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按照固定模式生活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

 谢耳朵馆长 2020-08-29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诗意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多样性、文学性、趣味性、生动性、有美感、充满生命未知的新鲜感、心无所限、灵活适应外界的变化。
在适应过程中反作用力于外界环境,并将外界按照自己的意识做了转化与改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珍贵的、罕有的“创造力”。
可以说,基于个性与灵魂的“创造力”,是造物主对“人”这个统治地球的灵长类的特殊偏爱——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保留和不断进化,人类才能通过漫长的历史更迭,逐渐拥有了改变世界,改造自然的能力,并创造出辉煌的人类文明。

一个真正的人,不仅是社会性动物,更是具有灵性的高级动物。保有自己的个性与灵魂,是做一个真正的、具有创造力的人的绝对前提。
一个真正的人,不会只有一种生活模式。
而一个只有固定生活模式的人,是一个从内到外都坍塌了的人:除了眼前唯一固定的生活模式之外,他已经失去了生命其他的可能性,活成了一种固定的符号与状态。
这虽然没什么不好,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长期活在固定行为和生活模式里,其思维也会随之固化、僵硬,学习和思维能力都会大面积萎缩和蜕化。

固定生活模式的背后是已日渐固化的思维

生活从来没有固定模式,被固定下来的只是一个人的心和行为。一个按照固定模式生活的人,很可能是一个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
这样的人无论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会呈现如下特征:
  1. 极端回避挑战
  2. 厌恶和痛恨生活工作发生任何变化
  3. 总是关注被限制的、被禁止的一面
  4. 在改变现状上不仅自己无能为力还阻碍他人
  5. 执拗地坚持自己的观念、拒绝接受批评意见
  6. 总是待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
  7. 经常宣扬努力奋斗都是无用功
  8. 认为只要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就再也不用学习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仅拒绝固定的生活模式,更不断试错和迎接挑战;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行动上,都跟固定模式下生活的人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特征:
  • 热烈欢迎挑战
  • 积极拥抱变化
  • 总是关注未被禁止和限制的一面
  • 在改变现状上想尽办法,努力尝试
  • 认真对待反对意见,并根据反馈不断学习新知识
  • 总是激情澎湃的去探索新事物、开创新领域
  • 哪怕是失败了也觉得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 认为无论任何环境和时间,学习都是必须坚持下去的事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着如此大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是理所当然的。而实际上,这两种思维是人人都会有的。
只不过,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领域时,他会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往往是同时并存且各行其道的。

固定式思维的思考逻辑

现实中,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都会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这是人之常情。因为情绪是人的心理上一种自我防护的方式,没有必要就认为自己胆小怯懦。
但是固定型思维会任由这样的心理无限放大,并越陷越深,直到人被眼前的困难完全击垮。
而成长型思维则不时地跳出来看一看,思考自己的处境,看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倾听自己脑海当中的那个声音说了些什么,体察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成长型思维的人此刻这样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接纳、自我觉察的过程。
因此,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喜欢安逸、不变、一手可控的生活和行为。
因为这让他放松的处在自己十分熟悉的环境和氛围内,越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这种安稳的生活规律,人的内心就越会感觉到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很强,而自我满足感也由此得到提升。

往深了说,固化在一个模式里,能让人轻易就实现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 need)”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但是一旦事情发生改变,情况失去控制,固定型思维的人就会感到极度恐慌,因为事实发展到了他的能力所不及且不擅长的层面——人们通常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更容易表现出“固定型思维”。
这就是固定模式生活的所有心理根源。
正是在不擅长领域里的恐慌,让固定式思维的人有极大极广的机会,去深度怀疑自己改变现实的能力,并就此做出“我不行”、“我不能”、“我做不到”的自我判断,并就此裹足不前,陷入恶性循环。

固定式思维的人,怎样改变自己

我们在前面说过,人人都有固定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当面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困难时,各自的表现会有所不同。
一个真正的人,通常会觉知到自己本身具备的固定思维模式,并会以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和化解。
也因此他的眼界会很开阔,能从各种角度去看问题,并擅长从内心感受出发,体会到身边一切事与人的状态,并敏锐的捕捉到他们状态的改变。
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认可的“健康心理”: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既然人同时具有两种思维模式,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固化思维模式呢?我们应该试着这样做:
1.积极的自我觉察
当心理上出现恐惧、担忧、退缩等状态时,要跳出事件本身来看待自己的心理状况。
需要清晰地分析出自己的担忧害怕恐惧,是基于事实本身的灾难程度,还是只是自己长期以来心理上的一种习惯性自我约束和对自己的不认同、不自信。
将内心的意念分层分级处理,就是瓦解固化思维本身。

2.以成长型思维方式看问题
既然人同时存在两种思维模式,那么一个人为什么只担心恐惧,而不从乐观积极的一面看待事情呢?
当一个人被固定思维束缚时,他往往只剩下一种视角一个层面,完全看不见其他的可能性。
因此,当我们一旦觉察到自己在用固化思维想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刹车,转换思维角度和方向,去发现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遇见事情时,要积极以成长型思维与内在的自我展开对话。

3.记住自己的亮点时刻
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思维固化的人也有将事情做得完美漂亮的时刻。
如果想要阻止自己形成固化思维模式,就一定要记住和辨明这些亮点时刻——因为记住亮点时刻,也就是提醒自己重复成功模式,巩固成功习惯。
而这一方式带来的效果,可比其他两种方式来得容易些。
人同时具有固定式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式思维让人的生活单一、有规律、有节制,但同时也剪除了人作为一种高等生物的创造性和丰富多样性,同时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萎缩和蜕化。
因此,真正的人,要学在会感性和理性面同时存在,适时的切换思维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环境,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表现。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