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坛春秋】让学生沐浴在人性光照的温情里——王立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新视角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0-09-09

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是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你的手里“枯死”,而是让他们焕发起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情;不是在你的训斥中埋葬既有的自信与自尊,而是在你的挚爱中丢弃自卑与自悲;不是在你的“教育”中对未来迷失方向,而是在你的指引下对前景充满憧憬。

                             ——摘自王立华工作日记

有人说话,班主任是学校里的一个“官”,其主要职责就是“管”学生,监管他们的学习、纪律乃至隐私。如有违抗,就可以行使班主任的权力,对他们其体罚和处分,甚至将家长叫来“告状”,采取更为严厉的方式将其制伏。于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构成一种对立情状,一种没有人情和人性的治人者与被治者的关系。

但临沂八中的班主任王立华却认为,他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都是需要人性光照的成长者。缺失了富有人情味的抚爱,血肉之躯便会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甚至会有“不知路在何方”的迷离与茫然。班主任,则是这人性的播撒者,人生行进的引领者。所以,他将班主任工作视作一种“伟业”,从人们常说的“职业”中剥离出来,将其升华成一种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最崇高的事业。于是,他的班主任工作便弥撒了一种浓浓的人情味,一种挑战传统的另样的色彩。

“我是咱们班第65号成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给予学生幸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首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在人格上与其他同学以至老师完全平等的“人”。为了营造这种“平等”环境,王立华便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平等”措施。

班主任与新一届学生第一次班上“见面”,一般都少不了“点名”。传统的做法是,老师在讲台上依次点名,学生逐一应声起立喊“到”。师生高下之别,在这第一天的“见面会”上便拉开了帷幕。

王立华与新生的第一次班上“见面”却是别出心裁。他让学生逐一走上讲台,自作介绍;然后将名字写到黑板上,编上号码。64位同学全部介绍完毕,王立华也像同学们一样,走上讲台,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认认真真地做一番介绍,然后给自己编成第65号。最后,郑重其事地向大家宣布:“我是咱们班每65名成员!”同学们先是一愣,随即便是一种发肺腑地欢呼起来。

师生的第一次班上“见面”不单是形式上的翻新,更是观念上的更新。打破师道尊严的禁锢,走进人格平等的园地。65个鲜活的生命,从一开始就不分高下贵贱地融入一体,让“人格平等”的魅力放射出美丽宜人的光彩。

一位学生大声说道:“立华老师,您早!”

一天早晨,王立华在楼道里和一位同学打招呼的声音刚落,这位“大逆不道”的同学旋即大声说道:“立华老师,您早!”此语响亮而别致,令往来行走的师生们顿生惊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老师大名,在临沂八中还是首开“纪录”。即便在开放的大都市,如此而为者恐怕也是凤毛鳞角。这突如其来的称谓,令一向机敏的王立华也陷入尴尬之中。面对伫足观望的众多师生和这位公然“叛逆”的及门弟子,王立华的思维火速地运转。对耶?错耶?何以待之?在场的人们也在试目以待。一会儿,王立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非常满意地对那位同学说:“你叫得对,老师听着也亲切。请你告诉同学们,以后都可以这样和我打招哦!”大家先是一愣,很快便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古往今来,学生对教师总是敬畏有加,所以称之为“先生”、“老师”。是的,师生在年龄、阅历、学识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师之为师有其固有的优势。但有人却利用这种“优势”,将师生关系不平等化。教师不仅是教育过程的控制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内容的制定者,学生优劣的判定者,甚至成了真理的化身的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威严。所以,学生直呼老师之名,绝对会被看作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有人说,平等是美丽的。但现实中它总是像海市蜃楼那样,给追求它的人留下一片荒漠。于是,“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教育,不得不面对平等的教育。王立华试图让平等教育在他的手下生成一片绿洲,所以他容忍甚至鼓励他的学生直呼其名,这样则少了一些教师的威严,多了一些师生间的亲和,弥漫了一些人性的味道。这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也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全新诠释。记得当年北大学子打出“小平,你好!”的标语后,曾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震惊。但它却把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影响下的领袖人物从万众仰望的神坛上拉到了平民百姓的心中,还原成了小平同志“人”的人性本位。总设计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的教师呢?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我们或许会对王立华教育理念之新更多了一份敬意。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其题为《人格是最好的教育》一文中讲述过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休息一下。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了过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下来。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是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当时那位学子作何感想,反正我是每读此文都是激动不已。文学泰斗加之中国名牌大学领导,在守望那个毛头小伙的行李时,竟是怡然从命,坦然自若。我们的一般老师身处此情此景,将会作何思考,有何行为?季老先生之所以没有俯瞰这个位卑年少的孩子,是因为他将其视作与自己平等人格的生命。人性光华流泻得如许自然美丽,不由得令我们一些认为理应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为师者自省自检自悔。

