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方桌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老  方  桌

作者丨 张岳芳     编辑丨文姐  

 我们家有一个老方桌,多少岁了,我也不知道,因为从我记事起,这个老方桌就在家里放着。

 它现在能够静静地站在这里了,但我记得小时候,特别是每年的冬天,这个老方桌能够在家的时候不多。

 方桌也叫八仙桌,是村里人待客用的一个物件,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来客人,父亲总是让客人坐在上座,给他沏上茶水,倒上酒,母亲再端上菜,这些菜可是我们平时捞不着吃的菜,特别是咸鸡蛋,每个都一切四瓣,放在盘子里,白白的清、金色的黄,那么鲜明,这可是母亲平时告诫我们不能吃,要来了客人给客人吃的东西。父亲和客人喝着酒,品着茶,拉着家常,母亲呢,就拿着面瓢,有时从面缸底挖出仅有的一瓢白面,给客人烙几张白面饼,有时家里没有就到邻居家借瓢白面,给客人烙几张白面饼,烙好的白面饼用白笼布盖着,呼呼地冒着热气、香气,等客人喝完酒,再吃白面饼。

 方桌在农村还有一个最大的用处,那就是谁家有喜事时,借去待客,在办喜事的前一天,帮忙的人就到有方桌的人家里去抬方桌,时间长了,谁家有方桌,帮忙的人都清楚,直接去借,办喜事的人家在谁家待客,就把方桌放在谁家,一般是在邻居家,结婚那天,办喜事的人家就把客人按大小辈安排好座次,围坐在八仙桌旁,然后由帮忙的人在规定时间内上菜,一般是八个碗,按一鱼二鸡三凉菜的顺序上,一共8碗菜,客人们由作陪的人邀请着喝酒、吃菜,或到一定时辰,办喜事的主家来敬酒,然后上饭,吃完饭,客人再到主人家倒忙活(道谢),就各自回家,帮忙的人就再收拾碗筷,把桌子擦干净,到办完喜事的第二天,再由帮忙的人,把桌子送回。并且办喜事的主家在桌子上压上几块糖和糊包(一种用面和模子烙的小圆饼,里面放着麸子,外面有好看的花纹,上面点着红点)。这时的方桌上面就油乎乎的,酒味烟味很长时间去不了,过几天,方桌就又不见了,又不知被谁家借去办喜事待客用了,一个冬天,方桌在家的日子不算多,因为,那时日子紧,到冬天生产队才分那么点钱,攒着娶媳妇用。所以,娶媳妇的家庭大都把日子定在冬天,

 不知从什么时候,方桌就在家静静地呆着了,一般没有来借的了,因为随着生活地提高,人们办喜事不再在家里,而是到饭店包桌了。家里来客人一般也不在上面待客了,因为家里添置了沙发、茶几,来客人就在沙发上坐着,在茶几上摆满了从酒店要来的各色菜肴,母亲也不会因为烙几张饼而难为地到处借面了,从馒头房拿馒头就可以了。方桌就那么静静地站在这里了,一年四季都站在这里,看着我们家庭生活的变化,村里生活的变化,农民生活的变化,国家的变化,我家的老方桌,就这样在家静静地呆着。

作者简介:张岳芳,就职于利津县陈庄镇集贤幼儿园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