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炉,炊烟中的小资情调

 闲人雅器 2020-08-31

古人云,“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居斗室中,燃一炉香,就香品画,画中山水虚化,观画者形神俱远游。自然雅致,怡情安然。这是古人的雅趣所在,今人力有未逮。


香事,作为四般雅事之一,所用的香器具必择精雅。宋代以前多用带盖的熏炉,自宋代后由于煎香、爇香的流行,敞口的香炉配香盒逐渐成为了常见的搭配。当时仆人负责埋炭压灰,主人只需将香丸放上即可出香。到了明代,增加了插放香押、香箸的香瓶,炉瓶三事成为了固定搭配,便于文人仕女自己司香。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也说明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要求进一步的精致化。


在很多中国的历史剧中能寻到一炉清香。在古代,香炉常常和书画、宗教、艺术、雅集活动联系在一起,如今,香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已经远远突破了其作为一件器物、铜制品、工艺品的意义,更多是承载了一种寄情于物的情怀。


追求美好的气味是人类的天性,嗅觉环境的好坏不只是关系到生活的品质,也是在各种正式而庄重的环境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恭敬有礼。因此在没有香水的古代,焚香料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百官入朝觐见天子或拜访尊长时,要把衣服熏得香香的,这样才算不失体统。读书的时候,焚烧一点香草,一来能去除屋中腐气臭气,二来也可以振奋一下精神,提高看书效率。

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就这样出现了,不知最早起于何时,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鼎。鼎用于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炉里装的则是香料,都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


然而陈设之法因地制宜,故小室,又是另一种要求:“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狭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合、薰炉之属,俱小而雅。别设石小几一,以置茗瓯茶具;小榻一,以供偃卧趺坐。不必挂画,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橱供镏金小佛于上亦可。”小房间内几榻宜少方显空旷,一几一榻足见风致,也可适当增加一些小型家具以供他用。


书几上置炉也贵小而精,不必设案上几甚至香瓶。且小室香气不易散,最宜焚香,书写阅读时可焚香以提神,小倦偃卧于榻上另焚安神之香,得幽居之乐。这样的陈设观念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少即是多”不谋而合,因此于现代空间中陈设香炉也不必拘泥于定法.


焚香之雅,能够缓解压力,慰藉疲惫的心灵,看着香烟起,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

这也是古代文人喜欢用香炉焚香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如此,才有了香炉成为了案头雅器的机会。


木雕传承香炉作品鉴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