一个不把学生当作“人”来培育的教师有辱师名,一个对生命理解肤浅的教师愧为人师。因为没有了生命的符号,没有了人性的光照,教师的眼里就只剩下孤立的知识点,象征教学成绩的分数,评职选优的荣誉,提升生活“质量”的奖金。于是,把学生当成了添装知识点的口袋,逆来顺受的鸭子,获取荣誉的工具。王立华认为,对于这种教育,不仅要“口诛笔伐”,更要在行动上与之分道扬镳。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要以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将一腔热血洒向每一位学生;用人性特有的深情的目光,照亮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开启蕴藉在每一个学生中的巨大潜能;以充满自信的激励性描述,让每一个学生看到最瑰丽的前景。

“见你小屋里的灯没亮,老师很担心……”

我已是第三次读98级学生王文婧的《老师的背影》了,但依然激动不已,不忍释怀——

晚自习放学后,王老师到校门口送我们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今天王老师一如先前,满贮抚爱地笑着送我们逐一离去。我仍旧快跑回家,到我的小屋里赶紧把灯打开,迫不及待地向校门口第二根电线杆处望去。我家就住在学校的对面,透过窗口,正好可以看清校门的全貌。每晚,我总是欣慰地在电线杆旁边看到王老师的身影。那橘红色的灯光,定会留住我对老师的祝福:“天晚了,回去吧!我敬爱的老师!”但我从未向老师透露过这隐秘的一幕,连爸妈也不知道。

今晚,我习惯性地往窗口一站,却不见了老师的背影。难道是去送某个车子坏了的同学?学校附近治安不好,老师是不是为维护学生的安全而受了伤?还是……我忽然心慌起来,这一以惯之的一瞥,没想到于我竟是如此的重要!“等等吧,王老师一定会来的。”我自我安慰道。可是学生走光了,还是不见老师的身影。爸妈催我睡觉的话,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无精打彩地地离开窗口,连衣服也没有脱,就关上灯,躺在床上瞎想。一会儿,客厅里的电话响了,爸爸说是王老师打来的。我一跃而起,拿起电话,急切地问道:“老师,您到底去哪儿了?急死人了!”王老师支支吾吾地说:“我还能去哪里,不就在学校里吗。”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向老师诉说了窗口之望的一切。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了王老师深受感动的声音:“傻孩子,今天我刚一出教学楼就遇上了一位学生家长,跟他谈起了他孩子的事,所以晚到了一会儿。孩子,我肯定会到那根电线杆子下边去的。我想,你们看到站在电线杆子下的我,心里就会有一种安全感。不过,我也会向你家望上一会儿,待你屋里的灯一亮起来,我的心也就放下了。看到你到家了,老师仿佛看到同学们全都安全到了家。你小屋里的灯光,带给老师的是释然和希望。今晚见你小屋里的灯没亮,老师很担心……”

慢慢放下电话,才发现爸妈站在我的身后。“我的儿,你干吗抹眼泪?”妈妈问道。

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如此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真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长久时间的积沉,没有真挚感情的投入,没有“把孩子当作‘我的孩子’去关心”(苏霍姆林斯基语)的一颗爱心,这种“背影”的故事就不会诞生。不过,当我将这篇文章拿给王立华的一些学生看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一脸的不以为然。他们说,类似的小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师生之间发生,不足为奇,不足为怪。就是每天迎送学生这一项,就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王文婧式的故事。他们告诉记者,早晨和中午的第一节课前,王老师都会早早到校,站在班级门口,用慈祥的目光、和蔼的语气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让你没进课堂就已感受到老师的拳拳爱心。有时候,我们也和老师抢时间,试图捷足先登,给老师一个“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惊喜;但是,王老师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整个初一年级,同学们一直享受着夜晚被老师送离学校的幸福。尽管到了初二年级不再上晚自习了,可是老师依然每天送同学们离校,只不过时间改为白天,地点改作教室门口而已。同学们看着老师满面的笑容,听着老师“唠叨”的嘱咐,正像一进学校就有了一副好心情一样,放学回家也就有了一种幸福感。

