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题《米协麟与王廷赞》

 济宁文学 2020-08-28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题《米协麟与王廷赞》

作者:杨 刚

题《米协麟与王廷赞》
先贤名迹久茫茫,幸有通人奉瓣香。
感慕师生同知己,缘情泗水共流长。
附记:
记《米协麟与王廷赞》
忘年友米龙先生所著《米协麟与王廷赞》一书,于今年夏天出版了。这是一本较为全面的记述米、王二先贤生平事迹的专著。书分二章,前一章写米,后一章述王。米协麟,字瑞符,号景韩,济宁州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进士,曾仼泗水训导、直隶东明知县、直隶总督营務处委办、中兴矿局督办、甘肃静宁直隶州知州等职。性朴诚耐劳,李鸿章尝赞之为“干济才”。米氏所令人敬服者,是为近代民族工业所做出的贡献。枣庄中兴矿局、宁阳华丰煤矿,凝聚着米氏家族几代人的爱国情愫,曲折艰难的探索历程,令人动容。
瑞符先生任泗水训导期间“举立身经世之学以勖诸生,士风为之一振”,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王子襄先生从米先生问学。王廷赞,字子襄,号若谷,道号排云。道光二十七年出生于曾“旧籍三千,遗田八百”的诗书之家。光绪二年中举人,十八年壬辰科进士。历任四川平武、长宁、南部等县知县,后升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知府,其间还曾做过四川乡试同考官。光绪三十三辞官还乡,次年寓居济宁。民国十六年在济宁病逝,享年八十岁。王子襄先生是近代泗水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自幼聪颖,博洽多闻,青年便蜚声乡里。十五载四川为官,允称循吏,而教书育人所成就者甚众,如卢先生衍庆、崔先生广沅、张先生永源皆一时名隽。先生一生寄迹于诗书,遗有诗集六卷、文集若干卷。如今文集已佚,仅存《排云诗集》,由泗学界集资,先生堂侄海容先生手书石印于民国二十六年。
米、王二先生亦师亦友。瑞符先生任东明令时,境内大灾,身边缺乏得力助手,便手书子襄先生,将其招至东明。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灾异得到缓解,生民得以安居。后来子襄先生中进士分发四川,临行前特意至济宁拜访了家居的米瑞符先生。二人情谊,于此两件事中可窥一斑。

对于二先生的研究,在《米协麟与王廷赞》一书出版之前,米先生的研究已有《米协麟家世史料汇编》一书,而对于王先生的研究尚没有专著,只有一些零星文字问世。我幼耽乡史,曾欲钩稽事迹、排比年月,为王先生撰一本年谱,无奈锁事萦怀,一直未能铺笺。18年夏结识瑞符先生嫡裔米龙先生,听其讲述《米协麟与王廷赞》的编撰构想,深表赞同。其中王子襄先生生平事迹,依据《排云诗集》论述完备,足慰我不及之憾。这本书作为第一部全面论述王子襄先生生平的著作,考定家世,析评诗文,于子襄先生宣传及泗水文史研究俾益良多。
刚甫逾弱冠之年,而多忘年之交,米龙先生其一也。先生年近七旬,致力于家史研究,不惧劳苦。余于先生老骥伏枥,既感且佩。尝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先生四世同堂,谓为厚德所衍,信不诬也!

作者简介:

杨刚,泗水人,现大二在读。喜读古人书,钟情地方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