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南叶氏,根植于历史深处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叶氏发源地之:黄南

据考证,黄南不但是龙泉叶氏的发源地,还是温州、庆元、云和、景宁以及福建松溪、浦城等地叶氏的发源地,有诗曰:“跨越时空穷浙闽,寻宗问族到黄南”,黄南成了龙庆松浦温叶氏后裔们祭拜祖先功德的圣地。

  一个村庄同时拥有三大古建筑,在我市境内是绝无仅有的——它就是黄南村。这三大古建筑就是始建于唐代的龙泉名刹——植碧殿,建于宋代的千年祠堂——叶氏宗祠,建于明代的江南名桥——古溪廊桥。古朴精美的地标式建筑,让黄南村直入历史纵深。

        村庄,从千年深处走来

黄南离市区南约34公里,地处北纬27°90′,东经119°10′,县道查(田)供(村岙)公路通村而过。小梅溪自南,青溪至西南而来,汇于黄南村,再向北汇入龙泉溪,是一个山环水绕、平坦秀美的村庄。

黄南村在1951年划归三溪乡第一、二行政村, 1961年改称黄南大队,1984年5月改为行政村。先后属三溪、青溪乡,撤扩并后划归小梅镇管辖。有人口1206人,342户,12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268亩,毛竹林1561亩。素有“龙泉南乡粮仓”之美誉,常言“黄南熟,南乡足”。

       黄南旧称黄楠,一说黄姓始居,产楠竹(毛竹)得名;一说村边有黄楠岭得名,《县志》称二都黄楠,约在唐代建村。

      还有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黄南是一个大集镇,全村人都姓黄(说方园三里的野外还有以前的屋基),有一千多户人家,黄南村叫黄南府。后来出了一件人命案,致黄南村毁灭。

      相传,古时黄南每年清明节都举行祭拜活动,且要请回家族中最高官回来过清明。当时村里的最高官是总兵,有一年清明节,族人把总兵请了回来共同祭祖。清明节这天,族人做了丰盛的晚餐,馋得孩子们直喊着要吃,总兵见状就叫孩子们先吃。有几个族人因地里干活回来迟了,见有人先吃了起来,很不高兴地说:“干活的没吃饭,在家玩的倒先吃起来了!谁许的?”族长忙解释:“总兵见孩子们哭叫着要吃,就让他们先吃了。”几个人一听火冒三丈,不管什么总兵不总兵的,背起一把耙拿(一种松土的农具),见到总兵,对着他的脑袋就铲了下去,当场把他铲死。当时,是一人犯罪满门抄斩。朝庭得知总兵被害,即派兵将来捉拿凶手,还要把黄南的扫帚也过三刀。于时,黄家人被杀的杀,逃的逃,诺大一个黄南府,因此变成空壳。仅有一户黄家人,因改了姓才逃过一劫。据传,幸存下来的这户黄家人至今还保留着一幅总兵头上铲着一把耙拿的画。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也说明黄南村历史久远。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叶王,两姓人本是一家亲

        后来,一个姓王的老人,带着妻儿挑着担子,来到了这里,见此土地平坦、肥沃,就定居了下来,然后繁衍生息。村里的王姓人说,他们的始祖是从山西太原迁来的,属山西太原郡。

村里除了日渐兴旺起来的王姓,更有叶氏为村里的名门望族。

       叶姓是从河南南阳迁徙过来的。《叶氏宗谱》记载:“南阳叶氏,广荫四方,训公始祖,黄南开创。”这个黄南村开创始祖就是河南南阳郡叶氏始祖诸梁公的五十四世孙叶仁训。族谱中说仁训公在“宋天圣间(1023年)因观地理,自松阳寓龙泉大黄南,见其山水之秀,风景之美,因而家焉,遂成巨族,是为肇基之始祖。”仁训公信奉“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教育子孙,重耕重教,成为俗尚,使黄南耕读文化积淀至深。

       关于叶王两家终成一家,有这样一个传说:过去叶氏有一女嫁到王家,生了个外甥非常聪明,13岁时因替叶氏娘舅打官司,累得断了气。因为当时王家人脉稀疏,这孩子便成了王家的独苗,孩子没了,叶家经不住姑姑的折腾,就把叶家的长子过继给了王家,因此,有“叶氏宗谱无长子”之说。而王氏的后代也就成了叶氏的后代,村里的王家与叶家人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老话,说“王叶不做亲,馒头有得分;王叶做了亲,馒头没得分”,就是告戒王叶两家人不能联姻,因为王叶此后为同一血脉。

       据考证,黄南不但是龙泉叶氏的发源地,还是温州、庆元、云和、景宁以及福建松溪、浦城等地叶氏的发源地,有诗曰:“跨越时空穷浙闽,寻宗问族到黄南”,黄南成了龙庆松浦温叶氏后裔们祭拜祖先功德的圣地。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宗祠,为子孙报本追源

