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家可归的喜鹊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无家可归的喜鹊

孔凡河

“嘎嘎嘎,嘎嘎嘎……”

天蒙蒙亮,空旷的操场上只有我一人在晨练,几声喜鹊的鸣叫划破了寂静的黎明。

我寻声望去,一只喜鹊在操场外的楼宇间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楼顶的边檐,一会儿立在太阳能上,一会儿又飞到地上,一会儿又盘旋在空中……

“嘎嘎嘎,嘎嘎嘎……”

在这叫声里,我听出了他们寻家的辛苦和无家的困惑。“家呢,家呢?分明是这楼,分明是这操场,分明这儿有我的树,我的家。可是,楼还在,操场还在,树呢,家呢,何在?”

树啊?喜鹊怎会知道,社区里唯一的一棵法桐就在昨天轰然倒下了呢。

法桐属于落叶大乔木,生长可高达30多米。只因它叶子宽大,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能大量吸附尘土,遮荫蔽日而被用作行道树。有它的庇护,一辆辆绝尘而去的汽车再也难以嚣张,灰尘被阻挡,噪音被吸收,空气被净化。一度,它成为了公路的守护神,自然的净化器。六朝古都的南京,更是因为蒋介石用法桐做项链为宋美龄建造了美轮美奂的美龄宫而留下了一段爱情佳话,法桐也成了南京城的标志。

可法桐也有不足,果实一旦成熟就会炸裂,它便如杨棉,似柳絮,纷纷落下,搞得漫天飞舞不说,关键是乱飞的种子落在哪里都会成为难以清除的垃圾。再加上从秋开始连续不断飘落的树叶,也让清道夫们头疼不已。

于是,人们开始厌弃这路边的法桐。它们的位置逐渐被四季常青的香樟所代替。法桐少了,环境不再那么脏乱,工人不用每年都再耗时费力花钱的修剪,本来狭窄的道路也更显得宽阔了。然而,人们总在酷热难耐时还会想起那遮荫如盖的法桐,总会回味着在宽厚树叶下乘凉聊天的惬意。

这最后一棵法桐,因为躲在两楼之间,不算很碍事,于是幸免遇难,成了社区里硕果仅存的阴凉地。很多老人都搬着马扎,带着收音机,摆一桌麻将,打两副扑克,聊聊过往,谈谈时事,拉拉家常,说说里短,一派和谐景象。

如今,社区改造,它成了管道通行的阻碍,成了领导的眼中钉,领导当即拍板:“杀掉!”他们没有考虑的老人感受,没有体会喜鹊的无助,更不管法桐所有的好处,在他们眼里,法桐必须要砍,一定要杀。

“刺啦刺啦……咔嚓!”电锯不断的咬合着树干,锯末在空中翻飞,还没来得及落下的树叶也在野蛮的砍伐中落下,枝条骤降地面,树干被吊车吊起又重重地摔在地上,直到工人清扫干净路面,只留下惨白的树桩张着大口仰天长叹。

“嘎嘎嘎,嘎嘎嘎……”

喜鹊还在寻找着它的家,还在寻找着它的牵挂,可是,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连同它的叫声一起淹没在黎明前最暗的时刻……

作者简介:

新荷一片,原名孔凡河,籍贯曲阜,孔子第七十四代孙,现供职于济宁高新区某学校,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爱好读书写作,经常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写写自己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