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瓜故事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地瓜故事

作者丨任红梅

 地  窝  子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子里刨地窝子,用来贮存地瓜萝卜白菜什么的。我们家的地窝子都是我和哥哥、妹妹一起挖的。现在想来我们当时大概有十来岁吧,反正都上小学的样子。   

      每年的秋末,我们就在院子里老地方画出大体轮廓,开始浩大的工程。等挖到一米多深的时候,从坑里往外撂土就困难了。我和妹妹就开始岸上工作,用个竹筐拴上绳子放下去,哥哥在下面挖土装到筐子里。然后我和妹妹就使劲的拉上来,把土倒掉,然后再递下去……

  记得有一次,哥哥撅了个大土块,费了老半天劲给我们装了筐,我俩兴奋地往上拉,结果筐翻了,大土块掉了下去砸到了正仰着头给我们用铁锨往上推的哥哥头上。哥哥一下子就坐在了地上。我和妹妹以为哥哥被砸死了,妹妹哭了,我也吓得手脚发麻。过了一会儿,哥哥捂着头站起来了,继续工作。事隔三十年我们都没有提起过这事儿,不知道他俩是否还记得?大坑挖到足够深的时候,哥哥总是很潇洒的在坑壁上铲上几个坑做脚蹬,然后身手敏捷的爬上来。站在上面审视一下,我和妹妹则小心翼翼的踩着这几个“蹬子”,爬下去感受一下。然后最刺激的就是我们在洞壁上再挖个拐洞,就像电影地道战里的那样。哥哥挖的最大,一般存放白菜,我和妹妹就挖地瓜种洞和萝卜洞,中间的大厅就放地瓜了。这个活我们都很愿意干,挖完了,先要铺上一层干草,然后周围用玉米秸子圈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透气且保温。每次做完这个活,我都要在这个小洞洞里躺一小会儿,心想要是能天天自己住在这个小天地里也很不错哟!

  地下工程完成后,我们就要封顶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找几根大木桩,当梁,横放在地窝子上面。然后用个旧苇席蒙在上面,再铺上玉米高粱秸,开始盖土,盖上厚厚一层土后,打实,然后再拿玉米秸盖好。当然洞口的处理是很讲究的,需要老爹帮忙加铁丝拧紧才行。

   冬天,地瓜萝卜白菜都进洞了,属于我们的快乐就开始了!有时候悄悄地下到地窖里,什么事儿也不做就能在里面呆上老半天,地窖里很温暖也很潮湿,时间长了地瓜、萝卜的浑身长满了细毛,到了春天甚至能发芽开花,弱弱的美美地,让人看不够。

   有一回村里晚上放电影,演完电影娘说是找不到猪了,猪食槽子翻躺在猪圈外面,那可是我们一家人辛辛苦苦喂大的呀!撇开娘每天和食热汤的喂它不说,我和妹妹还要每天去为它割菜呢,于是一家人开始满大街草垛里找,找了半宿也没找到,就在我们遗憾的准备睡觉的时候,妹妹听到了“槑槑”的猪叫声,哈哈,原来它拱翻猪食槽子出来遛弯,不小心踩空了从地窝子口掉下去了。天知道它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去吓掉魂了没有,反正肚子是没吃亏,吃的鼓鼓的。哥哥下去用绳子拦腰把它栓住,一家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吊上来,窖里的地瓜被它连吃带拱那是一片狼藉啊!看在它失而复得的份儿上就不跟它计较了。        

  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爱梅,我敢说她家的地窝子那是全村最好的地窝子了,因为他们家这种活都是她爹亲自做的,洞挖的非常气派,比我们家的要大一倍多,他们家都是踩着梯子上下的,让我非常羡慕。还有边上的小“窑洞”也有六七个之多,那简直就是个大游戏场啊!我们四五个小姑娘就经常到她家地窝子里玩捉迷藏、吓人的游戏。最刺激的一回,是玩捉迷藏,只剩下小红没找到的时候,我们几个偷偷的踩着梯子爬出来,然后把梯子提出来,盖上地窝子的盖子,然后就等着看她的笑话,谁知道玩了玩跑到了大街上把她给忘了。小红在里面藏啊藏啊,等了半天都没人找到她,自己现身到处呼黑啥也看不见,那真是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据说小红吓尿了裤子,哭的都没声了才被上坡回来的大人发现。幸亏爱梅她娘脾气好,要是换了我娘,该不会给我一顿笤帚疙瘩吧?

