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十一:艾略特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十一:艾略特


1.生平与创作
  艾略特,G.(1888-1965)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商人家庭。原籍美国,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祖先几代都是英格兰的清教徒。1906年至1910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后去法国,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马拉梅等人的象征派诗歌。1911年至1914年,他又回到哈佛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4年起定居英国。1914年至1915年求学于德国,1915年回伦敦,在牛津大学读希腊哲学,后执教拉丁文与法文。1917年至1920年在劳埃德银行当职员,并任《利己主义者》杂志副主编。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直至1939年。从20年代起直到去世,他一直任费柏出版社董事。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政治上是保皇派。艾略特曾与庞德一起,于本世纪初发起过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后又倡导" 新批评" ,撰写过很多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论文,是这一思潮的奠基人之一。


  艾略特主要的成就是在象征主义诗歌方面,他是" 后期象征派" 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他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15-1922 年为艾略特创作的早期。这个时期发表的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妇人的写照》(1915)、《海伦姑姑》(1917)、《小老头》(1919)、《斗士斯威尼》(1920)等。这些诗歌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前后英美上层人物的精神空虚和绝望。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写一个神经质的上流社会青年普鲁弗洛克在求爱过程中的矛盾心理。这是一篇" 戏剧独白" ,采用自嘲的手法,运用大量的烘托和比喻来刻画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1922-1925 年,是艾略特创作的中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荒原》(1922)和《空心人》(1925)等。《空心人》是《荒原》的续篇,所表现的绝望情绪更为明显:" 荒原" 已成为死亡的土地,人类已失去再生的能力,人只是一个填满了稻草的人,没有生命,只是死亡国土上一个空架子。
1927-1948 年,是艾略特创作的晚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有《灰星期三》(1930)、《岩石》(1934)、《四个四重奏》(1943)以及合唱诗等。
  艾略特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更为保守。他参加了英国国教会,以全部精力来宣传以基督教理想来拯救人类。《灰星期三》就是宣扬基督教服从上帝的旨意和悔罪的教义。《四个四重奏》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表现人类历史是由天主意志决定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抒发对时间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对人类的前途持悲观主义态度。宣扬基督教的谦卑精神。这组诗语言节奏性强,运用四重奏的音乐结构和技巧表现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艾略特平生最好的作品。
  在这一时期,艾略特还写了一些剧本,主要有《大教堂里的凶杀案》(1935)、《一家团圆》(1939)等。他的剧作多用诗体,内容多是劝人皈依天主,服从天意的。
  艾略特的主要文学批评论著有《圣林》(1920)、《艾略特论文选》(1933)、《诗与批评的功能》(1933)等。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1919)一文中提出:每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传统。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使传统起变化。文学批评的作用就是要把读者所未能见到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提高他的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声望较高、影响较大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创作和文学评论开辟了英美文学的新方向,使现代派诗歌成为英美诗坛的主角。对整个西方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荒原》
  长诗《荒原》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时代精神——西方文明的堕落、理想的幻灭、感情和精神上的" 荒原"。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诗人以荒原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文明,它象四月的天气一样需要水的滋润,需要生命。而这里只有空虚和堕落,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四月的欧洲成了" 最残忍的一个月" ,春天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死亡。

第二章《对奕》描写了两个场景:上流社会妇女的卧室和小酒馆里两个人的对话,对照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得出一个" 整个社会都在堕落,整个社会都腐败" 的结论。

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结构比较复杂,进一步用今昔对比来表现现代人的堕落。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认为神话中有过的复活是不可能的,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

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第一章的主题,用三个客观对应物来描写欧洲这片干旱的"荒原"。宣扬宗教的" 给予、同情、克制"。认为造成现代" 荒原" 的原因是人们失去了信仰,人类因堕落而丧失了自救能力,挽救现代世界于危急之中是不可能的,人类必将走向灭亡。
  《荒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进行了真实的描写:一片混乱、衰退和堕落。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仰丧失和纲纪崩坏,是一种历史的永恒和循环,否定了这是特定社会制度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荒原》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

第一,作者在诗中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把神话与现实相对照,达到古今对比、发人深思的效果。

第二,作者在这首诗里运用了" 戏剧独白" 的艺术手法,对传统的叙述人称进行了革新,既非第一人称,也非第三人称,它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他是个多功能的主人公,有时是历史的人,有时是现代的人,有时是神话中的人,有时是现实中的人。他引导着读者,在地狱般的荒原中游历。

第三,《荒原》各章节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仅以四季的时序作为外在结构,通过对比、对应等手法而形成一个艺术态体。

第四,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引用了6 种外国语言,语言变化多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