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坟访古

 黑龙江波涛 2020-08-29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杨坟访古

发源于天目山的南、北、中三路水系在瓶窑合流为东苕溪,流至三合康家山,折而向北。左岸连绵的峰岭自古统称为禺山,山间有禺溪横贯西东汇入苕溪,散布于溪涧两侧的村落就是杨坟。

禺山在古代很出名,历代都有典籍记载禺山之事。《国语》、《史记》、《说文解字》、三国吴韦昭《国语注》、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唐徐坚《初学记》、明陈文煜《吴兴合壁》等都记载了禺山,现代《辞海》进行了综合:“封山禺,封山和山禺山的合称。山禺或作隅、禺。在今浙江德清西南,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所。”禺山记载着禹夏与汪芒数百年的恩怨情仇。大禹治水时,封禺之间的防风氏建立了汪芒国。涂山大会上,防风氏因为迟到而被禹诛杀。禹建夏朝后,汪芒人仍不断反抗,几多血风腥雨。禹的第十二代孙帝廑继位,把兄弟帝禺分封到汪芒旧地。帝禺与防风氏民众和谐相处,死后就地安葬,为纪念他人们把这里的大山称为禺山。这“禺”字一用就是3600多年,现在杨坟人还把村后的小山叫做禺山,把发源于梅堂坞横穿村庄的溪涧叫做禺溪,上杨村与下杨村之间的界桥叫做禺桥。

宋室南渡,武康成了“京畿之邑”,杨坟紧靠东苕溪,水路来往临安既近又方便,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杨坟的得名与名将杨存中有关,南宋嘉泰《吴兴志》记载:“宋杨和王存中奏束力葬其地,厥后遂城墟市,名杨村。”当地人俗称为杨坟。杨存中(1102—1166),本名沂中,为北宋名将杨业第八代孙。从小聪慧机敏过人,力能绝人,志向高远的他豪言“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杨存中一生身经百战,功勋卓越,与岳飞、韩世忠等齐名为“南渡十将”之一。侍卫禁中数十载,以太师致仕,乾道二年病故,追封和王,谥武恭。

杨家与禺山渊源颇深,杨存中为父杨震在禺山的翔凤山建了衣冠冢,其子杨偰后来也葬于禺山的黄山,杨氏三代择墓于此。杨存中在绍兴年间就常年居住于禺山之麓,主持建道观,修佛寺,架桥梁。明代《武康县志》记载:“升元观,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禺山麓,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和王杨存中建,高宗赐御书额。”“资福寺,在翔凤山,唐季古刹也。宋绍兴二十六年和王杨存中重建为功勋院。高宗在驾亲临,改赐显忠崇孝资福寺。” “俞家桥、仪桥、登云桥、潮音桥,俱县南三十五里。上四桥,宋绍兴二十六年和王杨存中建。”如今升玄观、资福寺遗址犹存,永安桥、禺桥、仙桥、响水桥等多座宋代风格的古桥犹在,仍可供我们凭吊怀古思幽。

禺山峰岭相连,溯禺溪而上,真如古人描绘“远山翠隔几重围,行出山前翠渐微。”峡谷深处的计筹、高池诸山,翠竹将整个山头覆盖得严严实实,遮天蔽日,下自成蹊。四季漫步其间,可赏风竹之萧瑟,雨竹之洒脱,雾竹之缥缈,雪竹之高雅。山间有泉、溪、池之清澈甘洌,常年叮咚之声不绝。历代出家修行之僧侣,避世归隐之高士、寻胜探幽之文人对禺山都是青睐有加。

早在春秋末年越大夫计然就修炼于此,《吴兴志》说:越大夫计然尝计筹于此,故名计筹山。三国时吴国计昭将军弃官隐居在此,杨坟一带计姓人家甚多,据说都是计昭后裔。计筹山上有悬崖峭壁称为白云洞。南宋初叶,词人姜夔于此结庐隐居,号白石道人,他在《鹧鸪天》词序中说:“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元代赵孟頫曾在此挥毫刻石“吴兴武康计筹山,越大夫计然隐此成道。后千年,葛仙翁炼丹在此。又千年,当涂杜君道坚,来登白石崖。二仙游侠,为四大域中建万古福地。”计筹山的繁盛热闹,一直延续到明初,刘伯温在《送岳坚入计筹山》中吟咏道:“阳羡先生故将孙,拂衣高蹈入玄门。”

  杨坟尤其是计筹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怀古探幽的好去处,留下很多诗文。如 “凄凉旧事成陈迹,惟有青山枕碧流。”(林德芳《计筹山》); “松花落粉啼子规,山人燕坐春昼迟,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 (黄石翁《幕春计筹山中》);“涧水似鸣千古恨,墓门空锁一庭阴。”(张伯淳《题杨坟》); “书成越绝人何在?梧冷吴宫岁几秋,霸业烟消弹指梦,神仙安事觅封侯”(吴康侯《秋日计筹山怀古》);“兴亡稻蟹偶然事,高兴莼鲈达者徒,独惜谋臣从古少,不营贩牧即屠沽。”(陈斌《计筹山览古》)。

杨坟访古本应从东苕溪边的杨坟渡口开始。清康熙年间武康诗人潘汝奇曾写有《舟泊杨坟渡》,其中有:“最是天涯孤客意,白云长傍渡头飞”的诗句,读之令人浮想联翩,怅然若失。但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古亭埠头早已湮灭无迹,只剩下荒草漫道了。我们只能从下杨的永安桥开始了,在杨坟你可以找到9座古桥,大多具有鲜明宋元风格。

