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年代的铅山工业

 信江人家 2020-08-27

         根据报纸报道及查阅县志,了解到当时的县直厂矿有机械厂、砖瓦厂、化工厂、河口电厂、酱油厂、酒厂、糕点厂、淀粉厂、纺织厂、印刷厂、制米厂、制药厂、农具厂、石塘造纸厂、新安煤矿等,产品有车床、榨糖机、煤气机、砖瓦、松香、松节油、臭药水、酱油、酱菜、白酒、果酒、各种糕点、粉丝粉皮、棉布、土报纸、大表纸、大米、农具、煤炭等。那时铅山的手工业特别发达,以河口为例,有竹蔑厂、园木社、五金厂、铁器社、寿坊社、农具厂、棉棕社、皮革厂、柳木厂、雨伞社等十几家,产品数十种,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竹器工艺、柳木蒸笼等产品最为知名,畅销国内外。

1959年8月27日的《铅山报》第一版,重点报道县工交企业以辉煌的成就迎接国庆十周年,其中有部分国营工业企业,还有河口公社的企业。

1959年8月27日的《铅山报》第一版重点报道机械厂、砖瓦厂、化工厂、电厂及运输公司的生产情况。

《铅山报》发表题为《欢腾的雾霖山——记新安煤矿》的通讯,报道昔日的新安寂静的山林,在大跃进的浪潮里,建起了拥有二百多人的矿区,日夜人声沸腾,雾霖山变成了闹市。

1959年6月5日的《铅山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武夷山垦殖场酿酒厂和铅山酿酒厂合作生产出第一批果酒。

“手工业万紫千红  小商品星罗棋布”,《铅山报》报道河口、永平两镇手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河口公社开展高产、优质、低消耗运动》报道了河口恢复和发展了53种手工业生产,其中有铁、园木、蔑、柳木等。

《欣欣向荣的河口竹器手工艺品》介绍了当时的河口竹篾厂有470多名工人,生产竹器工艺品300余种,1958年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轻工业展览会,接受苏联、捷克、波兰、朝鲜等国家的订货3000余件,国内城市也纷纷订购,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往 期 回 顾

   献机 · 劳军 · 修路(读民国《铅山报》)

   上杭:古田会议会址

   上杭:毛主席纪念园

   上饶三家商会赴鄱阳捐赠救灾物资

   随上饶商会赴鄱阳灾区捐赠纪实

   上杭:古田会议纪念馆

   上杭:古田会议纪念馆随拍

   铅山档案里的张老婆婆

  《铅山报》的创刊与终刊

    文史馆员走进上饶百年老字号和馨酱园

|信|人|家|

2020年第211期(总第203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