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年中职班主任成长史:四季为师,无愧于心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8-30

好教师教师节征文活动#36位教师的不同人生##我的老师也是好教师#正在火热进行中,我们面向广大粉丝,征集高质量的正能量积极的教师人物成长类、好教师人物事迹类稿件。详情请点击文末超链接了解。



我是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不知不觉已经二十年。从当初的激情似火,到热情渐退,再到给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位,让我深深体会到:

一届一届的亲如朋友,宛若家人的学生用他们的一言一行,用他们的是是非非,用他们在与你交往中的点点滴滴告诉我。

师德就是真诚相待,公平视之,用爱心、细心、耐心拉近距离,指引方向,召唤迷途的羔羊,唤醒沉睡的幼芽。

初为人师,踌躇满志(1996-2006)

1996年的夏天热情扬溢,让人留恋,此时的我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幸运的赶上了包分配的末班车,顺其自然的当了一名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

初登讲台的我,面红耳赤、故作镇静,当时的尴尬历历在目,毕竟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刚刚适应了教师的角色,第二学期便当了班主任。

一开始努力做学生的朋友,后来全力当一名严师,想尽各种办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总是屡试屡败,经常要跑到老班主任那里讨教。

于是,每天都在班级琐事中开始,与学生的冲突中结束。每每回到家中,总会长出一口气:今天终于结束了。

即便这样,也不知当时自己哪儿来那么多劲儿,每天清晨走进校园,心情依然非常好,活力四射,时刻准备着在新的一天与这群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学生斗智斗勇。

十年,在人生的岁月里,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时光。它让我明白: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

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现在我的,已经记不起当时的点点滴滴,唯有这张照片让我想起那如烟的往事,那如诗的岁月,不由的感叹:年轻真好!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2007-2010)

我喜欢秋天,它代表着成熟与收获。2007年的秋天显得分外干净,也就是在这一年,我迎来了微机39班。

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我充满了自信,我相信我能带好这个班,事实证明,我做的确实不错。

这群学生,极有个性,充满自信,像极了我。我把“拼三个春夏秋冬,博一个青春无悔”作为班训,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激励感化他们。

三年后的高考,我的学生不负重望,三人上本科线,这是学校自2005年以来无本科上线的突破,后来一直被作为典型教学案例。

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让人省心。其中就有一个叫李福友的男生,让人很是头疼。他是个孤儿,缺吃少穿,与70岁的大伯相依为命。

孩子是好孩子,就是行为习惯差,且上网成瘾。每次开学,他大伯都会颤微微的把手帕里包着的学费交给我,然后无奈的跟我说,学费不够能不能缓交。

我也总是真诚的告诉他,让他放心,有我在,决不会让孩子失学。面对福友真是既恨又疼,恨他不争气,疼他没爹没妈。怎么办?做严父慈母。

学习上严格监督,生活上关心指导。每次放假,我都会做一些好吃的让他带回家和大伯改善一下生活。

寒来暑往,福友在三年后考上了保定软件学院,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也了却了一桩心事。

三年的辛勤耕耘,我和我的班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我坚信:教育的爱,能温暖人的心灵;教育的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

历经挫折,职业倦怠(2011-2013)

转眼到了2011年秋天,这是我当班主任的第13个年头。此时的我俨然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自认为已经褪去了青涩,沉淀了成熟。

当又一次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年轻面孔时,我突然感觉心中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因为我知道今天的舞台上将会上演昨天单调的故事。

这届学生中有个女生叫小硕,是我高中同学的女儿。聪明、开朗,尤其是有一副好嗓子。

一次上课,我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喜欢的歌手。小硕说,她喜欢SHE。我一头雾水,SHE是谁?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我:老师竟然不知道SHE?!

