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补气,四君子汤之外,补气还有2点要注意

 昵称63384314 2020-08-29

气虚补气,四君子汤之外,补气还有2点要注意。

说到气虚,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感触。但凡感到有点气力不济、精神欠佳时,我们就会想到气虚。而气虚的调理,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自然就要补气了。

而补气的方药里,四君子汤就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方剂,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基本构成。可以熬水服用,也可以用来炖食一些滋补的血肉有情食物。在健脾益气上,四君子汤也一直受到人们的信赖。

但是,也不乏部分人,他们有点“怕”使用四君子汤。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就是他们进食四君子汤之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上火迹象。比如口舌起点小泡、长几个小溃疡、脸上出现点痘痘之类。而停下进食四君子汤之后,这些上火的迹象也就自行消失了。

有一个30岁左右的朋友,曾经不幸患过异常大病,虽然在积极治疗之后慢慢康复了,但体质也逐渐变差。精神很萎靡,人也非常容易疲劳。经常感觉没力气,也没有运动的冲动,隔三差五还会有点小感冒。观察一下,他的舌体略胖,舌淡苔薄白,脉象也比较细缓。

实际上,他一直没有放弃调理。但只要进食一些白术之类的、稍微偏于温性的药食,就肯定会出现上火。于是,便只能消极对待了。

其实,之所以出现补气就上火的现象,就“补气”来说,有两个难点:

1、补气多温:客观点说,补气、尤其是健脾益气,大多偏于温燥之品,如白术之类。而温燥就容易伤及阴津。阴津受损自然就出现阴虚生热。

2、气血同源:中医常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可以说,气血是同源的。只补气不补血,气就没有依托,是一团呆气、死气。郁滞的气机不能随营血及时畅达身体各处,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因此,补气一般最好兼顾补血。

所以,即使是四君子汤这样的补气名方,其实也还是有少许的“瑕疵”。当然,这个瑕疵是针对某些个别现象而言的。

方中的白术苦温、茯苓淡渗、甘草甘温。虽然能健脾益气,但同样有伤阴损津的可能。甘寒的人参也无法“中和”这个问题。

但气虚必然是需要补气的。如何在补气的同时、而不出现伤及阴津的“上火”呢?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试试如下这个方剂,也是简单的四味中药:

黄精、党参、山药、黄芪。等分文火慢煎,武火烧沸后去渣留汁服用。

我们来阐述一下这个方药的思路:

黄精:黄精酸甘而微温,主要就是养肝生血之品;党参:党参也是甘温健脾益肺之药,但性味偏平,补气而且还能补气生血,所以很少上火。山药:山药健脾益气,性味甘平,是一种没有明显寒热偏盛的养生佳品。更是传统的药食两用食物。黄芪:黄芪号称补气之长。它的特点是“补中有升”,也就是能及时把补益的气升提发散到全身,也就比较少上火之虞。

这四味药,可以等分熬水,也可以用来炖食一些肉食。和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的区别在于,这个方剂用山药取代了白术,用黄精取代了茯苓,添加了补气之长的黄芪。

从而以起到补气生血、畅达气机的作用。补益气的不足,却很少会出现上火的迹象。

这也是比较明显的气血双补,也体现了“补阴配阳”的中医思想。相对来说要更稳妥一些。

对于平时自己感觉身体乏力、没有劲、不爱运动的人,或者连说话说多了都会累、声音低微,爱感冒、胸闷心悸,大便有点溏泄而不规律,以及女性产后,大病初愈,等所有的后天失养的“气虚”的人,都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