        国有庙为圣贤褒忠表节,家有祠为子孙报本追源。

  黄南过去有王氏与叶氏两大祠堂。王氏宗祠在古溪桥的南面约两百来米处,四十多年前尚见残垣断墙,但现已湮没在岁月中成了一片菜园子。

       而黄南作为龙泉叶姓起源地,叶氏后裔奠祖的家庙——叶氏宗祠,则已屹立千年不倒。据宗谱记载,叶氏宗祠建自宋代,至清光绪庚子年重建,系黄南村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地名叫“八宝书院”的田块边上。据村民讲,过去那里除了书院,还是当时的商业区。

叶氏宗祠占地面积五亩,三进五植38间房,墙头是一段段土黄色的马头墙。祠堂四周有土夯围墙围着,大门入口处的石门额勒上书“叶氏宗祠”四字,左右对联一幅:“秋霜春露思先泽,云蔚霞蒸启后人”。大门进去是一条长五、六十多米的长廊直通祠堂。

       堂内有下堂、中堂两进,厢房分置左右,厅大房小、厅明房暗,厅堂和天井连在一起。因历经千年风雨,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已是经明清两代修缮,但依然透视着这座千年古祠往日的气派和雄伟。

祠堂上有匾,柱上有联,上堂供奉祖宗牌位。联匾都有来历,其笔墨苍劲,意境深远。现宗祠内仍保存一幅出自清道光年间绘制的《百名叶氏先贤图》及一册《叶氏宗谱》原件,十分珍贵。从祠堂可以看出,当年叶氏旺族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

        过去的叶氏宗祠还拥有清明田近百亩,是用于祭祖的。分成馒头丘、猪丘、羊丘、厨子丘、上横丘、下横丘、洗碗丘、茶盘丘、书生丘等等,轮到谁家清明时做馒头,那馒头丘就给谁家种,其他的顾名思义也是这个意思。也有奖励性质的,如谁家出了贡生,就把书生丘奖励给谁家等。而这些田地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与叶氏宗祠几丈相隔的地方,当年还有个八保书院,乃叶家子弟读私塾求功名之场所,书院里曾悬挂着仁训公第八代孙水心先生——叶适为纪念叶俭(东晋括苍太守、松阳叶氏始祖)、叶法善(唐护国天师、正一品越国公、叶俭11世孙)、叶梦得(宋徽宗朝何执中荐其为相,后隐居湖州石林谷,世称石林先生,系叶俭25世孙、仁训公4世侄孙)三位叶氏英贤而创作的《三贤诗》:

      胜游今不复,故宅尚依然。

      仍传石林笔,更赋雪堂禅。

      旧宅无偏政,新祠共一魇。

      高风骇流俗,千古说三贤。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叶适,永嘉学派集大成者

  叶适,我国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是黄南始祖仁训公的第八代孙(又称文定公、水心先生)。据叶氏宗谱记载:叶适(公元1150—1223),字正则,出生于瑞安,晚年定居永嘉城外(今温州)水心村著书讲学,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举进士第二,历仕京外,曾官至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太常博士、宝文阁学士等。叶适虽出生于瑞安,但他自称龙泉人,在他的文章后也常署名龙泉叶适。仁训公信奉的“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教育子孙,重耕重教的俗尚,在叶适身上得到了延续。

      叶适通古今(当时)之变,成一家之言,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政治、哲学、学术思想、经济、伦理、文学等诸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通商惠工,扶持商贾;他一反传统儒家非功利化,重义轻利的思想主流,大胆提出了“义利并重,推崇理财,重视工商业,反对抑制兼并以及为富人辩护”的功利主义经济思想,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创立的市场经济理论事功学说,与朱熹、陆九渊鼎立为宋代三大学派,被誉为温州模式和温州精神的源头活水,是我们龙泉的一笔巨大文化财富,也是黄南叶氏族人的一面旗帜。著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廊桥,遮风挡雨渡行人

  黄南古溪桥,村里人又称花桥,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它的功能来说,也叫廊桥、屋桥,风雨桥,是桥面上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

       古溪桥初建于明代,清道光元年(1821)由乡绅王某董领再建,后圯,于道光十八年(1838)由沈一鲲、叶彭炎倡捐重建。木石结构,长29.3米,宽5.6米,有廊屋9间,中心间主屋呈楼阁状,上覆斗八藻井,藻井雕琢及绘画极为精细,中间设神龛,放观音菩萨牌位。两侧为轩廊,桥廊建筑为重檐结构,局部为三重檐;中部重檐歇山,高低错落,起伏有致;东西两端上下行台阶各有21级、8米;桥北端石阶回转处筑短垣,上尚留古人之诗画;桥屋两端,飞檐翘角。

