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真言》讲:人有秋疾,三月难息。秋季患病,难治又容易有后遗症。马上就要进入9月了,中医上认为,人们在秋季,容易出现气虚亏损,有气虚证。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所以这个时候,补气养气很重要。黄芪味甘,性微温,属补气良药,其主要功效就是补中益气,而且补而不腻。 1,增强免疫力 黄芪富含多糖,能够提高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免疫细胞的再生能力,增强免疫力。 2,降血压、控血糖 黄芪对于促进胆固醇的分解有很好的作用,能够调节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 黄芪含有非常多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多余的自由基成分,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防感冒 黄芪可以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能够减少患感冒的次数,或者让感冒的症状比较轻并快速恢复。 注意:已经感冒发热的患者别服用黄芪,不利于身体退烧。 日常生活中,黄芪怎么吃?又适合那些人吃呢? 入秋后早晚温差大,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黄芪山楂饮 食材:黄芪10克,山楂15克。 吃法: 1、黄芪切段,更易泡出成分,功效佳。 2、山楂用冷开水冲洗后,和黄芪一起放入保温杯用沸水400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 3、服完可再加沸水,共可冲泡两次。 黄芪补气,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它“化瘀而不伤新血,行滞气而不伤正气”。 黄芪泡茶,补气养血 曾经采访过一对百岁夫妻,两人加起来有200岁了,还十分健康硬朗,养生堂专家探究了其长寿的秘密。当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李立志李医生,改良了一碗:益气养血温中茶。也用到了黄芪和山楂,同时还搭配了几味健脾养胃的食材。 益气养血温中茶 【配方】黄芪10克、西洋参5克、枸杞子10克、山楂10克、菊花6克、麦芽6克 【做法】泡茶代茶饮即可。益气养血、温中暖胃、健脾消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 菊花: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如果说补气者人参第一那么第二的一定是黄芪。 同时他俩还有区别: 黄芪的固表,补益卫气就类似于增强全身免疫力的作用。肺脏主一身之气司呼吸,脾脏主运化水谷,运化吸收水谷精气,这两者是人体后天之气生成的根本。 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一个看先天的气(肾)好不好,但这个在出生时就决定了的,一个是看后天的气足不足,这时候就要看肺脾两脏的功能强弱了,这个是可以后天补益的。 黄芪能够解决的症状: 常用的补气血基础方剂就是黄芪当归汤,只用黄芪当归两物,用量5:1即可。补气血方剂都会用黄芪、当归两物哦。 1、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人 2、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 3、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 4、感冒发热的患者也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 5、怀孕期间的女性 |
|
来自: 旭锐 > 《中草药的作用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