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茶香,品滋味,三分钟教你正确区分白茶和绿茶的不同,不再蒙圈

 小陈茶事 2020-09-0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秋风起,多喝几杯茶润燥。

前几天出去办事情,顺路到朋友的店里坐了一会。

日过正午,朋友习惯性的泡下午茶。

当然也不忘把我一起招呼过来,特意泡了白毫银针。

抿一口朋友泡的茶,舌尖瞬间就能品尝到茶汤里的涩越过了鲜。

然后向他直言,刚才在倒出茶汤时动作慢了一点,茶汤有些涩了。

朋友听了后,却表示这不要紧。

“喝白茶的感觉和绿茶很像,汤水稍微泡苦泡涩一点,没有太大影响。”

“重要的是,喝这些茶就是走香的,闻起来茶香足够浓就好了。”

那位开了家手工店的朋友,打趣自己喝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村姑陈很欣赏他的喝茶心态,不过对他的说法却有些不赞同。

因为,那位平时喝传统型铁观音和水仙肉桂为主的朋友,他提到白茶喝起来其实和绿茶很像。

至少从闻香和品尝来看,一直分不出这两种茶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绿茶白茶的风味,大不一样。

《2》

闻香,能识别绿茶与白茶。

毕竟它们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茶类,内部积累的芳香物质不同。

往外呈现出来的茶香,更是两条平行线那样,甚少有关联。

先来说绿茶的香气。

不同地域产出来的绿茶,茶香很独特。

从感官印象上看,有的清远,有的浓郁,有的淡雅,有的凌冽。

挑几个有代表的香型来分析,茶友们仔细对比过后,就能发现绿茶香气的特点。

比如,西湖龙井的豆香。

这种类似炒豆般的香气,非常的有辨识性,是植物蛋白被翻炒过后散发的气息。龙井的鲜醇豆香,来源自炒青绿茶的工艺特殊性。

炒青绿茶在加工时,大致步骤是杀青,揉捻,炒干。

在这炒青的过程中龙井的豆香或叫豆花香,能够得以成型。

至于白茶,不揉捻,不炒青的加工方式是不论如何,也产生不出这样的炒豆子般的香气。

再比如,炒青绿茶里还有板栗香、兰花香等香型。

从制茶的原理上说,和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转变有关。

当绿茶在加工制作环节时,干燥工序的温度高会让绿茶出现炒豆香,而中温多见板栗香。

至于低温则使得茶叶内部的低沸点芳香物质保留充足,产生清香风味,如兰花香等。

绿茶当中的板栗香,茶香高香,清香纯正,是其独有的香型。

而没有经过炒青的白茶,不会产生这样的香型。

绿茶的花香多以清新淡雅的兰花香常见,个别名优绿茶的兰香持久,与众不同。

但白茶的花香,表现则远不限于兰花香这一类。喝一泡2020年的白牡丹,花香清郁而缤纷。七里花香,缅因花香,晚香玉香,鸳鸯藤花香,天然的植物清芬荟萃,香气层次精彩无比。