 地  瓜  干 

   到了秋天,地瓜都在院里集合,堆成了地瓜山。我们可以随便挑随便选,看中哪块儿吃哪块儿,也不用洗,找个玉米秸当中劈开就是刀片啦,用这把“刀”刮一刮地瓜皮,差不多就OK啦。啃一口,刮掉皮儿,一脚踢出老远去,最后吃够了干脆咬下一口来直接扔出去比谁扔的远。

    大人们开始洗地瓜,父亲开始架杆子、扯铁丝,最吸引我们的永远是切地瓜机。哥哥虽然瘦小,但是劲儿不小,专门负责像摇辘轳一样拧地瓜机,我和妹妹负责从上面的入口往里扔地瓜(娘只准扔,不准手离得太近,据说有人的手被削去过呢)。地瓜落下去,随着“嗤、嗤”的声音被切开,白白的地瓜片就纷纷的落下来,娘在案板上把地瓜片从三分之二处切开一道,以便挂到铁丝上。院里架了一排排的杆子,杆子从上到下每隔20厘米缠一道铁丝,铁丝上挂满了切好的地瓜片,最后的下脚料有的人家均匀地洒在房顶上,也有的在地上铺上麦秸撒在上面。要是运气不好的话,遇上下雨天屋上、地上的地瓜干就要赶紧收起来。要不然就会发霉,满身长绿毛,老了就是满身黑乎乎的毛了,做出汤来苦苦的没法喝。至于架子上的地瓜干待遇就好多了,用塑料布从上面蒙起来,直到干透再摘下来。

   干了的地瓜干,就等冬天做汤饭了,先把地瓜干泡上一两个小时然后下锅,要不然很难煮烂,就跟啃骨头似的咬不动。记忆里最美味的是地瓜干绿豆汤,糯糯的绿豆和酥软绵甜的地瓜干解馋又垫饥,浓浓的汤汁总是一碗一碗喝不够。在八十年代初还不能普及白面馒头的年代里,这是最受我欢迎的了。

冻 地 瓜   烤 地 瓜

  小时候的肚子里总是缺点儿东西填巴,没有水果,没有零食,地瓜就是我们最好的水果兼零食了。秋天出来地瓜都是堆在墙角,用棒子桔盖着。我们饭后上学都要揣到兜里两三块,第一块上学路上吃,第二块课间吃,第三块放学路上吃,反正就是嘴不能闲着。

  到了冬天就更刺激了,晚上拿一块放到墙头上冻的梆梆硬的,早上起床就揣兜里了,上早自习是学不下习去的,专门啃冻地瓜,那地瓜冻的跟石头一样,手是不敢拿的,要用衣服袖子包起来才行。一口啃下去只留下白白的俩齿印,啃到嘴里的就像刨木花一样,薄薄的化在舌头上,有时候冷的打个激灵,牙齿也冻的木木的,赶紧用舌头包起来哈哈热气暖和暖和,上课了,抽屉洞里的地瓜总是比老师有吸引力,趁着老师回头写字时赶紧用书挡着抢上一口,然后让它慢慢变暖,用最优雅的动作磨碎它,然后再伺机寻找下一次机会……等到第二节课,地瓜 就浑身湿湿的,化的软软的了。一口下去一包甜水,但是地瓜嚼起来就没啥滋味了,软不邋遢的,于是课间就象征性的啃几口,当毽子踢的满天飞了。       

   时隔三十年,现在想来倒想再尝试一下冻地瓜的味道,就是不知道这老牙还敢不敢硬硬的啃下去呢!       

   再说说吃烤地瓜吧!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睡在炕头上,到早上娘起床做饭,照例先扒灰,拿着那个掏灰耙,三下两下就掏出两块烤地瓜来。那是母亲做完晚饭后埋到灰里的,我和妹妹趴在被窝里用被子裹住脑袋,只露出脸来,这时候娘总是笑着。我猜她看我们一定像两只小燕子吧!娘掏出地瓜,在地上轻轻的摔打两下,就隔着灶台扔过来,我和妹妹就会一跃而出接住地瓜,在被窝里吃起来,摸得两嘴呼黑,像老鼠一样。吃完了,娘就扔过毛巾来,给我俩擦一擦嘴,顺便把地瓜皮收走。然后又从被窝上拿走俩棉裤,点上一把麦瓤,燃起红红的焰火,给我俩烤棉裤。烤完了迅速的攥住两头儿,一下子塞进我俩的被窝,呼的一下子冬日清晨温暖了起来。       

   我想吃老娘灶塘里烤的地瓜了!

作者简介

任红梅,1973年出生,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王霞   文姐

外联:郭杰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