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情怀|山芋甜,红薯香

 文乡枞阳 2020-09-01

山芋甜,红薯香

作者:左克友

漫不经心的秋风踩着季节的节点来到了大地,秋叶喘息似的从树枝簌簌跌落。秋雨扯着无边的帘幕,淅淅沥沥的将清凉撒进角角落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降节气的降临,睡在地里的红薯就要拱开浮土,展示它那憨笑的面孔。

我对红薯既熟稔又疏离,既亲切又隔膜。一到红薯上市的季节,甜美而又辛酸的一幕便挂在记忆的眼帘,眨着涩中有甜的岁月光芒。

红薯别名很多,山芋,地瓜,白薯,但在我的家乡大都称之为芋头。红薯的生命力极强,在我国各色土壤中都可种植。家乡的山坡沟底,田埂地角,便是红薯的生息繁衍之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产量低得出奇,家庭人口又多得惊人。为填饱肚子,红薯便成了最好的替代粮,这一点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尤显突出。那时生产队在麦子收割后,只要有点土的地方,无论小面积大面积都会种上红薯。

红薯从育苗、移栽、浇水、施肥、松土到除草,过程复杂,其中付出的辛苦是现代空调人无法想象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你读懂了这句诗,也许就体验到劳作的不易。

灼热的夏日,充沛的雨水,热闹了土地里的肥料,红薯便不张不扬的在地里养精蓄锐,生儿养女。密密麻麻的藤蔓给田地铺上了密不透风的绿毯时,农民兄弟眼里就写满了丰收的憧憬和幸福的喜乐。

无情的寒霜击打得芋叶蔫头耷脑时,收获的季节就到了。扯掉藤蔓,手握老锄,左挖右掏,不一会儿,地里便排满了或大或小,或圆或长,或丑或俊,或红或白的红薯,老农看到,不动声色,但心里对度过明年的春荒便有了七成把握,于是心里充满了踏实的欣喜。

红薯的吃法有多种,生吃,烀吃,蒸吃,汆吃,烤吃……多种,但生吃和烤吃往往是孩儿的专利。

饥馑岁月,"瓜菜半年粮。”而简单易烧的红薯便成了农家餐桌上的常见物。早上家庭主妇在水塘里洗尽红薯,倒入铁锅,大火紧顶,小火慢焖,一时片刻,喷香的山芋香气弥漫成风,熏醉了心田。大人小孩或用碗盛,或用手抓,靠在墙跟,边吃边话家长里短,温馨的场面便为乡村特别一景。

中餐,富裕人家可在干米饭上蒸上七、八根山芋,大人吃山芋,米饭省着让正长身体的孩子吃。只可惜能享受这样待遇的,在贫困的乡村寥寥无几。晚餐大都粥锅里搭芋,或杂芋(水煮山芋)。数得清的米粒红润的熟芋构成了红花衬绿叶的奇特景观。

三天一吃红薯,吃大了饭量,而且体内放出的气体污染了空气,且让人讥笑不已,小孩子放学回家揭开锅一看,只要见是红薯,嘴唇便翘得能挂住酒瓶。“不吃拉倒,饿死你!”大人的训斥话里都满含对散发香味的红薯感恩之情。

缺少食物的年代,小孩对能生吃的山芋抱有情人般的眷恋。上下学途中,三人一伙,五人一伴,瞅准无人时刻,一人望风,其余人一拥而入芋地,用脚踢,用手扒,用棍子撬,盗取可爱的红薯后,自作聪明的,掩铃盗耳似的销灭证据。如地旁有水,将红薯洗净,连皮带肉啃下;如无水,不要急,用衣服揩一揩,用伶牙俐齿轻剥脏皮,将芋肉运送到胃囊里。一群人,带着偷吃芋头的芋汁,哼着不成调的歌词,跳跳蹦蹦的脚步惊扰了野草丛里的野鸡,忽啦忽啦的扑向远方。

有时,田畈里有火粪堆,明火已灭,暗火犹存。我们把偷来的山芋塞进土灰里,待放学时将它掏出。在火粪堆里烤出的山芋,皮成焦黄色,剥开黄壳,那黄酥酥、甜腻腻的模样喜煞得我们开心畅吃,乌黑的嘴角写满了童真童趣。有时火力太小或火力太强,芋头半生不熟,或成炭墨状,我们就懊恼多时。

杂交水稻大面积的种植,使人们的温饱早已不成问题,红薯慢慢的退出了食物库的舞台,好长好长的时间被人们冷落。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具有抗癌、润肠功用的红薯又东山再现,成为餐桌上的新宠,点赞量一浪超一浪。

红薯,作为一种辅粮,在历史变迁的大舞台,大红大紫过,也暗淡无光过。但助人战胜饥饿的历史不能忘却,涌泉相报的传统永不能放弃。

每当看见满地的红薯藤蔓时,我似乎闻到了香味,尝到了甜味,记忆中过往岁月里的苦涩味便荡然无存,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念想就越来越强烈了。

红薯甜,山芋香;大政稳,时代强。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353378323@qq.com

商务合作:15656260319

     17681391456

 作者简介 

左克友,网名一树花开。

枞阳钱铺中学老师。


推荐阅读


我们的节日·中秋|月明团圆夜,春江点秋香

我们的节日·中秋|寄语儿子——初别离

我们的节日·中秋|中秋月,中秋情

云岩闲草|我们的节日·中秋|摸 秋

文乡记忆|枣园小记

文乡记忆|渐行渐远的鸿雁

文乡情怀|扶贫户的贴心人

文乡记忆|难忘“双抢"中的糗事

心香一瓣|迟开的野百合

文乡情怀|家的味道

文乡情怀|向阳开花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刊载的原创作品,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