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 影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2018.08.22

作者丨卞新波       摄影丨王连玉

读初中时,自己玩了个乱七八糟,考高中时没敢报考全县的最高学府利津一中,便去了盐窝的利津四中读高中,在那里认识了张凯平老师。那时,我的数、理、化学得一塌糊涂,但是因为父母工作上的方便,我有获得课外读物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读到好多文学书刊,所以在其他学科不是强项的情况下,对语文还是充满着信心,也就最喜欢上语文课。

第一堂语文课,张凯平老师走上了讲台,他五十多岁,个子不高,一件挺旧的几乎分不出颜色的中山装,扣子都没系上,看上去似乎有些邋遢。那天他的脸色通红,像是喝了酒还没醉醒,进门后看都没看我们,把教案往讲台上一扔,用“沾化腔”喊了句“上课!”,便开始了讲解。看到他这幅模样,说实话,我挺失望,因为这形象和我想象中语文老师的“高大上”差得太远,内心不免生出了些许失落,但是从他开始授课的那一刻起,我的第一印象被颠覆了。

 那天他给我们讲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见他并不看讲义,只是拿着课本读一句便讲解一句,那投入的样子既洒脱又从容,他在讲台上来回走着,语言准确流畅,解读深刻到位,摇头晃脑并始终带着陶醉般微笑,他把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作者思想、文章意境分析得鞭辟入里,讲了个淋漓尽致,真可谓引人入胜。我一下子被他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讲课技巧吸引了,不由从心里叹道:这位老师太棒了,授课方式很对我的路子,从心里服气了他。直到几十年后,我一想起文章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句子,就想起张老师拉着长长的“沾化腔”给我们讲课的样子。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只要是他上课,我的大脑几乎没开过小差,手里没做过小动作,而且我的语文成绩也越来越好。

记得张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我》,要求我们写写自己,我便把自己从前如何调皮,如何捣蛋写了出来。没想到他竟然把它当成了范文解读,在课堂上进行了分析,说我写得真实、有趣、生动、有灵气。但是最后他说,你作文写得不错,以后可不能再像你自己写得那样调皮捣蛋了,要好好学习才行。搞得我不知道他是夸奖还是批评我。以后的每次作文,我的文章都要被张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解读分析,以至于大家公认我的作文在班里是最好的。当然,我也成了张老师最爱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分明地感觉到了他对我的关心和偏爱,只是自己当时太小,不知道如何报答老师的这种情感。

第二年的暑假,我转到了利津一中读书,开学后直接到了新学校,没去四中和老师及同学告别,当时挺想念张老师,总想着有机会去看看他,但是后来听说,张老师在那年的年底退休了,而且回了原籍居住,也就把去看他的念头渐渐地打消了。

这年的寒假刚过,那天的天气出奇得好,我的大脑在课堂上开了小差。偶然转眼看了一下教室外面,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发现张老师走在院子里,他穿着件大棉袄,敞开着怀,用一条粗线围脖,一头系着个提包,一头系了个包裹,一前一后地搭在肩上,他来来回回地往各个教室里观看,似乎在找人。我一激动,也没顾得和正在讲课的老师请假,立刻跑了出去,冲着他喊道:张老师!随着叫声,他看到了我,脸上马上像完成了一个心愿似的绽开了笑容,他快步走近我说:“你转学的时候没有告诉我,直到退休也没见到你,正好今天来县城办事,完事后想到这里顺便找找,看看能不能见到你。”就这样,我们站在学校的院子里聊了很久,最后他嘱咐我说:“我一直想对你说,你很有文学天赋,一定要好好学习,多看书!把这天赋把握好,会让你终生受益。”最后,他说回去,陪他走到学校大门口时,他让我回教室上课,然后朝着车站的方向走去,我在后面说:张老师,以后我会去看您!他回过头没说话,朝我挥了挥手,转身离去。我站在大门口,一直看着他的背影,走出好远好远......但是这次却成了我同张老师最后的见面。

那年的麦收刚过,噩耗传来,张老师去世了,我好一阵难过,后来记起,当时张老师来的时候,喘气已经很费力,我问过怎么回事,他说是走路累的,现在想来,那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许多年后,每当想起这次见面时他对我的叮嘱,感激之情总是油然而生。

我是幸运的,张老师在发现了我的个人特长和优势后,用他渊博的知识,朴实无华的言行,真挚善良的人格和对学生源自内心的热爱,成功地将一个文学梦植入了我的人生。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我仍然没有忘记张老师给我种下的那个梦,在知天命之年又拿起了笔,当然,我写不出鸿篇巨著,只能涂鸦些小文聊表兴趣,而正因为如此,我的人生少了浮躁,多了淡定和从容,纵然没有多大成就,却让一介凡夫从此有了生活的方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想,这就是张老师对教师至高境界的最好诠释吧!

张老师已经离开我好多年了,可他上课时的模样和对我的关爱,一直保留在我的脑海里牢记在我心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也许他的外在形象是朴素的,但他渊博的学识令我敬佩,高尚的师德让我敬仰。每每想起最后那次见面他离去时的背影,内心总是充满着深深的怀念。

作者简介

卞新波,1966年5月出生,大学学历,爱好文学,山东利津人。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同牛皮明明聊天

 经 验

 灵 感

 从前有个人叫憨大

 

 杏花对春风的情意

 深巷里的小院

 李二牛拆迁记【小说】

 高 中 生 活

 我的初十级一班

 利明的报复

 回忆是一种美丽

 淘  淘

 治老赖

 母亲的纪念馆

 包容是一种快乐

 乡政府大院里的孩子们

  出工程

 姥姥

  津六路

摄影者简介:王连玉,196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利津人。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