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睡虎地木椟家书看秦国士兵的精神动力

 求是史坛 2017-09-11


                                 ​彭斌武

云梦睡虎地4号墓出土的两件木牍家书,反映了秦国军人在统一战争中的军需来源、精神支柱和思想感情,为从侧面了解当时的军队状况和云梦社会,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
   
木牍家书的作者是惊和黑夫兄弟二人。他们有弟兄三人,大哥名叫中,在安陆家中,老二名叫惊,老三名叫黑夫,都是现役军人。兄弟三人就有二人服役,可见当时秦国百姓的兵役负担是多么沉重。他们兄弟俩正在前方陈郢(今河南省淮阳)作战。他们给大哥中写信,向家里要钱、要夏衣,只字未提军饷和军衣问题,这说明秦国士兵的军需和费用,主要靠自备。信中反映他们的费用非常困难,曾多次向家里写信要钱,但未收到家里的钱,向战友垣柏借的钱也用光了,再不寄钱来就会饿死啦,急急急!
   
秦国政府不给士兵发粮饷,士兵的经济那么困难,靠什么调动他们奋勇作战的牺牲精神呢?秦国政府自有高招,就是靠激励机制,凡在战场立了功的,政府都要授予爵位。有了爵位就有了相应的待遇,爵位越高,待遇越高。秦军的精神支柱就是立功受爵。惊和黑夫兄弟俩都都在战场上立了战功,立功的证书都已报送秦国中央政府,按照过去的惯例,秦王接到立功证书就会授予爵位,所以兄弟俩都期待着秦王授爵,要求大哥接信后立即回信,告诉他,政府授予了他们什么爵位。
   
惊和黑夫经济不宽裕,养成了精打细算的良好习惯,黑夫在信中叮嘱他哥哥,收到信的时候,请妈妈看看安陆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给我做整套夏衣,和钱一起带过来;要是安陆丝布太贵,那就多送点钱来,我就在淮阳这里买丝布做夏衣。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军队作战是最勇敢的,所以山东六国称秦国是虎狼之国。虎狼之国的战士,给人的想象是杀人不眨眼的凶神恶煞,是没有思想感情、六亲不认的流离鬼。可是从家书的内容看,他们不仅有思想,有感情,人情味十足,而且充满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他们在信中除了问候老人以外,对家人,对所有的亲戚朋友,几乎都点名问到。特别叮嘱惊的新媳妇,要尽力照顾好爸爸妈妈,不要让爸爸妈妈生气;还拜托哥哥中,要照顾教育好未成年的妴(可能是他们的妹妹),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打柴,哥哥一定要把她管好……不要到刚被占领的新地去,新地城里的人大都逃空了,不服从新政府的领导,因此,那里盗贼很多,很危险。还问到姐姐和她刚生的儿子还好吧。
这些问候和关怀,是儒家孝悌伦理观念的充分体现,这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如狼似虎的秦国士兵的另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