        这座石拱木廊桥,历经风雨而保存至今,与它的设计和结构分不开,其构造十分科学。一是底下的石拱架用数十块条石呈椭圆形对拱而成,巧妙利用了力学原理,牢固异常;二是桥两端4根将军柱,从石拱架直通到廊屋顶部,使廊屋重心下移至底,稳住了重心;三是桥面板设计独具匠心,桥面是小石子铺就成各种形状的花纹,鹅卵石和长石条,具有通风、散气、防腐之功效;特别是整座廊桥的设计既考虑功能的完备,又兼顾外观造型之美感,那四根将军柱上的马腿雕刻更为精致,其科学、艺术价值极高。

         以金钱状鹅卵石铺设桥面,金元宝状条石镶嵌桥面中央,象征着过桥人祈求财源广进的美好愿望,是不可多见的造型非常别致的单孔石拱廊桥。据了解,石拱廊桥与木拱廊桥是中国传统木石结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在世界桥梁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能保存下来的为数很少,人们称为“活化石”。回顾当年黄南先民山上伐巨木,采巨石,水边造廊桥,运用严谨的工艺和不凡的智慧,造就了这样一座飞跨两岸的无柱单孔精致的石拱木廊桥,是一种怎样的伟大!

      古溪廊桥集路、水、屋、桥于一体,横跨古溪,静卧于村中央与临大溪的田野菜园间,为古时黄南村民跨越古溪及通往梅溪对岸长桥头村的必经之地。据悉,过去在就在古溪桥外侧还有一座长桥,从黄南村横跨大溪通往对面的长桥头村,可惜后被洪水冲毁,而长桥头的地名也因了这座桥而留了下来。

在古溪桥下,原有一条古溪,当时水流清清,从村头流向村尾。而沿着古溪,有三座依次而建的水碓,分别为王家碓、叶家碓、沈家碓,为当时村民臼米的工具。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古殿:水带山屏荫万年

  千年古刹植碧殿,位于黄南村北侧村口处,也叫水口,在查田至供村岙公路一侧,是龙泉南乡的一大景观。它坐东朝西,傍山依水,气势恢宏,古人有诗曰:“唐柏宋桂传千古,水带山屏荫万年”,就是对这座“汉碧通灵”植碧殿最形象的注解。

  “助雨露风霜调和五气,与山川社稷保障四方”。作为黄南周边乃至浙闽赣三省善男信女祈福纳祥的场所,千余年来,一直是四方民众争相朝拜的宗教旅游圣地,香火延绵至今不衰,名扬三省。

       据《龙泉县志》乾隆27年(1762)记载:“植碧殿在南乡二都黄南庄,自唐创建历代修茸,使之初具规模。”据考证,植碧殿始建于公元905年,至今已达1100多个春秋。自唐代到清代历朝均聚积和留下了一批珍贵文物,如唐柏、宋桂、石狮、元盒、明鼎、铜香炉,以及清乾隆御笔“鉴古”匾额与道光石碑等等。遗憾的是,辉煌的古殿在“文革”十年动乱“扫四旧”中惨遭捣毁,所有旧建筑几经劫难,荡然无存,石狮多年前也被盗走。“古鉴”御笔横扁在“破四旧”时期,幸得该村罗公望老人保存得以完好归殿。

       1984年秋,黄南村民自发修复历史古迹植碧殿,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在1990年使古殿以雄伟的姿态,重新屹立在原有的废墟上,并相继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观音堂和五层钟鼓楼,以及石印亭等4座凉亭。阁内钟鼓相闻,诗曰:“钟鸣四海传吉泰,鼓震五洲报升平。”可惜大帝殿又于2000年因火烧毁。“兴废总关情”,不屈不挠的黄南人,又以最快的速度,于当年重新修复。

        在古殿及周围还流传着大帝拜年、殿前靴印、朱柏花先生斗法、双龙潭、石印亭、松舟岭、龙吐舌、鲍家庄、独山墩等许多民间传说,为这个古老的村庄更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黄南山川灵秀,其古村老屋,还有王家大屋、沈家大屋、丁家仓窿等。这些老屋上下回护,左右包藏,其户牖之美,雕梁画栋,殊为别致,透射出村庄的一种古朴之灵气。可惜,如今这些老屋已历经风雨的侵食,有的飘摇欲倒,有的已被拆重建。

弘扬家族文化
传承国学精华
 
习俗,传承着千年文明

  

   黄南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及文化习俗。历史上节气习俗有农历正月有舞狮舞龙舞花灯、闹元宵等,二月二炒黄果、清明祭祖做清明果、四月八做乌饭、立夏羹、端午包粽子、六月六晒被服、七月半烧纸钱,八月中秋拉缆、十月十五做麻糍、白露扫路、重阳老人聚会等盛行。有传统手工艺有做草鞋、打草席、制棕衣、箍桶、做木、裁缝等等。过去,还有谁家有喜事就扮“跳”,在全村游街,以示庆贺,可惜如今很多习俗都已失传了。黄南还有一位高寿老人叫王木章,104岁,跨过2015年春节的门槛,在看了大年初一的晨光后驾鹤西去。



温馨提示:长按或扫描上图中的二维码进入。
弘扬叶氏文化·展示叶氏风采·传承国学精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