最后,绿茶里出现范围最广的茶香,在于清香。

“清香”二字,恐怕是最适合形容绿茶的词汇了。

在很多茶友的理解看来,所谓的清香就是一种绿茶的气息。

那是一股在春天时到山野里去,空气里弥漫着雨露和花草的香气,分外清新。

将炒豆香、板栗香、兰花香、清香等绿茶的代表香型牢记在心后,再去感受白茶的香气。

对比过后就能发现,白茶的香气和绿茶,大不一样。

《3》

白茶的茶香,更为纯天然。

用一句“清水出芙蓉”来形容,刚好可以概括白茶的清丽香气。

白茶的香气里,新茶和老茶不同,散茶和饼茶有别,春茶和秋茶相差甚远。

并且在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不同种类的白茶之间,香气特征不尽相同。

总结来看,白茶的基础款茶香,和绿茶很不一样。

比如,花香。

白茶的花香,在任一种茶内部都有分布。

春白茶的花香清爽,更多是开在春日山野里的细碎小花。如七里香,槐花香等,清新悠远。

而到了秋白茶这,花香更多了几分熟美,像是秋天的爽朗山林里吹来一阵风,混同着花香干芦苇香等气息,一同飘入鼻端。

提到白茶的花香,不得不提一位花仙子——白牡丹。

高山茶园产出来的白茶白牡丹,芽叶细嫩,冲泡后在盖香上展现出来的是桂馥兰馨,百花争艳般的状态。

夜来花香、栀子花香、 茉莉花香、水石榕花香。

香得像是海边的潮水,不断起伏,翻涌,不曾停息。

除了花香外,毫香也是白茶香气的主基调。

白茶的毫香,来源自芽叶上的浓密的茸毛,闻起来是特别迷人的植物荷尔蒙香气。

新白茶的毫香,闻起来是极张扬,清爽,表现力十足的。

像干燥的狗尾巴草,野芦苇香气。

如果是养分丰富的头采米针,还能在它的浓郁毫香里辨别出类似煮玉米须般的清香,感受起来特别舒缓。

伴随着存茶时间的增加,白茶的经过多年的时光沉淀后,毫香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感受存了多年的老银针、老牡丹时,毫香闻起来很接近干燥的粮食谷物香,闻起来就特别让人安神。

此外,细说起来,白茶的代表香型还包括了药香和枣香。

药香,并非是难闻的药物气味,而是种天然的植物清香。

新白茶的药香,大多表现为草药香。接近根茎类的草药,带花带叶还带茎。

像南方夏天在煮凉茶时,常用的鸳鸯藤、车前草、蒲公英、白茅根等等,别有一股清鲜提神的气韵。

而老白茶的药香,更多像是防风、黄芪一类通窍补气的中药香。

药香沉郁,悠长不易变淡,闻起来很是特别。

至于枣香,它属于比较稀罕稀罕型的香气,在品质较高的老寿眉饼茶里多见。

只有白茶寿眉压饼后,茶梗和叶片内部发生了部分破裂,果胶物和可溶性糖析出,黏附在叶片四周。

伴随着存茶时光的流逝,枣香才能逐渐的显现出来。

闻起来亲切甘甜,清清爽爽,没有半点甜得发腻的感觉,俘获了一众茶友的芳心。

细数茶香的来历,白茶的花香、毫香、药香、枣香等香型,和绿茶拥有天壤之别。

毕竟它们两者之间,工艺不同,可存放的时间不同,茶树品种不同。

自然而然,茶香内部积累的天然芳香风味,不会有相似之处。

《4》

袅袅茶香,是好茶的灵魂。

在喝茶之前,单是靠闻香,已经能感受出绿茶和白茶的大不一样。

但等品尝汤水过后,绿茶和白茶传递给我们味蕾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形容绿茶的滋味,我们常会用到清新、纯净、清爽、清香扑鼻等词汇。

个中感受,来源自绿茶的独特加工过程。

绿茶的制作过程,必不可少的工序是杀青。

茶叶经过杀青后,内部的多酚类物质和叶绿素等停止了与氧分子的反应,大量的保留下来。

所以,绿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含量高。

这让喝它的人,体会到来自春天的清香风味,汤水滋味清泠泠的,带有明显的清冽感。

但白茶的滋味,尝起来和绿茶的感觉不大一样。

白茶的加工过程较为简朴,不揉捻,不杀青。

主要工序在于萎凋、干燥等步骤,将茶叶内部的胶质、多糖、茶氨酸等大量物质保留下来。

故而,白茶的茶汤滋味,要更加有内容。

以白毫银针的汤水而言,泡出来的茶汤更有淳和感。

细啜一口,汤水像果浆般的质感,似凝冻般莹润,大量的白毫掉入到汤水后,让茶汤喝起来分外的鲜,醇,爽口。

将绿茶和白茶分别泡开来,对比着喝。

小口的尝入茶汤后,用舌头轻轻的掂量、搅动,感受茶汤的厚度和饱满度。

相比之下,高山白茶的茶汤,会微沉,有重量。

而绿茶的滋味,则更多是一招鲜为主,贵在清新鲜爽。

喝茶时,绿茶的清新风味保存时间有限,要尽早喝完为好,不适合长期储存。

但白茶的尝味期,时间则要延长许多。

喝白茶,既可以喝新茶尝鲜,又可以在老白茶那,体会甘醇饱满的茶汤滋味。

总而言之,白茶的味道喝起来,风味更为缤彩纷呈,让人应接不暇。

《5》

秋天的下午,秋阳明媚,晴空一片。

忙完手头的事,泡上一杯茶香享受。

尝一块不求饱的点心,抿一口鲜香的茶汤,将思绪放空一会。

书画琴棋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都是生活。

一天的尺度里,下午茶的时光分外安逸。

安闲的喝茶,细致的品尝,认真的感受茶与茶的不同。

论喝茶,并非是绿茶和白茶的香气滋味太像,让人不好分清。

只是,没有细心对比,而已。

多花心思比较,这两种茶的风味区别,直接了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20),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