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诠释老母鸡 (王曙摄影散文之580)

 王曙摄影家 2020-08-28

王曙摄影散文之580

诠释老母鸡

    其实,人类有许许多多的爱和恨的行为,都是从动物世界中获取与学得,甚至是基因遗传。对于大脑相当发达,思维相当复杂的人类,爱的表达多少带着一些做作,一些虚假。而动物界的爱永远是那么地真实,爱就爱得天昏地暗,恨就恨得你死我活,它们没有这么多的虚伪和悬念。

    小时候家中养了不是的鸡,母鸡们一天一个蛋,增加着全家人的营养。母鸡往往在下了一批蛋后就会“抱窝”,昏昏沉沉似乎意识不清,鸡冠与脸颊通红通红的,那是要孵小鸡了。为了让鸡不“抱窝”而继续下蛋,乡间有很多的方法,有的在母鸡的鼻孔里穿插一根鸡毛;有的将按在冷水中洗澡,让其清醒;有的干脆在鸡尾巴上绑上一面小旗子,吓得母鸡到处乱跑,没多久就清醒过来。如此看来人类想达到利己的目的,想出的招数是相当损的,也挺“缺德”的。

    在重庆万县居住时,家中养的一只老母鸡突然不见了,到处找也没有找到,房后有一座大山,估计是被黄鼠狼或什么野兽叼走了,全家人心疼不已。没想到一个多月后,这位鸡妈妈却领着一窝小鸡,晃晃悠悠地回到院子里来了。

    现在孵小鸡基本上都是人工用机器孵化,天然的孵小鸡只有在乡下才能见到。一只老母鸡一次能够孵二十多枚蛋,少吃少喝地“踩蛋抱窝”二十一天,小鸡破壳的日子,那老母鸡如同获得头奖似地,兴奋至极。不停地“咯咯”地叫着,还帮着一些体弱的小鸡啄开蛋壳。当小鸡们都出来后,这位母亲就像一位将军一样,领着一群孩子进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世界中。

    母鸡不停地“咯咯”地低声叫着,小鸡在妈妈的召唤下寸步不离左右。母鸡用脚爪刨开泥地,刨出的蚯蚓、小虫,母鸡自己舍不得吃,总是呼唤小鸡们前来啄食。有时候两只小鸡为了争一条蚯蚓,各自叼着蚯蚓的一头在那里打着圈圈拔河,母鸡会上前“训斥”一顿,然后将争执不休的蚯蚓从中间一分为二,平息一场争斗。

    那时候经常在院子中观察母鸡的行为,母鸡经常歪着头看天 ,那是在防范天上的老鹰。一旦发现有可疑的东西飞过,便一声长鸣,小鸡们一股脑儿地钻到母亲张开的羽下和腹下,等危险过去,一个个小脑袋才从母亲蓬松的羽毛中钻将从来。

    母爱在这里彰显无遗,让人倍感动物世界里的这种母爱的伟大和纯真。人类的母爱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远远地超越了所有物种之爱。母爱是一种大无畏,是一种牺牲,是一种没有任何代价和条件的大爱。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所以,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

2017/8/4

彰显无遗的母爱

谆谆教诲

讲那过去的故事

孩子们最安全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