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瘫的取穴原则

 知识传承永恒 2020-08-27

临床上,经常把针灸运用到面瘫中,面瘫的取穴也不是任意取几个穴位,它也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取穴针刺的。那么面瘫的取穴原则有哪些呢?

面瘫的取穴原则

一、整体观念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心为中心,通过经络来沟通人体表里上下,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精气血精液的作用,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

因此,在治宜过程中,要着眼于全局、整体,不要把局部的病变与整个集体割裂开来,要通过局部而察知体内脏腑气血的变化,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或取穴,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整体观念在面瘫中的运用。

比如口眼歪斜是局部病,但是却反映出机体内部阴阳气血的不平衡,如肝胆湿热、脾虚湿盛、肝郁气滞等,正是因为脏腑病变导致人体正气虚弱,复感外邪,正虚不能祛邪于外,故而发病。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在治疗上不仅取局部穴位,而且也要取全身穴位,做到补虚泻实,鼓舞正气,以驱邪外出,对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认识。

面瘫的取穴原则

二、辨证论治的思想贯穿始终。

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诊断疾病、应用于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2、面瘫的诊断、治法体现出辨证论治的思想。

从它的初期、停滞期、恢复期,到后遗症期,各个时期的病因、病性、正邪的盛衰、疾病发展的方向、转归,均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而通过辩证,对每一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治法,充分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

二、局部与远端取穴相结合

1、局部取穴应用了腧穴的近治作用。

如面瘫取阳白、四白、迎香、地仓、颊车等局部穴,能疏通局部经络,调整局部经脉,对口眼歪斜局部病有作用。

面瘫的取穴原则

2、远端取穴是腧穴远治作用的体现。

腧穴的远治作用主要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灵枢.终始》有:“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都说明了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变,还能治远端病症。如口眼歪斜除局部取穴外,因面部主要是手、足阳明经循行之处,故又可取合谷、足三里、内庭。

三、经筋理论在面瘫中的应用

1、十二经筋有别于十二经脉。

它不与脏腑相联系,但其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基本相同,并有赖于十二经脉之气血滋养、濡润。经筋功能正常,则肌肉顺畅条达,刚柔相济,和缓有力,关节屈伸自如;反之,则发生拘挛、转筋、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面瘫的取穴原则

2、经筋理论也可以运用到面瘫中。

因为头面部为六阳经筋分布、结聚之处。所以,面部肌肉的挛缩、松弛、瘫痪、痉挛,一般认为是六阳经筋的病症,感寒、受热,筋急、筋缓,皆为经筋病变。

所以,面瘫的取穴要按照以上原则,找到导致面瘫的真正病因。然后精准辩证,针药配合,才能发挥好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