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宅情缘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阿唐摄影作品

老宅情缘

吕 娟

虽然我是出嫁的闺女,可我对娘家的老宅却情有独钟,当得知老宅已被村里规划购买,多少天来,每当想起老宅的事,我的心里就有无限的眷恋和惋惜。年前年后回娘家总想去老宅看看,我想去老宅的院子里坐坐,回忆我儿时的欢乐时光和美好的成长记忆,可每次来去匆匆,与爹娘兄弟姐妹有说不尽的情感,聊不完的话题,所以始终没能实现我自己的愿望。

我庆幸我与老宅有缘,在我前天回娘家时,正好碰见老宅被拆,我当时的失落感无法形容,真想有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挖掘机让他们不要施工,不要推倒我们的老宅,这里是我们的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面有我爷爷的汗水,还有奶奶的故事。说到这里我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滴,我没有回天之力,唯一我能做的就是给老宅拍一个影,留下这个无法寻找记忆。

来到老宅的院子里,摆在面前的是凌乱家具和陈年的灰尘,脚底下还有砖头瓦块,柴草满地。这是我的故居,儿时的天堂,这里的一砖一瓦我都感到无比亲切,从前烧火做饭用的风箱放在厕所的西边,奶奶的桌子,柜子,在院子中间,这是我奶奶的嫁妆。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的趴在桌上做针线,掀开柜子找衣裳,直到爷爷去世奶奶才不用她自己的嫁妆,才离开这个老宅,跟着我爹和我二叔一起生活。

门东面的香台子也没有上面的大石板了,屋门是敞开着的,堂哥说“屋里太脏了,这里面二叔早已把有用的东西都带走了,你别进去了”。可他哪里知道我是什么目的,我眷恋老宅。走进屋里,我一眼看见西墙上父亲给爷爷写的中堂,中间一个大寿字,上联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配寿比南山不老松。我爹多么希望爷爷能长命百岁,可爷爷生前病魔缠身的情景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爷爷,您好像还活着,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看不见您老人家。

奶奶的活筐子在东间的窗户台下面,上面布满了灰尘,当我端起活筐子的那一刻时,里面的土却撒了我一脚,日积月累,奶奶的活筐子已经掉了底,可活筐的边上还留有奶奶补的一块补丁。奶奶,我清楚的记得您老人家做活的情景,您经常坐在屋门东面,就是这个活筐子在您面前,您经常抐鞋底,补衣服,有时您抐着鞋底就打盹了,手里拿着针右手扎着了左手就扎醒了,可您总是笑着说:“我打了一个盹”。奶奶,为了这个大家庭,您没白没黑地操劳,您老人家太累了。爷爷去世后,叔叔留下的被子还在那里放着,还有奶奶的尖脚鞋子,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倍感亲切,我仿佛能听到爷爷的谆谆教导,奶奶的语重心长。我能嗅到爷爷养的花香,回忆奶奶手端簸箕喂鸡的模样。

小时候我们家大门朝北,两扇黑色带红边大门有两米多宽,加上下面的门挡有三米多高,有十几层的台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我们村也能称得上是壮观。门西侧有一个炉子,那时我们家卖茶,后来不卖茶了,东面又有了煎饼鏊子,进大门往南大约十米处是大爷爷家的二门。进大门大约九米处往东是我们家的二门,再进门就是我们家的老宅。

老宅有五间堂屋,还有一间在后面、是我们的厨房,五间堂屋有三间石头到顶的瓦屋是爷爷在我爹娘结婚前盖的,两间草屋是一半石头一半土坯,我们给爷爷奶奶分开家就住在那两间草屋里,五间堂屋前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种了很多的果树,有枣树、梨树、石榴树,石榴树下有一个石磨,经常有邻居前来推磨。还有槐树、香椿树,两颗槐树的中间一个长两米宽一米厚二十公分的大石头,夏天我们经常坐在那里乘凉,听奶奶讲故事。大石头的东边有一个储藏地瓜的井,井深三米左右,每当冬季把储藏的地瓜提上来时,我总是兴奋的不得了,因为爷爷就会把我放到一个筐里用绳子续到井里,让我装井里的地瓜,然后在把我提上来,爷爷,您那时就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坐索道的刺激。

三间堂屋的门东面,有一个正方形的香台子,每当过年过节,爷爷奶奶就在香台子前磕头叩拜,感谢老天让我们风调雨顺,祈求老天保佑他们的子子孙孙代代平平安安。五间堂屋的后面还有一个院子,我们叫后院子,后院子有种的两颗桃树,院墙的周围种满各色各样的蔬菜,奶奶、我娘把吃不了的晒干以备冬天吃,这样的生活一直到1980年父亲在外面盖了房子我们才搬出去。

老宅是我儿时的乐园,遮风避雨的地方,是有爱、有温暖的家,老宅里有我们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老宅见证了爷爷奶奶为了他们的子孙后代所付出的心血。我仿佛感觉到老宅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我爷爷奶奶的影子,每一件物品上都还留有爷爷奶奶的余温。告别了老宅,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再来时你就变了模样。爷爷奶奶,我带上了您曾经用过的东西,愿您二老去我爹那里落脚,爹娘永远敬奉您二老,到节给你们磕头送钱,到年给你们磕头烧香。

济宁文学  原创作品

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

微信ID:we-053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