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朱自清(春游江南16)

 信江人家 2020-08-27

        在扬州游览期间,我们一行寻访了小巷深处的朱自清故居,朱自清故居始建于清代,是扬州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地处被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自清(1898.11—1948.8),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家迁居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教育家、民主战士和爱国主义者。

        在20世纪文化史上,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美语言,创作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识的散文经典,提供了现代白话散文的范例,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同时是颇有建树的学者和教育家,在国学经典、现代文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的气节、风骨和精神长久以来被人们所尊崇,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朱自清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勤勉的一生,正直的一生,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依然清晰可见……

 

朱自清故居

厅堂

朱自清居所

客座

朱自清父母居室

朱自清生平展

永远的朱自清

1901年朱自清迁居扬州,在此生活了16个春秋,写下了《我是扬州人》等散文。

1920年5月,朱自清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杭州任教,开始了一生的教育生涯。

1925年朱自清受聘为清华大学大学部国文系教授,直到1948年逝世。

1925年,朱自清与友人摄于清华园,左起第二人为朱自清。

朱自清在北大求学时,1919年发表第一首新诗步入文坛,后加入文学研究会、新潮会、湖畔诗社等新文学社团。

1921年10月,朱自清加入由周作人、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的晨光文学社。

1923年,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两人创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1917年,朱自清与父亲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分别,八年后写下了散文名篇《背影》。

朱自清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他倡导并践行的“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办学方针及“微观上谨严、宏观上开阔”的学术风格,在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16年朱自清与武钟谦结婚,1929年武钟谦病逝于扬州,朱自清写下至情名文《给亡妇》。

1932年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杏花楼举行婚礼(左),朱自清与陈竹隐在北京合影(右)。

1948年8月,朱自清因病逝世,清华大学破例降半旗致哀,举行隆重的公祭活动,遗骨安放北京西郊万安公墓。

朱自清一生清贫,没有留下什么物质财产,但却把他的经典名篇、学术风范、师德师品和气节风骨留给了后人,人们没有忘记他。“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  三国城 · 水浒城 · 鼋头渚(6)

  杭州G20 · 灵隐寺(7)

  西湖 · 西溪 · 宋城 · 岳王庙(8)

  中国魅力名镇乌镇(9)

  扬州宋夹城的苏醒(10)

  夜逛东关旅游区(11)

  天然秀美瘦西湖(春游江南12)

  参观扬州博物馆(13)

  古代中国的雕版印刷(14)

 游览扬州茱萸湾(春游江南15)


|信|人|家|

2019年第74期(总第151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