永安桥是一座已经升格为国宝的南宋武康石拱桥,桥拱弧度优美舒展,妙曼的身姿与《清明上河图》里虹桥如出一辙。因人烟稠密杨坟现在已分成上杨、下杨,界桥禺桥也是一座南宋风格的双孔石梁桥,村里人呼作双简桥。据村里老人回忆,以前桥边河埠的石阶就有十八档,桥下能通过风蓬船。禺桥桥面武康石梁很厚且宽达5米多,可通大型卡车,令人叹服。过禺桥往北可抵禺山脚下,如今依旧青翠如洗,除了不时传来的鸡犬之声外,一切恬静安宁,仿佛太古之初。竹林里的禺山公墓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义冢,非常少见。沿着禺溪行走在上杨村中,可顺道去看看陈家弄26号,这是一处典型的三间两搭厢的传统民居。上杨村的西口还有有一座双孔石梁桥——观音桥,桥墩用条石错缝叠砌而成,南侧一端成尖头分水状,造型独特。

过观音桥前面翔凤山山脚下就是资福寺遗址,这座始建于唐代的江南名刹毁于四十年代日本人之手,现正在热火朝天地重建中。出资福寺前行,路旁溪涧上有石桥隐于杂树间,桥身为青藤野草所遮蔽,拨开藤蔓,桥名“望仙”。枯水季节,还可走至桥下观察,桥拱高敞,桥拱的中央镶嵌着雕凿精美的龙形图案。有人考证说这就是杨存中所建的潮音桥,现桥重建于乾隆年间。

望仙桥前面有一个小自然村名唤亭子头,行至此处杨坟的精彩才开始。亭子头往北过吉家桥的右侧有大片开阔地就是太师坟(吉家桥与清代地图上标注的计家桥估计为同一座桥,在当地话里两者的发音极为相近),据说杨存中的墓葬地就在这里,太师坟涵盖的范围很大,北面是三座山峰,中间的略小,左右两座略高,形似元宝。太师坟西侧是上计筹山的古道,现如今却是人迹罕至。爬至半山腰处,道旁有仙人碑,也就是子昂碑,字迹虽已模糊但尚可辨认。仙人碑再上行还是仙人对弈的棋盘石,而白云洞为杂木藤蔓所覆盖,如今已难见其真容了。亭子头往南沿杨福山脚至唐家山下的山坞,可探寻广花寺遗址,在众多的遗迹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东西白塔,采用太湖石砌筑而成,为方形单层塔,塔四壁刻有高浮雕龙、金刚力士等图案,非常精美。

亭子头往西还保存着一段古道,中间青石板,两边鹅卵石,古道中间隐藏着一座古桥——村里唤作娘娘桥,与古道完全融为一体。古道的尽头道旁有两棵高大的榉树,仿佛是古代的两个门神,往里走就是昔日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清静福地升玄观。首先是横跨禺溪的“仙桥”,拱桥与驳岸连成一体,桥西有台阶可下到桥底,曾是乡人夏日劳作之余纳凉的好去处。穿过一片茂密的修竹林,便远远望见了升玄观还有观前的石池。池上有一顶小巧玲珑的石拱桥,桥顶凿刻有石棋盘。整个升玄观为翠竹环绕,优雅得很。

出升玄观继续往山里走,道旁可见尼平庵硕大的武康石牌坊石柱,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关尼平庵的记载,同样没有记载还有前面的响水桥,据说不管天旱水洪,水满水浅,水总是响的。我曾去桥下探寻,武康石材的石梁与驳岸连成一体,气度非凡,与仙桥、娘娘桥、计家桥相仿,都是典型的宋元遗风。

响水桥再往里,越发显得幽静和幽深,去往高池山顶的山路两边杂木丛生,弯弯兜兜仿佛没有尽头。山顶的太素宫遗址只有数间泥夯的平房,深藏在竹林深处,遗址两边古道旁是斗大石刻大字“龙”和“虎”。去太素宫正是早秋,竹林里绯红的曼珠沙华正盛开,四周一片安静,有恍如隔世之感,我突然理解了当年的道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偏僻的山顶修行。

   曾经的杨坟繁华一时,市井嘈杂,甚至那些山坳里的庙观也曾是人来客往的热闹景象,然而一朝梦醒,都已颓废败落。当我们抛开尘世俗务的纠缠,来到这人稀景幽的山谷怀古探幽,极目远眺,蓝天白云,山峦绵延,一阵阵清凉爽冽的山风打在脸庞,览景生情而触动的心情,似乎都包含在古人“穹碑短碣摩挲久,旧草寒烟感慨深”诗句中了。

而我刚离开杨坟就有了“杖藜何日重登临”的冲动。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国宝南宋石拱桥——永安桥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南宋双筒桥——禺桥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禺山与禺山脚下的禺山公墓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上杨村陈家弄三间两搭厢的民居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上杨村西口的观音桥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正在重建的资福寺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望仙桥下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吉家桥,估计就是计家桥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太师坟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上计筹山的古道与子昂碑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广花寺白塔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娘娘桥与古道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榉树山门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升玄观前仙桥下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升玄观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升玄观边的民居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尼平庵牌坊石柱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响水桥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高池山顶太素宫遗址及龙虎石刻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村南梅山上俯瞰杨坟村与禺山山谷

乡土记忆:杨坟访古

(2013年9月18日湖州日报1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