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徐泽权 2020-08-31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人力压迫等困难,产生许多宗教信仰。一个好的宗教,对于信仰它的人们,如同水田里的秧苗根部的肥料,能让它更茁壮成长;如同田径场上的运动员脚下的专业跑鞋,能让他更有安全保障;如同残疾双腿轮椅上的智能功能,能让他更好的自力更生。这些都证明,好的宗教虽然不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却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好的精神食粮。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多元化的发展造就了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现如今中国比较重要的宗教是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每个宗教信仰人数不一,最多的是道教和佛教。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而道教,佛教作为中国的两大宗教,究竟有何相同与区别,对中国人民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则需要深入探究。鲁迅先生曾言:“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由此可见道教在中国受众根基要比佛教的牢,但究其原因,还需从各方层面比对。

传教伊始

一说到道教大家肯定十分熟悉。玉皇大帝,二郎神,南天门等等皆是道教的产物。作为中国本土道教,它的形成时间最长,传授面最广,接受度最高,距今形成已有1800余年历史。

道教发展成熟时期,主要分为士族丹鼎和民间符水两种。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普通百姓占比重大。

民众往往质朴勤劳,加上那时候科技有限,医术并不发达,民间符水教一经出世,就势必获得了广大的民众的信仰,再加上道教的依托故事都是中国本土故事演化而来,因此接受度也最高。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佛教的传教的经历和道教则有些许差别。中国历史上佛教最有盛名的事件,唐玄奘的奉命唐皇的天竺游行,还衍生出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佛教的开始主要在士大夫层面传播,后来上位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大肆开展佛教的引流,将受众层面进一步扩展到普通民众。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因此佛教的受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增多,逐渐与道教发展形成了抗衡之势。

不同的教义宗旨

道教主张顺应自然,得道修仙,济世救人。在中国医学,建筑,绘画,音乐,文学上都有的较深的影响。

道教的炼丹术和济世救人的思想,让他们摸索出了针灸,推拿,食疗等医术。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道教的传教地一般被称为道观,道观一般依山而建,与一般传统建筑不同的是,它更注重风水,这点深深影响着后人。另外在音乐,文学上也有不小的造诣,道教的斋醮仪式,志怪小说一直经久不衰。

而佛教讲究无常,解脱烦恼,超脱轮回。他们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而达到解脱。

佛教的传入最大的就是对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佛教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了“西方极乐世界”。而佛教的唯心哲学对我国哲学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佛教的“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学说,表明只有“六根清净”、“忘言绝虑”才能感悟佛的真理,才能成佛。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佛教的教导人只做善事,不能杀生的行为大大方便了上位者的统治,因此佛家的传播有着封建王朝的保驾护航,因此发展较好。另外它在中国传统的习俗,文学,绘画上也有不小的影响。如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乐山大佛的雕像等。

不同的救世

有句俚语说,乱世出道士,盛世出和尚。

事实上,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朝代更迭,宗教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因为道教和佛教的主张不一,导致两者在相同的世道之中采取的不同的做法。

道教讲究“人道”,济世救人,一逢乱世,他的宗旨就要求他的教众身负使命,出来救世。历史上这类事件也是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刘邦身边有个张良,这个人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则得明主,辅佐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事实上张良最开始是道教高人黄石公的徒弟,黄石公传教同时,还传授他兵法。功成之后,这位大师没有继续留在刘邦身边,而是按照他的说法进山修道登仙去了。

孙思邈和华佗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鲜少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出身都是道士。这两人不仅精通医术,而且还利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广游天下,治病救人。渐渐地道者的济世救人根深于人们的思想中了。

鲁迅为何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反之佛家,因为主张佛教讲究的“因果”,世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因果循环。因此一旦发生战争,灾害这种乱世,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之前种的因果,百姓一切苦难都是注定的,不能随意干涉,不然又会形成新的“因果。”

另外佛教有个教义,就是不许教众杀生,这样就从根本上注定了乱世一出,没有佛教的教众出面了。

小结:

抗日战争时期,这两宗教的不同特别鲜明。倭寇来犯,侵我土地,寺庙自然也不能幸免扫荡。而因为佛教在世界传教盛广的原因,日本人对僧人相对友好。所以抗战时期,寺庙和僧人大多都无事。这些安逸的生活,导致寺庙里原本“六根清净”的僧人更不会出面救世。

相同时期,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原本讲究随心所欲,在国土意识本就强烈。一遇到犯我中华领土事件,往往更能感同身受,纷纷下山抗日,变卖官产以作军需。当时还出现了茅山全体道士参加新四军抗日的壮举。

因此一逢乱世,民众对待道教的信念度往往比佛教高。

鲁迅先生生活在乱世更迭时期,从小耳濡目染,因此对这种现象更能感同身受,才会出现后面的观点。然而不管道教也好,佛教也罢,只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教导与人向善,就已经足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