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之三十八: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复兴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佛教之三十八: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复兴

1.印度佛教考古的开始

19世纪开始,一些亚洲佛教国家的僧侣到印度朝圣礼佛,使已在印度消失了700-800 年的佛教再度出现。20世纪初,很多佛教胜(圣)地恢复旧观,已有佛教组织和佛寺在印度建立,少量的印度教徒改宗佛教,出家为僧,一些重要的佛教遗迹得到发掘和初步整理。与此同时,一些欧美学者纷纷对东方的佛教文化进行研究,印度本土的学者也积极挖掘古老的传统佛教文化,佛教在印度慢慢地产生影响,为现代印度佛教复兴奠定了基础。

1915年,印度学者依据中国唐代著名僧侣学者玄奘的记载,开始进行对那烂陀的挖掘工作。那烂陀寺是古代印度的教育和学术中心,距比哈尔省首府巴特纳90多公里。新发掘出来的遗址是一片红色砖石砌成的建筑群,其中心据说是阿育王建造、以后又屡次修缮的庙塔,原高七层,现只剩下四层,每层有很多巨大的石柱,上面雕有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周围有花纹刻饰,是珍贵的印度佛教艺术品。庙的东边是一排排僧房遗址,西边有一排排佛塔残存。

1891年,印度" 佛教复兴运动" 之父、现代印度佛教史上的圣人——安培克出生,他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917年回印度,曾参加过印度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运动,与当时的一些解放运动领导人关系甚密。
  中国与印度佛教徒的交流源远流长。印度佛教衰微后,两国间的佛教文化交流渐渐隔绝。19世纪末印度重新出现了中国僧人,1891年达磨波罗在菩提伽耶召开国际佛教徒会议,就有中国的代表参加。20世纪以后,中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逐渐增多,1907年,达磨波罗来中国与杨仁山居士相商,共约复兴印度佛教。随着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一些汉地僧人到印度礼佛和学习梵文。

2.斯里兰卡佛教的复兴

1870-1945 年间,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和占领斯里兰卡时期。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东方佛教文化冲突,佛教受到排挤和打击。斯里兰卡已经酝酿着佛教的改革和复兴,与基督教发生了多次争论。19世纪末,斯里兰卡掀起了佛教改革和复兴运动。1875年,美国的奥尔考特少校和俄国的勃瓦拉斯基夫人在纽约创建佛教神智学会,1880年又到斯里兰卡受佛教五戒,成为西方第一批佛徒;同年在科伦坡设立佛教神智学会,兴办佛教学校,推动佛教复兴。
  此后,被称为斯里兰卡佛教复兴之父的达磨波罗(1864-1933)访印,巡礼佛迹。18915 月,在科伦坡智增佛学院成立" 摩诃菩提会" ,这是世界佛教组织的开端。该会发掘和保护佛教遗迹,编纂佛典,出版刊物,在国内外宣传佛教,建立分支,致力于复兴印度和其它国家的佛教。" 摩诃菩提会" 的活动成为一个广泛的佛教复兴运动。同年10月,在印度摩诃伽耶举行首次国际佛教会议,斯里兰卡、印度、中国、日本、缅甸、泰国、尼泊尔等国的佛教代表出席大会,这次大会增进各国佛教徒之间的了解,加强了合作。
20世纪开始,佛教有了提高民族意识的重要内容。1908年成立" 科伦坡青年佛教联合会"。现代斯里兰卡的佛教复兴运动主要由本世纪初成立的斯里兰卡青年佛教会(1898年)和全斯里兰卡佛教大会(1919年)发起和领导。
  斯里兰卡佛教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许多国家佛教界认同,纷纷派人学习取经。1918年,中国著名佛教僧人太虚大师深感斯里兰卡佛教地位的重要,决定着手组织" 锡兰佛教留学团" ,派遣学僧到斯里兰卡学习巴利语和上座部教义。

3.缅甸佛教的活
1871年,缅甸曼同王(1853-1878)在曼德勒召开了南传佛教史上第五次结集,有2400名比丘参加,由三位博学的上座轮流主持。这次结集考订对校了以巴利文为主的各种文本的南传藏经。并将结集的三藏镌刻在729 块石碑上,立于曼德勒的拘他陀寺,四周环绕45座佛塔,以垂永久。刻石5 年方成,至今犹存。