问及王立华老师,何必如此“执著”?他说,教师最可贵的一种品质是富有人性。因为只有富有人性、人情和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我之所以风雨无阻、数年如一日地迎送学生,只是想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让他们沐浴在人性的阳光里,感受爱的温暖与可贵。而人如果生活在鼓励与欣赏中,他便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生活在受欢迎与和谐友善的集体中,他便会去爱周围的人;如果生活在幸福中,他便会有安全感,并会去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如果生活在爱中,他便会觉得世界非常美好,并会自觉去建设这个世界。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当一位新的老师来到学校,他就郑重其事地交给这位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老师:

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室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术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抢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这位校长推行的教育虽不能说是最好的教育,但它把握准了教育必须以人性完善为终极目标这一根本。而有了这一终极目标,教育才有理想和信仰,才会把学生当“人”来培养,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产品”来生产。正如小国原芳所言:“我只能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有进行人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一笑啊!”

王立华班里曾有过一个先天性“兔嘴”生理缺陷的同学,因不能与其他同学正常语言交流而产生了极度的自卑心理,初入班级就要求落座于西南角的最后一排。他走路低着头,生怕同学看到那个令他羞愧难当的“兔嘴”;他上课不发言,担心表述不清惹来大家的嘲笑。王立华怀着深切的同情研究让他产生自信的方略。观察其行为举止,发现他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文具和课本放置得井井有条,甚至连擦过笔迹的橡皮上的铅笔痕都要弄得一干二净,以防下次再用时越擦越脏。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习惯。再细细研究他的学生档案,发现还有写作的特长。于是王立华断定:除了先天性的缺陷和心理上的自卑之外,他在许多方面都不亚于其他同学。随即,王立华不跟任何班干部商量,故作武断地任命其为班里的“安全保卫委员”,全面负责班级公物保护工作;并单独发给他一个红色聘书。从而让全班同学明显地感到班主任对他特殊的赏识与信任。那一天,他第一次笑了,而且笑得格外开心。这令王立华欣慰异常,这可是其告别自卑、树立自信的一笑啊!千金难买,意义非凡。因为据了解他的同学讲,和他一起学习生活五六年间,就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开心地笑过。在他的意识里,他属于另一类,是没有资格过正常人的生活的,更不要说担任干部了。

又一次机会来了。入学不几天,是这个学生的生日。王立华与同学们一起策划,共同为他过一个充满信任与友情的生日。这个同学已记不起自己的生日,更没有想到全班师生会给他过生日。当他走进精心布置的教室里,听着大家洋溢着真情的祝福时,他一下子激动得欲语无言,抱着老师和同学们痛哭起来。他更深地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友善。是夜,他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甚至是一个人见人怕的‘怪物’,所以极度的自卑。可是自从来到这个班级,自从有了王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关心,我感到自己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个和老师、同学们一样的正常人。”

这位同学的日记写得真挚感人,很有特色。王立华对其修改打印后,推荐给有关报刊。结果,这篇作品在《少年天地》等四家报刊上发表,并得到了众多读者的一致好评。他的笑更多了,学习成绩也日渐提高。特别是写作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在初一年级,就在正式报刊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有的还被选为一些刊物的“刊首寄语”,成为中学生争相传阅的佳品。

初三毕业时,因为成绩突出,这个学生应邀到临沂市人民广播电台“校园之声”做热线,向全市听众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即兴回答听众的问题。王立华真是又喜又忧:这是提升其自尊的一次更好的机会;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面向全市听众直播啊!谁能料到人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况且他的口齿不清,万一引起误会,会不会刺伤他的自尊心?

直播开通之后,王立华才如释重负。这个学生非常沉静,反映异常机敏,就是表达,也格外地清晰流畅。还时不时地向直播间外的王立华老师竖起“U”字型的手指造型,自信之心溢于言表。因其直播深受欢迎,原定30分钟的节目临时延长到50分钟。真可谓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守候在直播间外面的王立华,也顾不得“男子有泪不轻弹”的古训了,一边笑着,一边喊着,去拥抱满面春风走出直播间的这位学生……

记得在2002年教师节期间,王立华作为山东省师德报告团的成员,在由省教育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组织的报告会上,也讲了这段感人的故事。讲到动情处,王立华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泪花在他眼里闪烁。台下,静无一声,不少人用手帕拭擦着难以抑制的泪水。直到今天,谈起此事,王立华还是感叹不已。他说,这位同学的自信也给了我更大的自信,我的高扬人性旗帜的断想,由此便化作一种指向明确的目的: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氛围,维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为处于“雨季”中的孩子们撑起一把保护伞,让自信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苏醒”。他说,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是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你的手里“枯死”,而是让他们焕发起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情;不是在你的训斥中埋葬既有的自信与自尊,而是在你的挚爱中丢弃自卑与自悲;不是在你的“教育”中对未来迷失方向,而是在你的指引下对前景充满憧憬。

