三年,天官大冢宰是三公以外的百官之首,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国君尚且如此,百姓也是同样遵照礼为自己父母去世守孝三年,为什么是三年呢?我们通过孔子和宰我的一段对话来看一看,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问:“父母服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君子三年不习礼,执行起来肯定错漏百出;三年不练习乐,演奏一定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长成,取火用的燧木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够了吧。”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能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不觉得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孔子说的清晰明白,礼之所以规定三年为守丧之期,是因为三岁不记事之前都是由父母百般照顾,从那之后才能稍微自主活动。孔子见宰予头也不回就走了,不忍心他就这样不知道义理,于是跟弟子们把这个道理讲了一遍,希望宰予能够从同学处听到,爱徒之心现矣。《荀子·礼论》记载:“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礼这样规定,已经大大缩减了时间,守孝二十五个月,名义上的三年。

《礼记·三年问》里说:邪淫之人父母早上死了晚上就忘了,禽兽不如;君子对于父母离世的悲痛三年还不够排解,如果继续下去没有穷尽,所以先王立中制节,以礼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给了社会确定的规范。我们今天的环境和风俗大大不同于先秦时期,但是守丧的核心要义还是要记得,感念父母怀抱养育之恩。慎终追远里的慎终,就是要以严谨之行举丧,以悲戚之情送终。

祖宗祭祀文化的重要性

父母不在世了,子女应该纪念父母的忌辰,祭之以礼。子之所慎:齐,战,疾。孔子慎重的三件事中,齐,也就是祭祀之前的斋戒,是排在第一位的。其原因曾子讲的很清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中国文化令人叹服:倘若颠倒是非,把儿女捧成小祖宗,收获的是一个个惹是生非唯利是图的熊孩子;慎终追远,敬奉父母祖先,儿女则被培养成为志存高远忠孝两全的贤人淑女,此本末之辨也。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祀先人时,好像先人真的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跟不祭有什么区别。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祀,似也,谓祀者似将见先人也。祭祀,是形式与精神的并重,也是看不见的家族文化的伟大传承。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这也是居心叵测的人一直执着于破坏中国祭祀文化,想把中国的祖宗祭祀变得可有可无的重要原因。

《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以此作为本篇的总结吧。我们要把握孝悌的核心,但不需要墨守成规的以古礼要求彼此。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循序渐进的将孝悌文化融入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让华夏子孙高瞻远瞩的同时不忘根本,是具备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下一篇是解读孝悌的最后一篇,会为大家揭晓孝道的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