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报专题:从财报“拆入资金”科目看银行间的交易

 坤鹏论 2020-09-02

当金融里的钱开始在金融体系内转来转去时,往往意味着潜在金融风险开始放大。

——坤鹏论


本文的重点清单

1.什么是“拆入资金”?

2.什么是超额准备金?

3.拆借业务的诞生——银行间的交易。

4.什么是Shibor?


“拆入资金”依然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专属科目。

前面讲过,“吸收存款和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科目,属于“同业业务”,通常被投资者称为“同业负债”。

一、什么是“拆入资金”?

“拆入资金”和“吸收存款和同业存放”相似,也是A银行把钱交给B银行。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如果A银行在B银行开了账户,钱存进A银行在B银行的账户里,就是A银行的资产——存放同业,B银行的负债——同业存放。

如果A银行把钱直接借给B银行,那就是A银行的资产 ——“拆出资金”,B银行的负债——“拆入资金”。

我们可以简单记忆为:钱进了在你那里开的银行账户就是“同业存放”,钱直接借给你就是“拆入资金”,它们对于你来说,都是负债,并且是时间不超过1年的流动负债。

二、什么是超额准备金?

“拆入资金”其实是银行间交易的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又是什么呢?

由于现实中银行并非一家,客户也不会都选择同一家银行,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银行之间的结算需要。

就像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结算通过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账户里保留的存款来完成一样。

银行间的结算则通过它们在央行所开设的账户里的存款来完成。

正是出于交易和结算的需要,银行在规定的准备金之外,还要额外保留一部分钱,这些钱就被称为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的多少由银行自己决定,并且存在央行那里,当然也有利息收入,但是很低。

而超额准备金加上银行各处网点机构保险柜(库)里存放的现金,组成银行的“超额备付金”(或简称“备付金”)。

三、拆借业务的诞生——银行间的交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