但让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走向自信还要有一种底线,那就是班主任充分相信这个孩子可以走向成功。说及此事,王立华却将话锋一转:“我们大都读过《红楼梦》吧,人们想没想:为什么里面的女孩子都那么可爱?我想,关键是在曹雪芹的眼里,少女便是天地精英,便是本来就存在于天地间的大自然。在他看来,世上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些美丽的、拒绝名利的生命自然。她们的天性,是一个被曙光所照射的原始海洋与原始宇宙。在海洋的深处与宇宙的深处,站立着她们洞察人间全部龌龊的眼睛与性灵。”说至此处,王立华会心地一笑,接着又说道,我就是把我的所有学生都看作了最美丽的“自然”生命,我不想让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异化。即使有的同学有些生理或心理缺陷,但那不是他的错,是大人将其固有的美丽扼杀了。所以,我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生命还原成本色,让美丽回归孩子,让天真与纯情与他们结伴,让内蕴的潜质在他们那里勃发。

“我和同学们为班级起的名字就叫‘激情七班’。”

历史上的许多大哲学家,其实都称得上是大诗人,他们要用前所未有的思想观念,去营造子虚乌有的世界。就是黑格尔这个素以概念、抽象和思辨著称的哲学家,其实也是一个大诗人。他的逻辑学在本质上与诗是相通的,就是“凭空”给世界一个“说法”。

年仅23岁的王立华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诗人,但他那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却格外令人敬仰。他购置了上万元的书刊,几乎花尽了所有的积蓄。博览群书,尤其是爱看有思想的新书,不仅吸收其间的精华,还要加点眉批与旁批,天马行空地批评一番。他很欣赏每年完成20部大预算电影的派拉蒙影业公司首脑人物谢里.兰辛的一段话:“技术性的革新足以让人兴奋,但对于每个个体的生命来说,惟一重要的仍然是人性的亲近。热爱人们,热爱你所做的一切。世界上的所有技术永远无法带给你任何真正的幸福。”翻阅王立华的日记,拜读他在全国各种刊物上发表的十五六万字的文章,你都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特殊关注,对学生的全心热爱。他说:“我讨厌矫情,而学校则大多与矫情相悖。只要你走进校园,看到孩子,你就会看到远离矫情的那种清纯与朴实。他们和社会上的人不一样,有的人想着如何赚钱,孩子们却想着如何获取知识与精神愉悦。于是,我便会涌动起一种激情,为能与他们共同挥撒生命而快乐。”他很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和同学们为班级起名字就叫‘激情七班’。‘为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班训,‘让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美丽’是每一个学生的口头禅。”他还说,被称之为“激情燃烧的岁月”系列档案之一的《明天日报》问世之后,学生办报的热情一直“烈焰”长“燃”。而人性之美,则是其激情不歇的主题。他打破班长终身制,实行值周班长制,让每一个人都过一次“官”瘾,真正体验做“官”的苦脑与幸福。“学生日常行为报告单”、“家校联系表”、“家长建议反馈表”、“合作互评提高表”、“学习实力现状分析表”等等,以及“激情七班十读书”、“激情七班师生十约定”、“激情七班学生干部十作风”、“激情七班十提倡”、“激情七班十忌”、“激七班十无”等等规定,都是在人性的光照之下,师生吃“螃蟹”的结果。他们“吃”得不合传统,“吃”得叛经离道;但却“吃”得意气风发,精神百倍。

有人告诉王立华:“矫矫者易折!”王立华笑笑:“有失就有得,即使我失败了,也还可以为其他班主任提供一份借鉴吧。”其实,他在“固执己见”,因为他与学生有一个心理约定:激情不可灭,人性不能少,“螃蟹”坚决吃,幸福共同造。

据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2亿多个中学生,如果按50人一个班级计算,全国就有400多万个班级。也就是说,中国中学中就有400多万个班主任。但如王立华者,究竟能占多大的比率?如果全国有二分之一的班主任具有王立华的思想境界,我们的学生将会是一种什么生存和学习状态,我们祖国的未来将会是一种何种前景?

(原载于《教坛春秋——20位中学教师的境界与智慧》,陶继新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陶继新

taojixin6789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读书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标题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