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砖”往事

 新用户81954R2z 2020-08-31

       往事

     1991年的夏季,我跟随乡下的一个包工队,在都市的一条污河里铺河底。这是一条裸露污泥的河,由于施工改流,泥没干透,多有长胡须的泥鳅在泥潭里艰难地游动,有时它会冷不丁地钻进我们的裤筒里,引来工人们惊乍的呐喊,于是抬腿,飞脚,甩泥……

    我们一个个工人赤脚站在污泥里,用大铁锨当做,把泥扔进翻斗车的斗子里,斗子满了,司机一加油,腾一团黑烟拉走。这样的工作干了许多天,这样的工作是为了在河床上铺砖,自然先来清河底。

    我喜欢文学,工余时练习写作,并悄悄地往报刊上投稿。可是我们的工地很偏僻,离城很远,想买报纸买不上,找个书摊更是梦想中的事,我投到外边的稿件落款地址,也是留着老家的地址,等到爹的来信,往往会知道我的投稿结果。有的报社不寄样报,只寄稿费,最多在汇款单的附言栏填个发表日期,至于发表的哪一篇,不知道,投得多了也就不知道。我是一个工地上的壮工,我没有能力订阅我投稿的报纸,那些报社的地址,是我一个个记在了笔记本上,仅此而已。

    我好想看书,也想看看报纸,这种念头很强烈,这种希望也很痛苦,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我们清理过的部分河底,在太阳的烤晒下变干,工人们把它修理平整后,又是那冒着黑烟的翻斗车,拉来了一斗斗的方砖,我们工人们要把砖卸下码垛,下一步工作就是一帮人马挖泥在前,另一帮人马铺砖在后。在卸砖的过程中,我惊异地发现,在方砖的糙面,都粘着皱皱巴巴的报纸,有《北京晚报》,有《参考消息》,有《作家文摘》,甚至还有《中国妇女报》等报纸,这些报纸出版的日期有远有近,字迹有模糊有清晰,至于为何块块方砖粘了报纸,可能是脱坯前后的工序,我也懒得去多考虑,只有我发现的这个新大陆,才是我快乐激情的所在地……

     一个个短暂的午休,工友们抓紧时间打起了鼾声,我却顶着大太阳,躬身在一垛垛方砖前,入迷地看着,尤其《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她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愉悦了我干渴的双目,芬芳了我荒漠般的心灵。有时报纸砖的报纸朝向垛里,我便会把它翻过来,有时要翻好些砖,一块方砖四十斤左右,翻得多了,也便觉得手腕子酸而累……时间长了,我的行动被一个叫二凡的工友知道了,他开始笑话我:念书时你这么用功,早就考住大学了,还用来这儿受笨苦?

    他笑话我,又在工友间挖苦我,说我们工地上出了一个神经病”……对于工友的冷嘲热讽,我没有退缩,我继续在工余读砖,我太喜欢那些美文与诗歌了,一看就是一个夏天。

     九十年代后期,我突然不再写作,也不再看书,缘于一场退婚的打击,钻了近二十多年的牛角尖。去年冬月末,在书法家李河老师的引导下,我又重新写起来,却是个时代的落伍者。我不会下载QQ邮箱,请教了同事小胖子,我不会用邮件写稿发稿,《漠北劲草》平台的贺永平老师又指导了我,我没有到报摊书店花钱买读,却在手机的微信群中,能免费欣赏到许多老师的作品,包括一些名家的文章,这成本,也就是花去一点点的手机流量”……

     我不会再读砖了,那个大方砖,可能现在我也抱不动它了……

网名:好人张北,河北省康保县闫油坊乡大土城村人,业余作者,年前冬月末重新业余写作,至今在网络平台发表文章一百一百二十二篇,现代诗歌五十首,古体诗词四十四首,现在北京西南郊冷库开车。

联盟编辑部:

联盟总裁:玛格丽特

联盟总社长:回眸一笑   财喜 水天茫茫   冬天  

:水墨丹青  永远在路上 陈百贵  时尚春天

 九五之尊(李)  佟以文 王力夫  

长:

      兰 

特邀作家:

易顺天  李小黑 博音  雄鹰 吴振  易生诗梦 萧建壮  东方曙光 吴丽跃  言诗凡 云烟  临风  钟鸣   魅力之光   无涯子   若兰   三智布  波儿  才高半斗  曹焕荣  朱守平  一生何求  孟祥忠

       : 回眸一笑

 新诗  主编: 飞虹如画

小说 主编:魅力之光

古诗词主编:   

      作:水天茫茫

2、面向全国征稿,体裁不限。来稿用word文档,请附作者简介(200字以内,与作品粘贴在一起)、近照一张(单发)、微信、邮箱、电话、地址等方便采稿联系。稿件一经采用,按来稿顺序编发推送,请耐心等待,若投稿15天后没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