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正福寺耶稣会士碑演义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开场词

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石碑展区中,伫立着与众不同的镌刻着拉丁文和中文的34通墓碑,是清朝法国在华传教团正福寺墓地的幸存之物。凝视这些历经沧桑的墓石和铭文,我们可追寻当年法国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辉煌业绩,亦可窥见,作为这些传教士最后归宿的正福寺陵园,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的兴废枯荣。

第一回:基督教三传东土,耶稣会一马当先

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一支,是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他们的传教士从美索不达米亚一直到了印度和中国新疆,并在7 世纪中叶进入了中国内陆。明天启三年(1623年)在西安西南周至或西安西部(两种说法)出土了一通“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证实了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确实在唐贞观九年(635年)来到了中国。

文章图片1

图片来自网络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八月,下诏灭佛,景教也同时被禁。此举给景教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景教从此未能发展。

元朝时,基督教再次在中原大地得以传播,当时主要有两个支派:景教和天主教。蒙古语文献中称“也里可温”也称“十字教”。在元末暂时退出中原。

明末清初天主教再次进入中国,一马当先的是耶稣会。

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个修会,1534年西班牙贵族依纳爵·罗耀拉创立于巴黎,1540年经教皇保罗三世批准。罗耀拉任第一任总会长。耶稣会渗透社会各阶层,参与各种活动:开办学校、医院、投资工商业,参加殖民探险,进行科学研究,出入宫廷,担任忏悔师,积极推进海外传教。

文章图片2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回:文化适应策略好,利公永眠在中华

文化适应策略的三个关键人物:

方济各·沙勿略1540年加入耶稣会,次年,他奉葡萄牙国王敕令,作为教皇保禄三世的大使,赴远东传教。其足迹遍及印度、东南亚,1549年到达日本。

在日本,沙勿略发现日本社会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

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在讲述当年情况时说:“当沙勿略在日本的偶像崇拜者中进行工作时,他注意到每当日本人进行激烈辩论时,他们总是诉之于中国人的权威。……他们通常总是声称,如果基督教确实是真正的宗教,那么,聪明的中国人肯定会知道它并且接受它。”于是,沙勿略决心必须尽早地前往中国,争取中国人的皈依。

1552年1月29日,沙勿略在致欧洲耶稣会的信中说:中国拥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和高深的学士,他们极重视学术,并且以研究学术是一件顶光荣的事情。所以派往那里取得传教士,更应该有高深的学问,能够应付种种难以解答的问题,对哲学应当彻底明了,还要具备天文、地理等丰富知识。这就为日后耶稣会在中国采用适应路线,制定借助科学文化布道的传教策略作出了大胆的设计。

沙勿略之后另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意大利人范礼安。范礼安1566年加入耶稣会,1574年被任命为耶稣会远东传教区的教务视察员。1578年,范礼安从印度抵达澳门。

通过考察,范礼安认识到,必须改变以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澳门传教的思维方式和传教手段。……由于当时葡萄牙的传教士们思想保守和行事僵化,凡入教者必须葡萄牙化:要学习葡萄牙语言,取葡国名姓,穿葡国人的服装,生活方式和习俗也都要葡萄牙化,“故不啻进教即成为葡国人也。”他认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决不能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摧毁或取代当地文明。而只有在尊重中华文明和精通中国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学术交流和道德规范的相互影响,通过利用天主教使中国文化更加完善的实际效果,最终达到皈依中国民众的目的。

1579年7月和1582年8月,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受范礼安的委派先后来到澳门。

利玛窦为天主教在华传教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

利玛窦意识到,如果想要天主教在一个非天主教国家有较大的发展,就要具备这样一个条件:要么改变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体制;要么教会在某些方面必须适应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而前者在中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他提出,“按照上帝的安排,对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帮助人民关心基督教。”基于这种思想,利玛窦制定了一种后来被称为“利玛窦规矩”的适应中国社会实际的传教路线。

利玛窦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习中国经典、语言、书法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上,而且还着力著述和翻译书籍。利玛窦刻苦钻研中国儒家经典很快取得成效,他能熟读《四书》、《五经》,在与文人名士交往时,能够引经据典,阐明教义,深得当时儒者的敬佩。“教内外人士致书请问的,日有多起,辄手自裁达,虽屡屡长言,亦不憚烦。”

为了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利玛窦把天主教教义与儒家古代经典结合起来,主动附会先秦儒学,以儒家词汇作为阐述天主教义理的依据,并以儒家自居,明确地表明天主教与中国先秦文化并不冲突,而且是基本一致的。这样一种传教方式,很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并打消人们对他们的疑虑。

1601年1月24日,在中国大明王朝的纪年表上,它被称为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个来自“九万里”之远的欧洲人进入北京朝阳门,他有一个中国名字——利玛窦。

他进贡的西洋自鸣钟博得了万历皇帝的欢心,被破例允许在北京定居。1605年,他购买了一处房产,作为他和他的同伴居住和祷告的场所,后经多次的改、扩建,成为今天的宣武门天主堂,即南堂。

1606年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共同翻译《几何原本》。每天下午,徐光启来到利玛窦住地,利氏口授,他以笔记,对每一个词汇都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尽量用中文已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含义,现在人们家喻户晓的点、线、平面等术语,连同“几何学”一词本身,都是徐光启和利玛窦两人当时确定下来的。

1610年5月11日积劳成疾的利玛窦平静地走完了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享年5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