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报》2020年第31期(总281期)预览

 百了无恨 2020-09-01

1版 · 封面






“青年展与当代青年书法创作”专题

编者按: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重要展览之一,至今已举办四届。十多年来,许多当年参与展览的青年书法家已成长为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青年展的举办,既为青年书家搭建了展示自我、宣扬个性的舞台,也实现了对当代青年书家创作状态的整体观照。在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之际,本报特推出“青年展与当代青年书法创作”专题,刊发述评文章,并以问题形式,约请历届青年展评委和获奖(入展)作者,从评审、创作、备展等方面探讨青年展及当代青年书法创作相关话题,同时选登历届青年展的获奖(入展)作品,以期对书法爱好者有所裨益。

刘云鹏:时代书风的弄潮者——从青年展看当代青年书法创作

某种程度上说,青年已经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书法创作也已成为当代书法发展的重要表征。如果要通过展览分析一个阶段书法的整体创作状态,最好是从全部投稿作品着手,这样最为全面、准确,但从获奖、入选作品入手,最能反映出当下创作中存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每次评选都是集体意识下对一个阶段出现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的反思与回应,如果将每次展览的反思和回应并联起来,就能显示出当代青年书法创作的理路与特征。

2版 · 资讯






“2019'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入展名单公示“

中国书法出版传媒走进香河暨香河创作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香河举行

《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发布

沙存友:《祭侄文稿》的“三美”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位代表性人物,他们以不同的审美创造和独特艺术魅力分别登上“中和之美”和“气格之美”的历史高峰,树起两面风格迥异的旗帜。一个是王羲之,代表着优美;一个是颜真卿,象征着崇高。最能体现王羲之成就的行书作品当属《兰亭序》,而能体现颜真卿艺术成就的行书作品主要有《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其中以《祭侄文稿》最具代表性。

3版 · 专题






评委眼中的青年展—— 历届青年展评委笔谈

编者按:在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之际,本报特以笔谈形式采访历届青年展评委及获奖(入展)作者。笔谈中我们从“评审经验”“实践操作”和“备展建议”三方面邀请评委给予解答;对获奖(入选)的老作者,则邀请其在“参展经验”“备展建议”“创作近况”等方面简要回答,问题关涉参展与日常书写之差异、当代青年创作状态、青年展之印象等诸多面向,本报将不定期展示这些笔谈文字,选登获奖(入展)的作品,以期对诸位备展书家有所帮助。

4版 · 专题






当代青年的创作状态与时代风貌——历届青年展获奖(入展)作者创作谈

历届青年展获奖(入展)作品选

5、8版 · 经典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现存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因其形制与现存陆良薛官堡村的《爨龙颜碑》相比较小,故称“小爨”。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宽0.86米,厚0.21米。碑额为半圆形,青砂石,保存较好,碑额题衔5行,每行3字,计15字;碑正文凡13行,行7字至30字不等,计336字;下列职官题名13行,每行4字,计52字。刻立于东晋安帝乙巳年(405)。碑左下方刻有清咸丰二年(1852)七月曲靖知府邓尔恒题跋,记述此碑面世及移置经过。墓主爨宝子未曾见于史籍记载,从碑文得知:爨宝子是东晋建宁郡同乐县(今曲靖市陆良县)人,官至振威将军、建宁太守,23岁英年早逝。碑文内容多是对爨宝子本人的谀颂之词,对其事迹记载较少。但有关内容和职官题名却透露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诸多信息,为研究两晋、南北朝时期云南地方史,特别是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6 · 专题






“二爨”专题(一)

编者按:《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有“二爨”之称,自清代被发现以来,以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碑学书家对“二爨”推崇有加,受到史学家、书法家的广泛关注,影响逐渐扩大。为此,本报特推出“二爨”专题,分为上、下两期,上期侧重于“二爨”的拓本研究、书法特征、审美意识及临习等方面,下期侧重于二碑对后世的影响和接受方面,本期特约请王力军译伊藤滋文,对“二爨”的拓本问题进行研究,并约请汪永江对“二爨”的书法特征、审美及临习等方面展开探讨,以飨读者。

伊藤滋 文 王力军 译:“二爨”拓本考

在古典书法碑帖中,《爨宝子碑》和《龙门造像记》的书风都非常容易让人接受,刻文笔画所呈现的舒展且雄强的意趣,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爨宝子碑》从书风、书体上来看也很特别,虽然是楷书的笔势,但收笔却显示出近似于隶书的波磔。也有学者认为此碑体现了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但此碑立于太亨四年(405),是楷书已经形成的时代,笔者认为应是善楷书的写手在书写时融合了具有庄肃整饬情趣的古隶书体。楷书中掺入隶书、篆书的碑刻多见于北魏末期到北齐时代,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对古书体的崇拜。两种书体的融合正是酿造出崭新魅力的要因,因此,《爨宝子碑》可以称得上是六朝时期颇具代表性的古典碑帖之一。

7版 · 专题






汪永江:东晋南朝隶书的异化与“二爨”的临仿

东晋时期的官方书体是真书,即“锺书三体”中的“章程书”,所谓“传秘书,教小学者也”的“章楷”(相对于章草而言)。南渡以来,真书已经成熟,广泛应用于官牍、经典写本之中。私牍用所谓“相闻者也”的“行狎书”。不同文体,各有其相匹配的书体。铭石书极少数为篆书,所见著名者有《朱曼妻买地券》(民国时期浙江平阳出土),其余铭石书均称为砖铭文字,属于简体、俗体、美术化隶书一类。真书亦属少数,仅《夏金虎墓志》《颜谦妇刘氏墓志》,于东晋晚期出现,属于建康一带家庭墓志草率化、俗体化的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