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殖的成功,重在水质调节

 新用户5488A7GH 2020-08-30


养殖的成功,重在水质调节


这次我们应新疆客户做一调水方案,活是接下来了,可拖了好久都没有写,一是最近忙,二是真的想把它写好,多总结一些成功案例。总结得越多,我发现其实成功的案例都一样,而不成功的因素却有千万条,就像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一样。

拿离我老家最近的林总的鱼塘来说吧,别人家的鱼塘还在缺氧浮头时,他已经在投饲料了;内江卿总的鱼塘也是,我就经常看到他发在朋友圈的喂鱼视频,天还是刚蒙蒙亮。就我来说,早已习惯早起,基本都是每天五点半到六点就已起床,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一早被电话叫醒,就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时一发朋友圈,发现我们好多客户都已在池塘边开始投料喂鱼了,特别是最近的阴雨连绵,好多养殖户的池塘都会遇到早上缺氧的问题,能一天亮就把饲料喂下去,那说明水质是真调好了。

对于产品,我们老爱写鱼康的芽孢原粉原粉与酵素,还有干酪乳杆菌,并且还一直把它放在公众号的文章开头与末尾,其实就是因为那真是有效,而且价格不贵,一亩才两元钱左右。现在我们又推出了鱼康肠,也是微生物,在养殖中,多用微生物制剂,绝对是没有错的。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将来,抗生素可能不会在水产养殖上使用,杀虫剂可能被淘汰,消毒剂也有可能被淘汰,但有两样不会被淘汰,那就是微生物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展望未来,我们吃的猪肉、牛肉,都将可能是通过微生物制剂生产,就现在来说,丝绸都已经可以通微生物的作用而生产出来,替代蚕丝。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微生物方面的发现,生产出更多的衍生产品。

就目前来看,水产养殖中,通过微生物制剂与免疫调节剂,确确实实做到了有效的预防鱼病的,水质调好了,底部有机质减少,寄生虫的发病概率也是大幅减少。关于如何调水,文章我们写了不少,关键还是要理解其中的原理,坚持去使用,化繁为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科学化,长期坚持,就一定有效!

1
发病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其实就是密度的增加与水体自净能力之间的矛盾。鱼类在自然状态下,密度很低,是很少发病的。随着密度的增加,鱼的排泄物增加,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为的投入微生物制剂,如鱼康的芽孢原粉、酵素、干酪乳杆菌等,影响养殖水体的几个主要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就有可能出现升高。

当超出鱼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发病。过去,在水库与河道建的网箱,之所以能一个网箱就能生产出上万斤的鱼,是池塘产量的十倍以上,关键就在于鱼排泄出的粪便,经过网箱外围的水体净化了,假如在限定面积的范围内大量建设网箱,一旦超出这个水域所能承载的最大自净能力,那网箱内的鱼照样会中毒死亡。

例如在2006年的4月26日,成都的龙泉湖就发生了大面积的死鱼。同样的道理,流水池能高产,解决的也是鱼排泄问题,像这几年推行的高位池、内循环,也都是在收集处理鱼的排泄物上作文章,假如测了水质亚硝酸盐高、氨氮高,而溶氧不高,那这样的工厂化养殖,是很难达到高投入与高回报的,更多的可能是高投入,低回报,甚至亏本。(待续)

(交流微信电话18615755488)

  每天晚九点我在抖音直播9816416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