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十:西方传教士在亚洲的活动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基督教之五十:西方传教士在亚洲的活动


(1)西方殖民活动和果阿主教区的建立
  天主教的传教士从16世纪起在印度、中国、美洲等地进行传教活动,并在西方海外殖民主义扩张活动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传教,罗马教会在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失去信徒,期望在亚洲、美洲赢得新的地盘以弥补教会的损失;二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出现西欧海外殖民的高潮,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又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所以罗马教皇一开始就卷入西欧的海外殖民运动之中。突出的表现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西欧诸国争夺海外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最著名的就是在1493年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 里加(罗马制,一里加约为5.92公里)的地方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划分了一条" 教皇子午线" ,规定这条线以东" 新发现" 的土地归葡萄牙,以西则属于西班牙。罗马教会既要在海外殖民运动中为自己谋得利益,又要在世界各地进行传教以求扩大教会影响,这使得天主教的海外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处在矛盾之中。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都属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围,所以,随着海外殖民运动在美洲的推进,基督教也传到了美洲和亚洲。罗马教皇很关心如何在海外实现罗马教会的直接控制。15世纪末,罗马教会就致函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感谢他许诺" 他的航海事业将人类可居住的世界统一于基督教"。在葡萄牙占领了果阿后,1533年,罗马教会就宣布成立果阿教区(在印度境内),统辖从好望角到澳门、日本等远东各地的教务。16世纪,罗马教皇还派出耶稣会的传教士去果阿教区传教,由耶稣会总会长罗耀拉派遣西班牙贵族方济各。沙勿略作为教廷的远东使节到过印度。

(2)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深远文化传统的国家。基督教的传教士于16世纪后半期来到中国,主要的领导人是意大利的学者利玛窦。利玛窦先在果阿住了4 年,于1582年来到广州。他的数学、天文和地理方面的学问,给予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十分深刻的印象。1601年,他们把他接到北京,推荐他为皇帝作科学方面的咨询。利玛窦不久就精通中国文字和中国经典,能够引孔子获麟绝笔著《春秋》的故事来向士大夫们阐述宗教大义,进行传教活动,利玛窦开始用中文撰写了许多渊博的作品,企图说明基督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它的替代品。1601年他客死北京,但他的工作被其他的传教士们继承了下来。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基督教的传教活动继续在进行。1685年时,中国境内有三个天主教的主教区:北京、南京和澳门,共有100 多个教会和10万教徒。
  在雍正年间,清王朝觉得应该对天主教的传教活动进行控制。传教士内部也因如何调和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问题发生争议,这样,中国的上层社会不再支持基督教传教士的活动。1742年,中国境内禁止基督教,许多传教士和基督徒被驱逐、流放,且有性命危险。

(3)传教士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活动
1542年,葡萄牙人来到日本,发现日本人信奉的是从中国和高丽传过来的佛教和自己的神道教,后者有自己的膜拜天皇等公共的仪式。同时,佛教和神道教已经互相融合,并且已经是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葡萄牙的商人和传教士几乎同时在日本进行活动,日本人民对此采取欢迎态度。葡萄牙人在九州建立了商业码头,基督教传教士也开始在日本布道。1580年,已经有大约15万的日本人成为受过洗礼的基督徒。到了1600年时,信徒人数更是剧增,传说达到150 多万人。在日本出现基督教化的势头。日本的基督教传播,是同大贵族的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有几个大贵族强迫自己辖区的人民信奉基督教,以便换得商业上的利益和在战争时得到葡萄牙的军事帮助。这样,就引起了其他贵族和将军的反对。他们害怕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会导致外国势力干涉日本政治、毁灭日本的独立。加上佛教势力的反对和17世纪葡萄牙在宗教、商业方面的对手荷兰人也来到日本,劝说日本统治者驱逐葡萄牙人,于是在日本掀起排斥基督教的浪潮。1614年由幕府将军下令,命令全体外国传教士离开日本,拆毁一切教堂,要求日本人民不再信奉基督教。许多信徒和传教士起来反抗,结果出现宗教战争。一些僧侣和传教士被处死,一些日本的信徒被屠杀。1636年,日本公布锁国令,不准日本的船只行驶外国,不许日本人离开本国,不许在日本境内建造洋船。两年以后,对葡萄牙的商人也进行驱逐。日本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时期。
  亚洲的菲律宾是长久天主教化了的地区。16世纪,麦哲伦和其他的西班牙探险者、商人和传教士,都来到过菲律宾群岛,为了尊崇西班牙王储即以后的菲利普二世,把这里命名为菲律宾群岛。1542年,这些群岛正式合并于西班牙,西班牙派总督来管辖。1571年,马尼拉城创立,成为菲律宾的首都。
  这个时期,菲律宾的文化没有印度、中国那样发达,因此居民开始学习西班牙语言,信奉基督教。菲律宾以后成为东亚信奉基督教的中心地区。1577年起,西班牙的多明尼克会、方济各会、耶稣会等教派都在菲律宾设立教区。
1591年,马尼拉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到1622年,菲律宾的天主教徒已超过50万人。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天主教,一些教会开办学校、医院等机构,并且提倡社会道德。然而,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有些教士也存在不少腐败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