1870-1885 是雍籍牙时代(1752-1885)后期,这个时期的君主继续扶持佛教,兴造佛塔佛像,拨给大量土地和劳力维修塔寺,供养僧众。16世纪以来,缅甸先后经受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主义的武装侵略,西方文化必然也侵入。1885年,缅甸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佛教成了反对外来侵略,抵制外来宗教势力的重要力量。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东方觉醒,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缅甸僧人建立了佛教组织,积极地投入反英殖民主义的政治斗争。1906年成立了佛教青年会,倡导民族觉悟和人民团结,其中的一些激进分子还加入了政治团体,甚至组织政党。

4.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佛教的活动
(1)泰国近代佛教
  从16世纪起,泰国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殖民主义的侵略。
  泰国佛教为国家的统治提供合理性的根据,泰国国王也以" 正法" 的护持者身份,扶持佛教的发展。历代王朝对于佛教都是直接管理,严格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1902年,泰王签署了" 僧伽管理法" ,详细规定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管区、各寺庙的责任、义务和权限。1912年颁布了改订的" 僧伽官职表" 1913年颁布" 常施食标准表" ,分别规定了僧人官阶和月薪数额。
  国家对于佛教教义的研究,也采取统一的指导方针。到朱拉隆历时期(1868-1910),由瓦希拉耶南瓦洛洛亲王任僧伽法王。他大力推行僧伽改革,促使僧团教会化,由此也确定了教理的研习形式和解释经典的正统方法。他还推行教理考试制度,指定应考教材,如《佛教圣句集》、《佛传》、《戒律基础》等。

1870年以后,泰国诸王继续搜集巴利语三藏的各种地方语写本,进行校勘。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在位时(1868-1910)提出将全部三藏付印的计划。付印前,不仅对泰文本作了详尽的校订,还和高棉文、僧伽罗文及孟加拉文进行了比照校勘,于1893年出版,共39卷,印行1000部。这次编印的泰文藏经,尚遗小部经8 种未曾编入。
(2)柬埔寨近代佛教
  上座部佛教在柬埔寨占有统治地位,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一些宗教法事只是在民间流传。柬埔寨佛教来自泰国的传承,也分为大宗派和法宗派两派。大宗派的寺庙和僧人占绝大多数,多在农村活动;法宗派得到王室贵族的支持,主要在城市活动。

1870-1945 年间,柬埔寨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佛教受到法国化的打击,一度衰落不堪,僧侣和佛徒成了反抗侵略者的重要力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期,佛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提高民族意识的手段,有了新的复兴,涌现出不少爱国僧侣。1909年,创立了巴利语学校,1914年改为巴利语高级学校。
(3)老挝佛教复兴
  老挝是东南亚佛教的重要基地,盛行的上座部佛教始终稳定发展。其僧伽也分大宗派和法宗派,大宗派人数占有绝对优势。老挝除上座部佛教外,也有大乘佛教流行。19世纪末,法国殖民主义占领老挝。在外国入侵期间,佛教一方面遭受到严重打击和破坏,一方面激起僧侣和佛徒的爱国激情。20世纪初,老挝佛教逐步复兴。
(4)孟加拉佛

18世纪孟加拉佛教开始复兴,一些僧人纷纷到邻国缅甸礼佛求学。1887年,僧人科里帕色纳在吉大港创立" 孟加拉佛教协会" ,同时,外地来孟加拉的僧人沙拉米特拉也在此宣教。统一的僧伽开始分裂。出现了几个不同的佛教派别。
  此外,新加坡的佛教与中国广东、福建等地的汉传佛教有渊源关系。1898年,中国僧人贤慧、会辉和转道等人在新加坡建造了第一座寺院——莲山双林寺,汉传佛教正式扎根立足。稍后,中国僧人圆瑛和太虚相继到新加坡传法,受戒听讲者数千人,开始出现了新加坡佛教会、中华佛教会和青年佛教会等组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