此时的我突然有一种挫败感,这几年我一直沉浸在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中,固步自封,不知不觉已经落伍。

我开始不太了解自己的学生:他们喜欢的、讨厌的以及追求的。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来自学生的压力。于是,我开始恶补。

2012年元旦后,小硕没有按时返校,和同学去KTV唱歌,结果被别人欺辱,没想到那一天竟是她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天。

此后,我多次家访,希望她能回来上学,她总是眨着充满忧郁的大眼睛对我说:老师,我不想面对。为此我自责了很长时间,如果我能严格要求学生按时返校,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2012年注定是多事之秋,这一年的阳春三月,应该很温暖的日子,却发生了让人遗憾的事情。班中几个男生参与打架,受到学校严肃处理,虽然没有被开除,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退学。

他们最后一次到办公室找我时,眼中充满了无奈与不舍。我当时伤心极了,看到他们退学,我觉得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恨他们不听话,也恨自己对他们了解太少。

如果平时与他们多沟通,即使不能阻止事件的发生,但总能让事情不发展到最坏。我再次感到:我不会当班主任了,好多事情都处理不好。不知是时代变了,还是我在原地踏步。

接下来的日子很难熬,很痛苦。我害怕走进教室,害怕面对我的学生,表面的平淡,难掩内心对工作的抵触。我想逃离这个我必须面对、躲不掉的环境。

这一年的冬天,真的很冷。

也许是老天爷同情我,给了我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到南昌国培三个月。

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南去的火车,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我离开了我的学生,无情的把他们推给了其他的老师。

再次回到学校,已是2012年秋。恰好学校有支教名额,我再次选择逃离,到山村支教一年。也正是这一年,彻底改变了我,让我找回了自信,重新燃起了当班主任的激情。

转变观念,再燃激情(2014-今)

山村小学宁静安详,春天的校园生机盎然。

每天骑车25公里到学校,一点儿都不觉得累。从那时起,我选择忘记一些东西,把它埋在内心的最深处,不敢去触碰。

第一次当小学老师,真有点儿不适应。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不着边际的问题,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的态度,让我特别感动。

我任教的是三年级,其中有一个小男孩,正是他让我开始反思,让我有勇气揭开自己的伤疤。

他不会写拼音,听他的妈妈说:由于调皮捣蛋,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被罚站,落下了很多课。

到了三年级就显得很吃力。每次看他的作业错成一片时,就忍不住狠狠的训他。

突然有一次,我看到他眼里噙着泪水无助的看着我,我的心一颤,这个眼神多么熟悉,像福友的大伯,像小硕,像那个几男生。

我想到了我所逃离的学生,他们青春年少,个性张扬,不服管教,有错吗?没有,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犯过错?

错就错在他们的某些过激行为没有被正确引导。浮躁的社会导致教育者的浮躁,很多教师没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遇到问题就是一味的训斥,动不动就给他们贴上不听话、不争气、坏学生的标签。

不被理解、不被重视,自尊心无情的被伤害,最终导致他们总是用抵触的情绪面对生活。

我难道不是这样一位无情的老师吗?我不敢面对的不是我的学生,而是我自己。不想改变的也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老师。

当政教主任问我能否再当班主任时,我欣然接受,这多少让他有些惊讶。

只有我自己知道,经历了这么多,真的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关心、影响这些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

前几天听到了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这段话再次提醒我们:老师,应该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教育。

我现在任教的班级马上就要毕业了,三年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像朋友更像家人。想到要分离,心中有太多的不舍与牵挂。

三年的职中生活,让这群不谙世事的中学生,变成了充满自信,有理想的年轻人,我为他们骄傲,也为自己再一次重拾自信而欣慰。

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如水而逝,我过着平淡的生活,却拥有一个不平凡的工作。此时,我真的很想套用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的一段话: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当班主任的乐趣!

作者简介:

孔艳丽,女,46岁,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大学,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在保定市徐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任教。发表论文13篇,主持了国家级、省级课题4个,多次参加省市优质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并获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大赛并获奖。被评为河北省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保定市骨干教师、徐水区优秀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