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吴联峰图书馆 2020-08-28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古以来,思乡之情一直是被诗歌等文学作品渲染的一种情感。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在外打拼事业的现代人,通过手机和摄像头等数码通信工具,实现面对面通话,打破空间阻隔,传递思乡之情然而,在数码通信产品尚未产生的遥远古代,人们远隔千里之外,往往只能通过信件这一重要载体,传递自己真切的感情。这其中'家书'是古人最普遍采用的一种信件。

截止目前为止,世界上被发现的古代'家书'中,最早的当属秦国木牍'家书'。 这封历经2245年后出土的家书,全篇只有527个字,却诉尽了人间的辛酸困苦,时至今日读起来仍令人潸然而泪下那么,这个秦国木牍是如何被现代人发现的?又反映了当年哪些辛酸往事呢?

木牍出土,家书重现。

公元1975年,人们在湖北云梦县发掘出一个窄小而简陋的古墓,与同时代的其他大墓相比,这座古墓显得十分不起眼。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发现墓中的棺椁里有一尸骨存在,尸骨已经腐烂,但是这具尸体的手中却牢牢握住两块木牍,木牍上写满了古文

根据对木牍上古文的研究,发现这是距今为止最早的实物'家书'。据鉴定,这封'家书'成书的年代应该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朝。而这座不起眼古墓的墓主是生活在战国晚期的一位平民,名叫'衷'。而握在他手里的木牍,应该就是当年墓主的兄弟'黑夫'、'惊'给他写来的'家书',故而又称为'黑夫木牍'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黑夫木牍上刻写的文字整篇共有527个字,推测为'黑夫'与'惊'分别写成的,但从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亲情,至今看了让人潸然泪下。那么,'黑夫'与'惊'这两位兄弟为什么要同时给自己的大哥写家书呢,难道他们兄弟没有在一起吗?写这个家书的目的只是为向家人问个好,传递思念之情的吗? 通过对书信内容和历史背景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如此简单的。这里不得不提到这家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乱世。

战国后期,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和富国强兵,国力在战国七雄中已经是一家独大,而其吞并六国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其他六国虽然勉强通过'抱团'获得短暂的喘息,但是秦国国力已经强大到了可以覆灭任何一个国家的程度,统一六国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在覆灭六国的战争中,攻破最强的楚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楚国地方人多,所以秦国大将李信首次出征失败而归,秦王嬴政决定派秦国名将王翦出师攻打顽抗的楚国。而在此之前,秦国需要为王翦出征筹备60万的军队,而最终按照嬴政的要求,秦国如期征集了60万军队,交给王翦出征攻楚。而这一年刚好就是公元前225年,'黑夫'与'惊'两兄弟,就是被应征入伍的60万军队中的两个最不起眼的秦国小兵。

战争无常,真情感人。

'黑夫'与'惊'随部队行军至今河南省境内时,二人的军旅生活开始遇到困境,所以在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向住在今湖北省境内的大哥'衷'求助,并写了以上家书。这封家书的原文,经过专家的翻译,大致的意思如下。

'黑夫'在信中向他的母亲问好,然后问候了兄长安好,最后说出了他写这封家书的目的,希望家中能为他们寄些钱,并且让在家的母亲帮他们制作一点夏季穿的衣服,并一起寄过去。'黑夫'非常关心家人的情况,他把家里能问候到的人都提到了一遍,而'黑夫'这次写信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政府给他家授予爵位的公文是否送达。最后,他还告诉大哥,近期他们准备投入一场恶战,也不知会打多久,让家人寄去的钱可以少一点。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与'黑夫'相比,'惊'写的信则比较直白。他先也是向母亲问好,接着说明写信目的是望家里能给寄去五六百左右的钱,布尽量买好一点,还把尺寸多少都写上去了,还把他们把身上钱已经花光的情况也说了,并还强调了一下,如果家里再不寄钱,就会出人命的。到最后还不忘问候一下家中亲人,还特意交代希望大哥照看好家中的新媳妇,同时,让大家放心在前线打仗挺安全的。当然这都是宽慰别人的话,自古打仗从来没有安全的。

从家书的内容上看,写得情真意切,虽然过去已经两千多年,现在读起来,就像在说我们身边当兵的朋友家里的事一样,虽身在沙场,但仍然心系故乡,也从字里行间也看出了在外打拼之人的辛酸苦痛和假装坚强。

至于后来两兄弟是否有收到家人寄去的衣物和钱财,我们不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两人都没有再回到家乡,战死在异乡了。两人的大哥'衷',到临死前都要把木牍带到坟墓,也说明他们三兄弟到死也没有能再见上一面,更说明这三兄弟生死相随的深厚情义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征战沙场,为求功名。

黑夫木牍虽然内容上是一封'家书',但是从中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那些许多鲜为人知的信息。经过仔细分析,从小小的木牍中,至少现代人可以获得几方面的重要讯息。

首先,秦国军队打仗中战士的衣服等物资是需要自带的。黑夫兄弟写家信就是为了让家里人给他们寄衣服和寄钱。这就说明秦国军队在进行覆灭六国的战争时,需要士兵自己准备衣服等物品,而非由军队统一配给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力强盛的秦国,并没有宽裕到为每个战士提供所有物资,对待士兵的福利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好。

其次,平民为了获得官爵可以豁出性命。商鞅变法过后,底层民众想要提高家庭地位和经济收入,必须通过建立战功获取爵位才行,而为了家庭爵位不但可以牺牲个人性命,还需要在战场自备战略物资。而这个黑夫家族的长兄死后能获得独立的墓葬,也许正是因为'黑夫'和'惊'战死沙场带来家庭爵位所换来的。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第三,秦国非常重视邮政业务,具有发达的邮政互通渠道。黑夫木牍的出土,说明'黑夫'与'惊'在河南所写的木牍'家书',被准确的送达到了湖北老家,也说明秦国在战乱期间,存在发达的邮政互通网络,才能确保把信件准确送达。

另外,历史学家称,商鞅变法实施之后,秦国的平民要生存下去,只有两条路,一是去当兵,二是去种地,而想依靠读书出人头地的机会渺茫,但是黑夫木牍的出现也反映了一个事实,秦国平民仍然具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力,否则像黑夫兄弟这样的老百姓又如何能写出这样情深意切的家书呢?

结语:

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黑夫木牍这封经历两千多年的家书,讲述了外出征战的秦国战士遇到的辛酸困苦和对家人的真挚感情,至今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同时,它更是对一段战国末期秦国历史的剪影,独辟蹊径地站在一个平民视角向我们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国情和社会形态。

一封2245年前的家书,历经沧桑重现于世,至今让人潸然泪下

从中我们应该能够看出,身处在战争年代或乱世当中个人的生死命运是多么渺小,而亲人的真挚关心和情感才是抚慰创伤最好的良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目前处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和平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这也使得我们免于遭受战争之苦,也应当更加珍惜和家庭、亲人相处的每一刻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