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记忆之乡风篇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家乡的记忆之

乡风篇

作者丨程强    摄影丨韩健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回忆小时候在家乡的日子。

 儿时家乡的主体是一片规则排列,伸手几乎够到屋檐的土坯房。多为泥顶,后期才逐渐变成红色的瓦顶房。每户三到五间不等,只有家庭殷实、人口多的人家才会有偏房、畜棚,以利于骡马牛羊的饲养。值得炫耀的是俺村建村晚,街道规划好,是采用“井”形规划。即“井”字中间的空白四亩地为四家宅基,笔划为路,依次类推,所以家家靠路、出行方便。整体看来排列有序、规矩整齐。因屋子小势必就家家户户闲着一大院子。勤劳的先辈们就栽满了杨柳桃杏等树木。回想起来,村里合搂粗的大树比比皆是。是以生长季节从远处看村庄就是绿树葱茏、蓊蓊郁郁。

 那时社会穷家庭更穷,没有现在这些家电设施,电也是八零年左右才有的。深秋以后直到来年农历二月二左右,是大部分村民(学生除外)的“法定节假日”。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天气,没有人会窝在家里。这时村里几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就起到现在广场的作用。中老年人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抽烟聊天;姑娘媳妇们扎推纳鞋垫、做鞋之余就是跳绳、跳房。跳绳时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跳房时的轻盈灵动、如燕惊飞,不时引起围观者的喝彩。此中透露出的幸福、快乐和祥和的气氛极具感染力。

 不上学的半大小子们则在做像掰手腕、抵拐、拉钩等游戏打熬气力。久而久之,大家就会知道谁的力气大、谁的腿硬、谁的钩厉害等等。现在看来这无聊的游戏却极大增加了村民的凝聚力与感情。

 我那时也就是和同龄人满街乱窜,就是放了学也不回家。直到听到母亲悠扬的喊孩子吃饭声,我们全都像听到圣旨一样立刻回去。那声音结合着黄昏那袅袅炊烟,当是记忆中最美的画面,如今成了最魂牵梦萦的回忆。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全是纯手工打造。我玩的张子(长20公分粗三公分左右的木棒两面带尖)、木陀螺、洋火枪、风筝以及过正月十五拉得纸汽车等都是出自1971年出生,大我三岁的哥哥之手。那时我直接就是他的跟屁虫,他甭想甩掉我。

 村里的年轻人婚事也多在这时举行。那时村里有大厨,菜品由大厨开好目录专人赶集釆办,宴席设在四邻。说实话,邻居家的小孩都会借此改善一下。现在回想起那时的馒头和熟肉感觉就是比现在的香。

 伴随着新年的鞭炮声,乡亲们的娱乐也达到了高潮。那时的年才有年味,爆仗声从一进腊月直响过正月十五。放爆仗的主力当然就是我们这帮六七岁的孩子。无论大人是赶集备年货还是走亲戚,我们永远都是混吃、混糖、混爆仗。至于新衣服,我一个姐一个哥,轮不着我,我只能穿他俩替换下来的。      

 元宵后,天气转暖。村里开始有了垫房台、挂瓦、盖房等土木工程。淳朴的村风非常简单地搞定了这一切。推土、拓坯 、打夯等根本就不用主家招呼,大家自动带工具前来帮忙。那时打夯有号子;垒土坯房有讲究。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服从明白人的领导安排。伙食也简单,两扇门板一支就成了四米多长的长条桌。中午包大包子;晚上炒萝卜条;蒸虾酱、炖豆腐等。那饭菜的香味结合酣畅淋漓的划拳声飘满四邻,让全村都体会到建房盖屋的喜悦。

 东风徐来、春暖花开。大人都参与了生产队的农忙中去。我们这帮小学生就和流浪儿一样完全失控。上学放学的路上打鸟、摸鱼、偷瓜、游泳有的是节目。那时家乡周边生态极好。到处沟汊纵横、溪流潺潺、野花遍地、小鸟啾鸣。那时农村小学有麦假、暑假和秋假,野地、水坑成了我们的天堂,随处可见光屁股游泳摸鱼的我们。         

 现在的村庄也真变样了,一色的大砖瓦房带大院。柏油路两边都带下水道,专人打扫的没一点垃圾。当年的那些小伙伴也不好再凑了。偶尔回村,三十以下的也基本上叫不出名字来。感觉自己完全成了一个外人。而孩子们压根就不想回村,完全没有了几岁时回村看牛看羊的热情。    

突然间觉得好惆怅。原来在我们每个70后的心里,回忆才是我们最值得传承下去的东西。

作者简介:程强,河口六合人,70后。自由职业,爱好广泛。豪爽率真、任侠义气;最喜旅游、读书、饮酒。足迹踏九州;朋友遍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