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不能忘记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历史不能忘记

卜宪玲

晚饭后打开电视机,新闻节目里正在播放加拿大华裔人士举行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活动。“南京大屠杀”,听到这几个字眼,心猛地被拧了一下。几年前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沉郁的乐音还萦萦在耳,怎能忘记?

那是一个秋日晴朗的午后,怀着一种莫名的敬畏,我们一家三口走进那座灰色的场馆,去碰触那段黑色的记忆。

面孔·南京1937 我是这样知道南京大屠杀的

尚未进馆,就被一组形态各异的雕塑震撼了,我知道那只是当时几个瞬间场景的还原。那位惨遭凌辱的妇女双手托着刚刚死去的孩子的尸体,悲愤而绝望地仰望着天空,似乎在向苍天无力地控诉;那背着死去的亲人的少年一脸恐惧,似乎是在警惕着随时都会落下的屠刀;那衣衫褴褛的老人抱着孙儿僵硬的尸体踉跄地前行,似乎决心要同恶魔拼个你死我活……我默默地走进这灰色的建筑,就像雕塑者所说的那样:我以这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在低沉的音乐中,跟从人流缓缓走进纪念馆。从导游的解说中了解到,这座纪念馆就是建立在万人坑之上,我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地下的亡灵。第一展厅的碑墙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死难者的姓名,我颤抖着双手抚摸着这些冰冷的名字,企图抚慰那一个个不曾远去的灵魂,默默哀悼。再向里走,仿佛真正走入战火中混乱的街巷,飞机的轰炸如在耳畔,子弹呼啸而过,倒塌的房屋还在着火,残墙上已是百孔千疮……我真想俯身抱起那个废墟中坐在亲人尸首旁的孩子,踏过同胞的尸体蹒跚前行……万人坑里死难者的骨骸凌乱在眼前,岁月尘沙侵蚀了他们也曾温热的血肉衣衫,徒留下这冰冷的白骨,向人类控诉着暴徒的滔天罪恶。站在那里,我似乎看到同胞们在日寇的屠刀下一个个倒下,把天地都染红……站在那里,我分明感觉到一股疼痛慢慢地流过全身,不能自已地化作两行清泪倾泻出来。转过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还不够成熟的脸上写满冷峻。他伸手把我揽入臂弯,我感到年轻的身体里热血急速地奔涌,溢满胸膛。

为什么不能忘记12·13这个日子

“叮咚”,“叮咚”……间隔不断的滴水声在肃静的场馆里显得异常清脆,原来那是来自尾厅里每隔十二秒从高空落下的水滴。十二秒,七十多年前的那持续六个星期的时间里,平均每十二秒就有一个同胞被杀害。随着水滴声的起落,侧面墙上就会有一张照片亮起又熄灭,表示这短暂的时间里便有一个生命随之消失。滴水有序无终,声声穿入脏腑,让你的心跟着一阵紧似一阵地被拧抓的疼痛。又一个面孔在我身旁的墙上鲜活起来,那是一张少女纯真带着笑意的脸,我真想冲过去拉住她,叫住她,别走……

南京,上海,武汉,长沙……八年里,究竟有多少国土沦为人间地狱?究竟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一段写满屈辱的历史,这是一段举国惨痛的岁月。八十年沧桑,抹不去中华儿女刻骨铭心的记忆;八年血与火的洗礼,浇铸出中华儿女钢铁般的意志坚强,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支离破碎的家园里以血肉残躯涅槃重生。

历史是一曲长歌,悠扬婉转的主旋律间,穿插着激昂跳跃亦或低沉悲伤的音符。有幸生长在这样平和的主旋律中,“诸君莫醉笙歌里,席罢应闻警报音。”当看到墙角的菊花静静地开放,春风托起了风筝如繁花点缀蓝天,我们不敢忘记,头顶的这片天空曾经漫布硝烟;当漫步在夕阳下静谧的林荫小道,当看到孩子们跳跃在塑胶铺设的篮球场上,我们不敢忘记,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流淌着烈士的鲜血;当大快朵颐享受着丰盛的美餐,当呼朋唤友欢快地歌唱,我们不敢忘记,这一切应是多少生命交换。

张纯如《南京暴行》纪录片

那日,走出纪念馆,夕阳西下,漫天晚霞渲染着整个天空,让人感觉恍惚走进另一个世界。广场上千百只白鸽曼妙地飞舞,犹如一只只精灵。“妈妈,妈妈,我也要飞!”甜美而清脆的声音传来,一个孩子欢叫着奔跑,天使一般,又真的像一只白鸽。回头望去,天空给灰色的纪念馆披上了一层金的衣裳,温暖着三十四万无辜的灵魂。我们努力地回转着心神,向着美丽的天空。

历史不能忘记!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