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爷爷奶奶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我的爷爷奶奶

作者丨强哥

 关于我爷爷奶奶的故事,每当父辈们讲起,都会让我听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我爷爷生于1912年。在那个年代,祖辈上往往因为吃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对学问格外珍惜,于是,爷爷饱读诗书,他性格心思缜密,容忍性极强,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而我奶奶手巧得很,缝衣纳鞋,还会接生。她明事理,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与人共事非常爽快利索。十里八村的人都称赞爷爷奶奶是一对明白人。

 1940年,中共清河地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坚决贯彻中共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首长,关于"向小清河北至黄河两岸的广阔平原发展,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以扩大和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着力创建农村抗日根据地。我爷爷奶奶就是在这个大形势下,认识了首长宋立言。

 无数个漆黑的夜里,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我爷爷奶奶邀同村里的进步青年,秘密与宋立言同志在一起谈论革命,畅怀民主。大家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广大无产阶级的同情,被宋立言带来的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理念激励着。

 爷爷在那个时期担任了农救会会长,奶奶肩负着村里的妇救会会长。每当夜晚开会的时候,奶奶便为同志们准备好饭菜,还安排妇救会的同志担任警戒。

 宋立言首长看到爷爷奶奶对革命的积极性很高,遂郑重地赠送了一本《共产党宣言》。这本书让爷爷奶奶爱不释手,在以后抗日的岁月里,小心翼翼,唯恐被他人发现,藏了又藏。

 1942年,齐鲁遭遇大旱,各边区都成立了抗旱救灾委员会。通令:凡救灾委员会发布的决定、指示、命令,各乡镇均应毫无条件地执行。爷爷奶奶接到的命令就是:野菜代粮,备战备荒。由于缺少粮食,各边区政府号召全民出动,挖野菜。爷爷奶奶带人采集榆钱,柳叶,曲曲菜,马齿菜等,积极地去完成任务。因为我村地处空旷,盐碱滩涂遍布许多的蒿种子,吸引来了其他边区灾民。采到后期,那荆条皮都被灾民们剥得一干二净,令人一望凄白惨烈的景象。爷爷奶奶看到西县的灾民们蜂拥而来,嘱咐村民们要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对前来逃荒的灾民给与方便,不可阻挠或赶离,特别要求民兵负责维持秩序,对饥民们实行了划分区域,合理安排地段,保证了饥民平稳地度过难关。

 爷爷奶奶入党以后,工作更加忙碌了。在1943年的2月,广北行政公署改建为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我村隶属于小清河以北六个区中的第十区。爷爷奶奶遵照上级领导关于开辟农村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抗日救亡的活动,以致于常常忙得饭都顾不上吃。   

 在那一年的腊月,爷爷在从牛庄开会回来的路上,恰遇到了日伪军疯狂地对垦区一带进行合围"扫荡"。当时,爷爷反应迅速,转身跑往荒郊野坡,日伪军在后面开枪追击。爷爷跑到了一片坟地,正巧有个人在放羊。他一把拽住爷爷的胳膊说:“跟我来!”爷爷被他连拖带拽地推进了一个大坑,用秫秸掩盖了起来。一会儿的功夫,爷爷在坑里隐约听到敌人询问放羊人,看到共产党了没有?放羊人镇定地说,刚跑过去…….敌人继续朝前追去。爷爷得救了!爷爷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即拜放羊人为义父。时至今日,我们两家后辈依然往来密切,实不敢忘当年救命之恩。

 到了1945年的正月,各区均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大参军"运动。爷爷奶奶积极响应县委组织部长樊玉莹的号召,奶奶贴标语,爷爷做演讲,号召村里的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入伍。一时间,村里出现了争相参军上战场的感人情景。这次动员村里青年大参军的工作爷爷奶奶做得好,而受到了时任渤海军区首长宋立言的通报嘉奖,并在大会上亲自给奶奶的姓名“康张氏”,更名为:张艳荣。说是新时代了,广大的妇女同志们就要解放了!像奶奶这样的进步妇女,要解放,首先要从自己的名字开始。艳荣,一个女中争艳、光荣的意思。话音刚落,台下便迸发出长久的掌声,爷爷的掌声犹为热烈。在这次表彰大会上,奶奶张艳荣,与田庄的孙玉荣还有沙营的一先进模范被首长亲切地称为"七区三姐妹"。     

 会后,受当时公安局长王萍同志指派,爷爷担任公安特派员入驻七区丁庄工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0日广饶县城解放,爷爷奶奶于当日随大队武装与县公安局进驻广饶县城。

 直到1958年,奶奶去世,爷爷考虑到家中仅有我大爷和二大爷在操持家务,我爸爸和四叔年幼,便向组织提出了回家乡工作。

 回村后爷爷长期担负着村支书和大队长的重任。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老少爷们更是全心全意。每逢清明扫墓的时候,爷爷都会被村里的学校所邀请,给师生们庄严地讲解革命先烈们为抗日解放做出的牺牲......

 因了老一辈革命人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先辈精神,在奋斗者的时代,奋斗出自己的幸福,以不负先辈之厚望。

作者简介:强哥,生于1972年,山东东营辛镇人,自幼酷爱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