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诗歌赏析

 昵称32901809 2020-09-02
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诗歌赏析

“建安风骨”魏晋南北朝时的诗歌。这时的诗歌在延续了汉乐府的文学风格德同时也开辟了新的诗歌天地。为中国璀璨的诗歌文化奠定了基础,也是后来诗歌文化的开山之祖,对唐朝诗歌有较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一个政治动乱的时期。有志之士都希望一展自己的抱负,各路豪杰群雄并起,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古人云:“时事造英雄。”也许正因为这样一个政治格局,才造就了曹操这样一位具有争议的英雄。有人说他奸诈,也有人称他“奸雄”“枭雄”不过人无完人,所有的事情都是矛盾的存在,有好便会有过;有得到必然有失去,所以我们应该赞扬学习他的优点,原谅他的错误。

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诗歌赏析

曹操一位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军事家,还精通围棋,可见他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一位名副其实的“杂家”。他思想开放,具有别具一格的处世方式;有很强的处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自信,充满魄力,无人能及。他能够合理的选拔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能适时地把一个人某一方面的才能发挥到极致。然而越强大的人,也就越孤独,越受到别人的误解,可见曹公也是性情中人,也有柔情的一面,这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来,正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他不但自己是一个诗人,而且为这些建安诗人提供了物质基础打开了一片自由的空间。

曹操的诗如同他的性格一样,既具有“气纳山河之态”又具有“包藏宇宙之心”,“大气磅礴,雄心不已”之气,兼入“英雄孤寂”之音;既有乐府诗的音韵美,但又不同于乐府诗。贵在反映事实,语言精简而直言不讳,予以古直刚毅之质感,豪情万丈,壮志雄心充满自信和高傲之气,兼英雄孤寂之悲凉,如《短歌行》,《篙里行》;另一特点是他的感情真挚,如《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变化多端,语言古朴高雅,感情跌宕悲凉,回肠荡气感人肺腑,可谓抒情文之精品,虽直抒胸臆,却丝毫无娇柔造作之态。纵观全诗:古直诚恳不乏变异,使全诗透出古朴而大气,高雅而慷慨之音,过于直白的抒发感情,乃诗之不足也!其次就是诗歌大气磅礴,有气纳山河之气慨,吞吐宇宙之气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高远的视角,景物跳跃性较大。

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诗歌赏析

然而,他的次子曹丕,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与曹操的风格截然不同。他的诗歌语言清丽而凄美婉转,结构巧妙,描写细致,感情真挚而又含蓄,造就了缠绵悱恻的情感效果。意境优美,引人入胜,好似亲临其境,“其诗中之人为己也。”极易勾起你的情思而产生共鸣,此乃诗之过人之处也。文人化艺术创作风格已经逐渐形成,如《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同时他也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作方式,弦外之音无穷无尽,寓意深远,胜过西方小说创作中的“冰山一角”之论。

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诗歌赏析

曹植可谓是当时最有才志的诗人,天资过人。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子建之诗,集括风,雅,组,屈,宋,洵为一代宗匠,高居诸子之上。”然其浑雄苍老,有时或不及乃父;清莹悲凉,有时或不及乃兄。然不能不推子建为极者,盖有得於诗家之正派的宗也。子建为之奇才,他不同于他父,但也集前者之大成,发挥自己的才能,称之为一派宗师,后来唐诗都受过他的影响,诗歌的文人化艺术创作已反映的非常突出或逐渐成熟。他的诗歌结构奇妙,诗词华茂,描写景物细致形象,形态也非常逼真,声形并茂。曹植前期的诗歌自信而充满报复,后来却较悲愤和愤世嫉俗,前后两期诗歌风格截然不同,这和他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天才的结局总逃不脱悲惨的宿命!

建安风骨——曹氏父子诗歌赏析

BOBO

写于2006年转载 2020 8 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