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生元灭活益生菌粉:益生菌第三波革命

 知益型男 2020-08-28
  •   益生菌的进展

全球益生菌市场于2020-2024年间,预测将成长到312亿8000万美元的市场规模,年复合成长率预测高达10%。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益生菌产品需求激增,估计2020年将达到850亿人民币市场规模。其实人类食用益生菌已有好一段时间,根据史料早在西元前3000多年前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已懂得制作和饮用酸奶(含益生菌)。西元前200年,古印度、希腊、埃及就已经用乳酸菌制成发酵食品来治疗胃肠疾病,但当时的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俄罗斯籍诺贝尔奖得主Élie Metchnikoff的出现,为「益生菌」定义及鉴定身分,并在1907年提出「补充好的微生物改善肠道菌群以利身体健康」的理论,自此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这些透过外在补充进而促进健康的微生物。

  • 益生菌的兴起─益菌1.0

    1935年世界第一支益生菌产品上市它正是家喻户晓的养乐多,内含该公司独家分离的干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为彰显发明人代田稔的贡献特称为代田菌株,之后更多商用菌株纷纷推出,例如杜邦丹尼斯克的NCFM(1975)、柯汉森的LA5(1979) 、BB12(1984) 、LGG(1990)等,研究指出这些「活菌」定植于肠道中可调节肠道菌丛、改善腹泻或便秘、改善乳糖不耐症、增强免疫、抗过敏等功效,让人们了解补充「活的」的益生菌可维持健康。这些研究的推波助澜之下「第一波」益菌产业正式走起,益生菌升格与维生素、矿物质、OMEGA-3等同地位的营养保健品。

  • 益菌生(益生元)的加盟─益菌2.0 

    科学日益精进,益生菌功能被大量发掘,补充益生菌能增加肠道好菌、对抗坏菌,维持菌丛平衡,已是众所皆知的概念。然而益生菌多半既脆弱又娇贵,无法忍受高温、胃酸、胆碱的迫害,因此常被质疑在肠道中是否仍具有活性。为此科学家们积极地研究,发现难消化性纤维及不被胃酸分解的寡糖,能作为益生菌的食物并刺激益生菌生长,具协同作用(synergism)。在1995年这些能滋养益生菌的物质被正式定义为益菌生(Prebiotics),与益生菌(Probiotics)搭配,此概念称作合生元(Synbiotics),市场上开始出现许多合生元的产品,点燃第二波产业革命。

  • 后生元/类生元灭活益生菌的崛起─益菌3.0 

    继益菌生之后,学界对于能与益生菌共同发挥作用的物质兴趣渐浓,近期研究指出由益生菌衍生的小分子物质「后生元/类生元」(Postbiotics/Biogenics),它包含菌体成分和其代谢物,能与益生菌产生正向的加乘作用,并非作为益生菌的食物而是比肩战友,不仅免定植快速调节生理功能,还能抑制坏菌「让好菌更好」。国际知名肠道及神经科学专家Paul Bertrand教授表示,未来将会进入「后生元/类生元」时代,因细菌代谢物是调控人体肠道健康最直接的物质。过去益生菌的效果因人而异,常因为菌数、菌种、保存条件等左右益生菌的效力。如今益源质经特殊热封处理将菌体的活性成分(胜肽、多糖体、DNA、脂壁酸)完整封存在细胞壁中,并赋予耐高温、耐强酸、耐加工、免冷藏的特性,远比益生菌稳定、应用性更广。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厂商投入相关研究及一般食品的开发,如:日本好侍食品株式会社与吉开教授共同开发的 (L-137) 等,让后生元灭活益生菌成为第三波益菌产业革命的要角,开创「保健食品一般化,一般食品健康化」的新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